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深圳首届微课大赛工作方案.doc
10页2013深圳首届微课大赛工作方案一、活动背景美国可汗学院教学视频及其“翻转课堂”模式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国内教育领域也相继开展相关的尝试,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组织开展“首届中国微课大赛”,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开展“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山东、四川、江西等省份组织开展全省的微课大赛,这些竞赛活动为广大师生搭建了交流和推广微课的平台,反响热烈,在国内掀起来一轮微课设计、制作和研讨的浪潮我市自2010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优质课例视频资源的征集及展播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优质课例视频资源已超过10000节,覆盖了中小学校大部份年级学科与教材章节但总体上我市优质教学资源仍然表现出结构性短缺,优质教学资源的互联互通,整合与深入应用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微课以其“小”、“实”、“新”、“效”等特点,便于制作,方便应用,易于引发教师教研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和变革近两年我市福田、罗湖、南山、宝安等区的部分学校已相继开展了这一领域的探索为进一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提升中小学课堂教学中资源的使用效益,经研究,拟于2013年10月至12月举办深圳首届微课大赛活动将以征集和展播方式进行,部署大赛活动网站,组织专题培训,总结利用微课创新教学模式的典型案例,探索微课在、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应用,对活动中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先进个人和单位进行表彰奖励。
二、活动参加对象全市中小学校教师三、活动时间作品上载时间:2013年10月20日~12月20日专家评审时间:2013年12月21日~12月30日获奖作品、先进单位和个人公示及表彰:2014年元月四、活动网址深圳首届微课大赛活动网站: Studio等免费录屏软件,此次微课活动网站提供下载)或交互白板自带摄录软件、手写板和声音输入设备(话筒、耳咪等),同步录制教师在电脑屏幕(或电子白板、一体机等)上演示、操作、讲解的授课内容和声音这种方式适合于数理化等注重逻辑推理演算过程的教学内容,可以由教师一个人操作完成3)智能录播系统制作,利用智能录播设备(包括网络直录播工作站、智能导播控制主机、录播系统及平台软件、板书定位控制器)、音频处理系统、定位跟踪系统等,实时记录课堂教学过程,并能智能切换画面,有效记录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信息此方式适合以学校或以区为单位统一开展4)混合录制式:综合运用以上几种方式,通过拍摄、内录、制作、合成等形成微课教学视频例如教师将自己设计制作的教学动画(flash、Gif动画课件)输出合成视频格式;或通过自动播放的方式内录自己制作的PPT课件内容(声音可提前录制也可在播放时同步讲解)。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自行选择以上录制方式中的一种,并自行确定是否在微课视频中出现本人影像等六、评审和表彰本届大赛将组织学科教研和教育技术专家对微课作品进行评审评审主要标准见附件2参照《深圳市中小学优质课例视频资源建设评比奖励暂行办法》,大赛设立优秀个人和优秀组织奖1.优秀个人奖:大赛将依据微课评审标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同时对“执教教师”和“拍摄教师”进行奖励总评奖数不超过年度征集微课总数的30%2.优秀组织奖:大赛对积极组织本次活动且成绩突出的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市局直属学校颁发优秀组织奖评奖数不超过年度参评单位总数的40%七、其他事项1.本届大赛不收取任何费用2.每位参赛教师提交参赛作品数量不超过两件3.参赛作品及主要素材需为本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侵害他人版权,若发现参赛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权,或有任何不良信息内容,将取消参赛资格4.参赛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须同意授权大赛活动网站享有网络传播权所有参赛作品将在我市中小学“网络课堂”网站展播,我市师生可通过互联网,以及、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访问5.大赛参赛作品统计数量计入各区(新区)和直属学校的优质课例视频年度征集展播任务。
附件1“微课”教学设计模板 授课教师姓名刘歌微课名称唱歌课中的手脚眼和小乐器练习 知识点来源□学科:音乐 □年级:初一 □教材版本:人民音乐出版社 □所属章节:第一单元录制工具和方法摄像机设计思路在传统的音乐学唱课中加入新鲜模式的小练习,以及小乐件的配合练习,通过手脚眼的全方位配合,使学生对学习唱歌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积极发挥自我能动性和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并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歌曲的印象和熟练度教学设计内 容教学目的1.学会《爱我中华》这首歌曲,并能熟练的演唱2.体验《爱我中华》的独特的带有少数民族曲调的音乐风格,并能够亲自参与和体验与课程相关的音乐活动,对学习歌曲和自我主动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3. 让学生主动探索与这首歌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热爱自己的祖国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掌握小附点音符,准确把握节奏,速度统一,唱熟唱好这首歌2. 难点:准确拍出手脚眼综合小练习的节奏,并且和歌曲相互融入,边唱边拍教学过程让学生们分成不同的组合形式,利用眼,手,脚的配合把节奏型打出来,锻炼学生听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由老师钢琴伴奏,巩固学唱的熟练程度,达到一个良好的巩固目的。
手眼脚--配合小练习: A.拍手 B拈指 C拍腿 D跺脚 简单型: A A A A︱B B B B︱C C C C︱D D D D︱ 稍难型: A A B B︱A A B B︱A A C C︱A A D D︱通过这个小练习,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积极的氛围,增加了娱乐性,通过手,眼,脚,打节奏的配合,加上口唱刚刚学的新歌的旋律,一箭双雕,既锻炼了配合能力,又巩固练习了新学的歌曲旋律的熟练度附件2“微课”评审标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说明选题设计(10分)选题简明(5分)主要针对知识点、例题/习题、实验活动等环节进行讲授、演算、分析、推理、答疑等教学选题尽量“小(微)而精”,建议围绕某个具体的点,而不是抽象、宽泛的面设计合理(5分)应围绕教学或学习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的问题或内容进行针对性设计,要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问题教学内容(20分)科学正确(10分)教学内容严谨,不出现任何科学性错误逻辑清晰(10分)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规律,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作品规范(15分)结构完整(5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作品必须包含微课视频,还应该包括在微课录制过程中使用到的辅助扩展资料(可选):微教案、微习题、微课件、微反思等,以便于其他用户借鉴与使用。
技术规范(5分)微课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视频画质清晰、图像稳定、声音清楚(无杂音)、声音与画面同步; 微教学设计要围绕所选主题进行设计,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体现完整设计思路; 微课件设计要形象直观、层次分明;简单明了,教学辅助效果好;微习题设计要有针对性与层次性,设计合理难度等级的主观、客观习题语言规范(5分)语言标注,声音洪亮、有节奏感,语言富有感染力教学效果(40分)形式新颖(10分)构思新颖,教学方法富有创意,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教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验类、活动类、其他类;录制方法与工具可以自由组合,如用手写板、电子白板、黑板、白纸、ppt、Pad、录屏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