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机场属地化.ppt
88页第二章 机场属地化,机场体制化改革机场属地化前后,国情选择体制,体制决定发展,发展也反向要求体制的变革,1995年9月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国际机场理事会第五届世界大会决议对机场体制发展方向的具体描述:机场应具有建立最适当的组织结构以满足市场挑战的自由;任何机场的所有权类型应使机场在经营方面具有最大的灵活性;机场所有权应有利于开辟新的财政渠道,创造更多改进业务和增加盈利的机会中国民航业结构组成现状:,,行政管理系统 航空运输企业 航空机场 民航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民航信息服务系统 航空器材供应系统 航空油料供应系统 中国民航的科研教育、文化宣传系统,2.1 我国机场体制改革,,,,,,,,,,,《关于民航总局不再由空军代管的通知》《民航要走企业化的道路》,2.1 我国机场体制改革,我国的机场管理一直是由国家政府管理,但在管理形式上经历三个阶段:1949年至1988年,由代表国家政府的中国民用航空局统一管理民航事务,民航局隶属关系先后为空军、国家政府交通部、国务院直属等 2008年3月15日民航总局并入交通运输部1988年至2002年,民航管理体制中原有的地区(省)管理局、航空公司、机场、空中交通管理、航空油料、航空器材等多家合一的局面演变成六家逐步分开、独立经营,机场成为相对独立管理的企业,但仍接受中国民航总局的全面管理。
不过在这一时期,国家对民航体制的改革特别是机场管理体制的改革开始试点2002年现在,国家把除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西藏自治区机场之外的所有机场全部下放给省、市政府管理并转为企业化经营,各省纷纷成立机场管理集团,统一管理本省所有机场机场属地化,1982年1月10日,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正式动工这是中国第一个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兴建的大陆机场,开创了中外共建机场的先河1988年,民航总局将厦门高崎机场移交厦门市政府管理,标志着机场属地化改革的开始2004年7月8日,兰州四大机场移交给甘肃省,我国机场属地化管理至此全部完成,标志着国务院6号文件规定的民航特制改革各项任务圆满完成我国机场在体制上已基本完成了向企业化转变的过程企业化是提高我国机场效益的途径机场属地化与企业化有什么联系呢?,我国机场企业化发展的优势:,有利于转变观念,变压力为动力有利于优化机场的投资结构及运行决策体制有利于提高机场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形成机场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引入市场体制,推进机场的优化重组,优化行业的资源配置中国银行2003年3月发表的一份机场投资研究报告引用《运输与商务》杂志的数据2003年6月,国家审计署对全国12个重点机场和38个支线机场进行审计发现,大部分机场亏损严重,经营困难。
已竣工投产的12个重点机场中,有9家亏损,其中6家严重亏损,累计亏损额14.46亿元;而在38个支线机场中,亏损面更达到了37家,2000至2001年度累计亏损额15.27亿元有的机场已资不抵债,有的甚至已经被迫停航企业化运作模式,美国机场的运作模式由于中国国情不同于美国国情,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管理是机场整体的企业化机场的专业化管理,机场的生产链条很长,涉及的专业很多,旅客需求,控制成本、提高服务,,,,机场竞争,机场业务专业化经营,,,我国的机场业务的专业化发展,除了需要在认识上或观念上的转变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律环境机场特许经营权的确认和保护问题专业服务公司的设立和扶持劳动用工制度与干部制度的配套改革,,一、机场特许经营权的确认和保护问题,对机场特许经营权的正确认识: 它是机场当局将自己通过投资和建设而形成的并拥有的机场航空运输业务服务保障平台资源的所有权和处置权以“特许经营权”的方式,准许符合标准的承运人和运营商使用,特许经营权使用人按照一定的规则开展许可的业务活动并向机场交付相应的费用我国,机场、航空公司、油料公司等驻场单位在民航业改革之前,均归民航总局所有,并由民航总局负责保值增值业务。
民航业改革使他们各成企业,并将土地使用权分别划分各个企业,经营权也随着给予机场与基地航空公司同时拥有航空货站、地勤服务、航空配餐等新加坡樟宜机场,由机场当局筹资,开发建设机场,所以拥有机场的土地使用权以及对机场进行整体规划 各驻场单位,包括航空公司、油料公司、飞机维修公司等为满足公司自身需求,需向机场当局租赁土地、自行建设或租赁房屋新加坡樟宜机场,机场经营权全部归机场当局所有 航空公司、油料公司、飞机维修公司、候机楼商业和地勤公司在樟宜机场分别从事不同的专项经营业务,均需向机场当局缴纳特许经营权费 而为了保证向航空公司提供公平的服务,避免地勤服务等服务项目的垄断,在樟宜机场,需有两家企业服务,并对航空公司保持中立国外机场的经营权分配,从机场与驻场单位关系上来看,境外机场的经营权分配办法如下:土地使用权完全归机场当局所有机场当局拥有完整的机场经营权某项业务,特别是地勤服务业务方面,必须有两家以上的企业经营租赁使用,缴纳特许经营费用,合理经营,我国机场面临的问题,机场土地使用权被政府直接划拨给机场不同的运营主体; 机场经营权、机场长远规划机场很多业务与航空公司存在交叉、竞争 设施设备、人员各驻场单位免费使用机场相关设施 机场范围的道路、灯光照明 航空公司使用停机坪进行地勤服务 飞机维修公司免费使用机坪,甚至由于在机坪上试车造成机坪的损害,经营权问题没有明确承认,,机场特许经营权来源于机场当局对机场范围内公共资源的独占和垄断。
机场当局仍是经营者的利益共同体,通过特许经营转让之后,应充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合理规划设计经营资源,创造更广阔的经营空间,为经营者提供更良好的经营条件我国××机场:机场:从事旅客在候机楼的服务其他相关单位:从事相同业务 对其他单位施加压力,实现自己的经营意图机场拥有资源垄断优势,,结果,,?,,机场利用资源垄断参与经营影响了航空公司的经营机场应尽快完成由经营型向管理型的转变加强政府的行业管理和监督,实现航空公司、机场、第三方运营商协调发展给予航空公司参与机场非主营业务的优先肯定地位建立规范的管理体制,选择最合适的特许经营商,并使其经营活动能与机场的整体利益相协调合理控制特许经营权的投放量,既保持机场资源独特的市场价值,又防止因特许经营商的垄断经营而影响机场的服务质量和整体竞争力二、专业服务公司的设立和扶持,特许经营权要求地勤公司与机场完全脱钩现有的收费标准使现有的地勤公司在缴纳特许经营权费之后都很难盈利,所以需要相关的扶持政策三、劳动用工制度与干部制度的配套改革,机场专业化人员安置,,我国机场企业化可能伴随的问题:,小型机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投资问题收费问题我国机场在体制上已基本完成了向企业化转变的过程。
企业化是提高我国机场效益的途径我国机场企业化的优势和可能伴随的问题中国国情不同于美国国情机场特许经营权来源于机场当局对机场范围内公共资源的独占和垄断 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管理是机场整体的企业化政府发挥行政和市场的双重作用、机场效益与政府的关系,机场属地化: 不是属省化,机场属地化改革的初衷或曰根本目的在于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使机场融入当地区域经济,彻底改变机场单一的运输功能,实现机场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进而推进政企分开,使机场真正成为航空运输的市场主体,实现企业化管理和运作 机场属地化管理后,机场定位有望得到明确,而机场管理的专业化、机场建设资金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将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机场行业内部兼并重组高潮也将到来白云机场变身机场管理集团,进入2004年,机场属地化之风刮到广东 2月26日,白云机场发布公告称,白云国际机场、汕头机场、湛江机场和梅县机场正式移交广东省人民政府白云机场26日的公告称,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集团公司变更组建“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并已于2月20日向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取了新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广东将形成以新白云机场为枢纽机场,深圳、珠海为干线机场,汕头、湛江、梅县机场为支线机场的民航机场体系,加强与周边各省区机场的联合和与港澳机场的互补总之,新管理集团将力避同业竞争,兼并重组,机场下放,企业化经营,兼并重组,,省级机场为主导的机场集团的建立,,,,生产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市场占有份额更大,,,,兼并重组,重组形式:依靠行政力量实现重组通过承债实现重组资产收购(控股、参股)实现重组托管等方式实现重组,云南航空与东航,在1992年云南政府就成立了自己的航空公司——云南航空公司,并且一直经营良好但到2002年10月,根据国务院出台的《民航体制改革方案》,原云南航空与东航集团联合重组2005年6月,更名为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云南分公司东航收购云南航: 一家有亏损的公司合并一家盈利的公司,这是云南航人一直不服气的关键所在飞行员集体返航事件,东航股份年报显示:,2003年东航公司亏损7.8亿;2004年由于政策性补贴小幅盈利;2005年亏损4.67亿;2006年东航创纪录巨额亏损——27.79亿这一年,它成为国内三大航空公司中唯一亏损的公司一直到2007年,东航才走出巨亏阴影,盈利5.86亿元。
其中,有将近1个亿的利润是东航云南分公司贡献的停止东航云南地区两条航线并调减部分航班,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2008年4月22在官方网站上公布:1、自2008年5月4日起,停止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昆明==版纳、昆明==大理航线经营权,所停航线交由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深圳航空公司、祥鹏航空公司、西部航空公司经营2、自2008年4月26日起,调减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昆明至丽江、中甸、芒市、临沧、思茅、文山部分航班东航失利海航发力 云南航空酝酿重建,祥鹏航空Lucky Air:由云南省国资委与海航集团旗下的大新华航空有限公司共同注资成立,并由大新华航空控股经营陈峰给云南政府的许诺:“海航保证让云南航空的机队在3年内达到30架保证飞机数量只增不减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云南航空将进入国内大型航空公司队列依靠行政力量实现重组,云南机场集团 上海机场集团新疆机场集团湖北机场集团甘肃机场集团,,通过承债实现重组,对福州长乐机场的描述:“福建省天字一号工程”:国内首座完全由地方政府自筹资金兴建的大型现代化航空机场资不抵债”:自1997年6月23日通航至2000年底,福州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却始终徘徊在200万至216万人次之间,货邮吞吐量和航班起降架次增幅也很小。
“建设过度超前导致亏损严重”:与年旅客吞吐量650万的设计规模差距很大改变命运:厦门国际航空港集团于2003年以承债等方式并购了福州长乐机场 经过三年努力,福州机场终于在2005年首次实现赢利,一举从亏损严重的机场跨入国内为数不多的赢利机场行列福州机场彻底地“蜕变”了,首都机场集团收购经历:,机场属地化后,机场的债务归由各省负责在收购贵州省机场时,于是,贵州方面为了降低自己的债务压力,在债务方面做努力最后首都机场作出妥协7月底,贵州省政府将这近10亿资产和全部人员、债务划归首都机场集团 ——承债式划拨,,资产收购实现重组,海口美兰机场: 2000年8月,海航集团出资7.84亿元人民币(占其注册资本总额的58.1%)控股经营,使美兰机场的注册资金总额增加到13.5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