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课教学反思.docx
2页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小学语文公开课教学反思《幸福是什么》167团中学 保 芳《幸福是什么》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在设计时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理解能力为主 在课的导入环节,我开门见山,直接出示题目,齐读课题后,紧接着就问学生在生活中你认为什么是?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生日时收到许多礼物,有考了好成绩时,有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出去游玩,还有得到老师表扬等,这些答案中大部分都以个人直接的情感愉快为幸福的第一标准我顺着学生的回答,提出“课文中的幸福又是指什么呢?”自然而然就进入课文内容的学习在课文内容理解学习这一环节中,我主要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进行考虑到整个故事情节不难理解,主要就是十年前和十年后两个不同的时间段中三个小孩的变化情况,通过人物的语言把故事的核心内容表现出来了在这部分环节中学生的参与欲比较强,喜欢饰演不同角色进行朗读训练,朗读的教学目标落实较理想当找出理解幸福的重点句时,我让学生自己理解这句话,并把自己的理解写在书上,并进行全班性的交流对幸福的理解,一开始孩子只是停留在理解的表层,经过后来的“走近主人公”也增加了感性的体验,应该说是有收获的,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孩子们继续思考自己身边是否也有像这三个青年一样的人,进而再想想自己是否也从生活中感受过收获知识、帮助他人、尊敬长辈……这一切所带来的幸福。
而此时大部分学生的回答与课开始时已不同了,变成“扶老奶奶过马路是幸福的,能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是幸福的,能帮助别人是幸福的”等我想,也许学生由于年龄的局限,不可能完全理解文中的话,但从他们课始和课尾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中,表明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对于幸福已经有一个基本认识:幸福不仅仅是完全个人的事情,同时也应考虑别人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幸福感受通过写对幸福的感受,来体会生活中存在身边的幸福并更好地珍惜幸福当学生写好,全班交流,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真正做到读写结合在上完了这一课之后,我也对自己做了一个深刻的反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读的形式少:比如,我可以用默读、生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比赛读等方式以读为主让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2、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没有体现出来:比如,师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读,出现了问题之后,师可以适当的往好的方面引导,再让学生来争论、讨论不要一味的都是老师在评价,让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也能学习同时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要注意引导,可以把学生回答问题时说的重要的词语用在我的评价中去,这样一来,学生对重点词语记忆会更深刻,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我还要多一些激情,使自己完全融入到课堂中去,和学生一起走进课堂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