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大场镇张家大庄村发展设施蔬菜的调研报告.doc
6页1关于大场镇张家大庄村发展设施蔬菜促农增收的调研报告大场镇张家大庄村挂职干部 刘洪强2008 年 10 月底,我被市委组织部选派到大场镇张家大庄村进行挂职锻炼张家大庄村是一个经济薄弱村,村民增收致富的愿望十分迫切作为张家大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到村挂职后,我深入农户家中,边走访边调研,既摸透了村情,又了解到村民的致富意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最终找到了一条促农增收,富民强村的道路,即立足村庄实际,坚持“一村一品”,发展设施蔬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张家大庄村发展设施蔬菜的条件及优势张家大庄村位于素有“胶南菜篮子”之称的大场镇东北方向,濒临白马河,具有发展蔬菜种植的优良传统和天然优势一是该村自然资源条件好张家大庄村地处大场镇平原洼方地带,土壤肥沃,土质没有受到污染,适合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年径流量达 730 万立方米的白马河为该村带来了充沛的水源,农业灌溉条件十分便利,适合发展大规模蔬菜种植二是村民具有种植蔬菜的传统该村村民常年以种植蔬菜为主业,具有种植大棚蔬菜的习惯,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技术和劳动经验全村共有 236 户,耕地面积 1019 亩其中,种植蔬菜的农户达到 200 余户,每年蔬菜种植面积达 600多亩,蔬菜产业收入占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60%以上。
2三是该村村民致富愿望强虽然该村农业资源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但由于土地分散且以家庭经营为主,没有形成明显的产业优势和规模经营,缺乏产业支撑,经济发展活力不足,村民收入普遍偏低,村民增收致富的愿望非常迫切,这就便于在他们中间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引导农民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同时,该村近年来积极整修水利配套设施和生产路,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具备了建设成方连片设施蔬菜基地的基础条件二、张家大庄村发展设施蔬菜经济效益分析设施蔬菜相比露天蔬菜,具有受雨雪冰冻恶劣气候条件影响小,标准化生产程度和科技含量高,产量及经济效益高等优势,是解决蔬菜周年供应,调剂品种余缺的重要种植方式发展设施蔬菜已经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以设施蔬菜大棚种植草莓为例,建设一个长 60 米,宽 10 米的标准化设施蔬菜大棚,投资成本需 3.8 万元建成后,种植反季节草莓,在春节期间上市,每公斤价格可达 20 元以上,按亩产平均 2500 斤计算,一个大棚可实现收入 2.5 万元不用两年时间,即可收回成本并且实现创收根据张家大庄村三年发展规划的要求,张家大庄村计划 2009年发展设施蔬菜大棚 30 个,棚均收入按 2.5 万元计算,年可实现产值 75 万元;2010 年,计划再发展设施蔬菜大棚 40 个,可增加年产值 100 万元;到 2011 年,再发展设施蔬菜大棚 50 个,全村设施蔬菜大棚将达到 120 个,年可实现产值 300 万元,届时农民群众经济收入将因为发展设施蔬菜而大大增加,全村经济状况将会得到极大改善。
3三、张家大庄村发展设施蔬菜的主要做法为改变村庄落后面貌,实现村民增收致富,张家大庄村立足村庄实际,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制定完成了《大场镇张家大庄村三年发展规划》,设计完成了《大场镇张家大庄村三年发展规划图》,立足大场镇蔬菜专业镇优势和张家大庄村蔬菜种植传统,着力打造设施蔬菜种植基地一是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通过召开全村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组织全村党员干部入户走访动员,利用村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互联网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向农民群众分析发展设施蔬菜的良好经济效益,介绍青岛,胶南及镇政府推出的相关优惠政策,引导农民群众转变生产观念,积极发展设施蔬菜种植目前共有 22 户农民报名发展设施蔬菜二是顺利完成土地调整工作严格按照张家大庄村 2009 年设施蔬菜种植基地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全村党员干部深入农户积极动员,由张家大庄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转包基地内原土地承包户的承包土地用于统一开发建设蔬菜种植基地,并由合作社按每亩 800 元支付原土地承包户本年度承包土地内青苗补偿费,按每亩 1000 元支付原土地承包户承包金共调整出土地 55 亩,可发展蔬菜大棚 30 个同时,制定完成了涉及张家大庄村委会、张家大庄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及基地内原土地承包户三方在内的《土地转包合同书》,明确土地转包期限为 5 年。
三是积极动员设施蔬菜种植户申请农民创业小额贴息贷款通过召开设施蔬菜种植户座谈会、全村党员干部入户进行说服动员等多种方式,动员设施蔬菜种植户申请小额贴息贷款发展蔬菜4大棚并通过向他们讲明贷款政策、分析大棚预期收益以及上级政府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解除他们申请贷款的后顾之忧目前共有 20 户农户申请农民创业小额贴息贷款四、张家大庄村发展设施蔬菜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张家大庄村作为一个经济薄弱村,发展设施蔬菜面临一些现实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村庄经济基础薄弱由于历史原因,全村经济基础较差,底子薄,加之缺乏产业支撑,经济活力不足,村集体负债达 30 多万元村集体没有收入,建设设施蔬菜大棚缺乏资金支持二是部分村民存在顾虑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看,多数村民认为设施蔬菜经济效益好,支持发展设施蔬菜;但仍有部分村民存在担忧和顾虑他们的担忧和顾虑主要包括:部分家庭青壮年劳动力在外地打工,分身乏术,留守妇女和老人无力经营设施蔬菜大棚;部分家庭由于仍然背负银行贷款尚未清还,无法申请农民创业小额贴息贷款发展设施蔬菜大棚;部分农户担心自身不懂设施蔬菜种植技术,难于经营;还有的农户担心设施蔬菜发展起来后出现销售难的问题,近年来,该村曾经 3 次发展设施蔬菜,但由于设施蔬菜规模小,管理不规范,无法统一销售,因为销售难的问题而最终没有发展壮大。
三是申请农民创业小额贴息贷款难由于部分农户尚未还清银行贷款,或者家庭年收入低,贷款农户年龄过限等原因,无法从银行取得贷款目前,全村申请发展大棚户共 22 户其中只有 12户符合银行农民创业小额贴息贷款条件,已经向农业银行申请了贷款,每户获得贷款 4 万元,另有 2 户自身具备经济条件无需贷5款外,其余 8 户由于种种原因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无法取得贷款五、对张家大庄村发展设施蔬菜的几点建议:针对发展设施蔬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建议银行在贷款方面给予资金支持目前张家大庄村共落实到户设施蔬菜大棚 14 个,其余 16 个蔬菜大棚需要村集体或合作社经营,由于村集体没有收入,不能提供建设资金,建议银行给予合作社贷款,由张家大庄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 16 个大棚的建设和经营二是建议农技推广部门加强科技指导通过广播、远程教育,开设宣传栏,举办技术培训班、发送蔬菜生产技术资料,提供蔬菜良种,农技专家定期送技术到田间地头等多种形式进行技术宣传和指导,提高设施蔬菜种植户的科技水平积极引导种植户进行标准化生产,积极推行无公害、绿色产品认证,打造绿色无公害蔬菜品牌三是建议采取合作社和农户自身经营两种方式。
其中,落实到户的 14 个设施蔬菜大棚由农户自身经营,其余 16 个设施蔬菜大棚由张家大庄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经营合作社可采取土地入股或劳动力入股的方式,允许无法获取贷款发展设施蔬菜大棚的农户和青壮年劳动力缺乏的农户在合作社的统一指导下经营蔬菜大棚,年终分红四是建议镇政府支持解决蔬菜销售难题建议镇政府支持在该村建设一个蔬菜交易平台,方便蔬菜销售;支持外地客户来张6家大庄投资,建设蔬菜加工、销售企业;支持合作社与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建立联系,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建立最低保护价制度,有效解决蔬菜销售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