
专题二+行星地球+第2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2025年高考地理基础专项复习.pptx
16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0,专题二 行星地球,2025年高考地理专项复习,第2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材知识萃取,自转特征与地转偏向力,1.地球的自转特征,(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1,_,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2,_,_,方向旋转2)自转周期,周期,时间,旋转角度,意义,恒星日,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昼夜更替周期,逆时针,顺时针,(3)自转速度,自转速度,变化规律,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其余各地自转角速度均相等,为,线速度,赤道最大,约,向南北两极3,_,为纬度)递减,2.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地球自转使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向4,_,偏转,南半球向5,_,偏转,赤道上不偏转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手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原始的运动方向,拇指指,向为物体实际运动方向,如图1所示右,左,地转偏向力在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最为明显,如龙卷风、旋涡等,都与此力有关此外,河流沿岸人类活动的选址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侵蚀右岸,在左岸淤积,故港口、防洪坝一般建在河流右岸,聚落、挖沙场宜建在河流左岸。
具体如图2所示图1,图2,公转特征及黄赤交角,1.地球公转运动的特征,方向,自1,_,向2,_,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周期,365日6时9分10秒,叫作恒星年,西,东,轨道与速度,_,_,不同时段的公转速度:春分日到夏至日,不断减慢;夏至日到秋分日,先减慢后加快;秋分日到冬至日,不断加快;冬至日到春分日,先加快后减慢,续表,2.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影响,3.全球日出、日落方位,(1)非极昼区,太阳直射赤道时,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日出3,_,,日落4,_,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日出东南,日落西南2)极昼区,北极附近出现极昼,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日出”,正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若是南极附近出现极昼,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南“日出”,正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东北,西北,教材素材变式,变式1,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与空间站运动,人教选必1-P4、P5知识变式,2022年10月31日,随着梦天实验舱的发射成功,我国自主研发的天宫空间站组合完成天宫空间站在离地面400450,km的轨道上运行,每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
下图示意某时刻天宫空间站位置及运行轨迹据此完成12题1.空间站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最接近(,),C,A.20,B.30,C.40,D.50,【解析】,图中显示空间站运动轨迹大约在40N和40S之间做回归运动,结合地球黄赤交角(2326)与太阳直射点在2326N和2326S之间做回归运动的规律和关系,可推断空间站运行轨道与赤道平面夹角度数最接近40,C正确教材素材变式,变式1,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与空间站运动,人教选必1-P4、P5知识变式,2022年10月31日,随着梦天实验舱的发射成功,我国自主研发的天宫空间站组合完成天宫空间站在离地面400450,km的轨道上运行,每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下图示意某时刻天宫空间站位置及运行轨迹据此完成12题2.与地表赤道某点相比,天宫空间站(,),B,A.角速度小、线速度小,B.角速度大、线速度大,C.角速度小、线速度大,D.角速度大、线速度小,【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对比可得,B正确变式2,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与二十四节气,人教选必1-P5图1.5、图1.6变式,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现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完成34题3.2023年8月22日是我国七夕节,此时最接近的节气是(,),C,A.立秋,B.小暑,C.处暑,D.大暑,【解析】,据图可知,每个节气之间间隔大约为15天8月22日大致位于9月23日(秋分)前一个月,可判断,七夕节最接近的节气为处暑,C正确变式2,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与二十四节气,人教选必1-P5图1.5、图1.6变式,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现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完成34题4.下列时间段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的是(,),B,A.春分清明,B.小暑大暑,C.霜降立冬,D.小寒大寒,【解析】,读图并结合地球运动规律分析如下:,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