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中国美食35.docx
9页课题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 《中国美食》作者及工作单位 梧州市大塘小学 曾 意教材分析 《中国美食》是一篇图片课文,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菜品图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美食,通过认识这些美食,从而认识生字通过认识这些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认识中国的美食文化,爱上中国的美食文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54人,男生多,女生少,而且都比较好动,喜欢表演,喜欢有感情地去品读句子和词语,喜欢在评比中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学生的特点,在识字教学中我进行开小火车,男女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1、认识“菠、煎”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会写“烧、烤”等6个字2.能运用部首查字法理解字义,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系3.能说出用“炒、烤、爆”等方法制作的美食教学重点和难点识记生字,读准词语了解食物的制作方法,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图片视频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美食烹制片段,请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看完后有什么感受?2.揭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说说读了题目后你想到了哪些中国美食?1、指名说说。
2、齐读板书 结合板书复习引入,能唤起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回忆,让学生理清思路,为下文的学习作铺垫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生字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课件,检查生字读音,找出翘舌音和后鼻音的字,重点读准这些字2.学习多音字“炸”,用“炸(zhá)”字让学生组词3.开小火车认读带拼音的生字4、去掉拼音再开小火车认读生字5、让学生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6.教师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注意读准轻声的字菠菜 香煎豆腐 红烧 茄子 烤鸭 水煮鱼 葱爆 炖蘑菇 蒸饺 炸酱面 小米粥 蛋炒饭1、学生自由读词语,找出翘舌音和后鼻音的字2、指名回答3、 开小火车检查学生的读音4、增加难度再次检查是否读音是否正确 5、让学生说说用什么识字方法记住这些字?6、男女比赛读7、教师注意纠正读音做到不破词、不拖腔;读准确、读响亮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通过让学生用识字方法认字,促进学生的记忆,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7.学写生字“烧”1)观看视屏:火的演变2)交流偏旁笔画发生了什么变化?(捺变点:火—烧)(3)结构:左窄右宽右上“戈”不加点(4)学生练写,注意书写姿势(三个一)5)作业展示,评价反馈。
1、让学生观察“烧”字作偏旁的“火”与“火”字有什么不同?2、师检查学生的书写情况,强调书写姿势 8.指导观察,发现偏旁为“火”和“灬”的字之间的关联1)学生回顾烹饪方法,观察“煎、煮、蒸”“炖、烤”等字,说说有什么发现2)教师点拨:带有“火”和“灬”的字,字义大多数与火有关3)学生尝试说其他带“火”或“灬”的字在字义上的关联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字与“火”有关的? 依据字理进行识字教学,能让学生快速形象地识记汉字,且能领悟汉字蕴涵的文化内涵 三、走进文本,随文识记1.看图片,认读菜名1)出示图文:说说它们用了哪些烹饪方法?食材是什么?教师随机出示“煎、煮、蒸”烧、烤、爆”等字2)播放“煎、煮、蒸”“炖、炸、烤”等烹饪方法的视频,让学生初步理解这些烹饪方法的区别3)学生畅谈自己喜欢的美食和烹饪方法:你喜欢什么美食,它是怎么制作的?(4)学生说美食,如煮鸡蛋、烤肉串、清蒸鲈鱼、煎牛排、炖藕汤5)回顾课文,打开书本读一读今天学习的内容 (1)指名回答2) 让学生观看视频,了解烹饪方法3)自由地交流自己喜欢的美食,说说是怎样制作的? 通过观看烹饪方法的视频,让学生初步理解这些烹饪方法的区别。
四、作业超市,感受美食文化以“家乡的美食”为主题制作一份小报,可以介绍几种家乡的美食,也可以收集家乡美食图片贴在小报上,附上美食的名称,与大家分享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动手做一做,了解中国饮食的文化魅力 让学生在课外制作美食小报,让孩子对中国美食有更深的认识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表学校: 班级: 姓名: 项目A级B级C级个人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认真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参与讨论态度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依时完成,有参与讨论上课无心听讲,经常欠交作业,极少参与讨论 积极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很少举手,极少参与讨论与交流 自信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不敢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反思 《中国美食》是一篇图片课文,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菜品图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美食,通过认识这些美食,从而认识生字。
通过认识这些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认识中国的美食文化,爱上中国的美食文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本节课教学时,大部分学生对美食还是很感兴趣的因为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成为了主体,主动性增强在学习中,能运用多种形式,如学习活动中的交流和看视频,使孩子们充分的运用各种感官来调动对传统美食的喜爱和中国的饮食文化的了解,从而是孩子们爱祖国的情感有了一定的提升,整个学习活动注重的情感和知识的积累,环节层层递进,支持了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不光是一些美食名称的由来,还有更多的内容在里面,怎样能让学生了解的更多,除了教师的讲解以外,还能用其他形式来呈现,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因此,今后教学时,课前一定还要准备充分,多角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路探索,一路收获,我深知教学领域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漫漫教学长路,我还得不断学习,努力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