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展望1.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91493957
  • 上传时间:2021-08-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47.4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展望 一 “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回顾“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在国内外复杂形势和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之下,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十一五”期间,中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国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7983万亿元(见图1),年均增长11.2%,财政收入从2005年的3.16万亿元增加到约8.31万亿元(见图2)图1 2006~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图2 2006~2010年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与此同时,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镇新增就业5771万人(见图3),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7%和8.9%(见图4和图5);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图3 2006~2010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图4 2006~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图5 2006~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此外,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2010年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97万亿美元,开放型经济水平快速提升简要地说,“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十一五”前期,针对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过大、流动性过剩以及结构性、输入性物价上涨等问题,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有效防止了苗头性问题演变成趋势性问题、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问题近两年,面对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果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坚持实施一揽子计划,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和实行结构性减税,大范围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加强科技支撑,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第二,做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彻底取消农业税和各种收费,结束了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每年减轻农民负担超过1335亿元粮食产量屡创历史新高,2010年达到54641万吨,连续7年增产;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19元,实现持续较快增长第三,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主要表现有三: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积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工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总体水平和竞争力明显提高。

      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成长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和技术创新工程二是扎实推进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政策措施,制定实施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三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颁布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制定西部大开发新十年指导意见和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推出促进西藏和四省藏区、新疆等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新举措第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在活力在财政税收、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国有企业以及对外开放方面的改革得以深化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没有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此外,从民生角度来看,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例如,物价上涨压力加大,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过大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这可以从投资和消费的对比上直观地看出来(见图6和图7)。

      图6 2006~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图7 2006~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二 “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这里主要引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内容对于中国来说,“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从国际上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主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孕育突破,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整体实力步入上升期从国内看,我国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水平整体提升,劳动力素质提高,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重大挑战的能力明显增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经济增长方面,今后5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按2010年价格计算,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55万亿元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结合起来,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在转变发展方式方面,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城镇化率从47.5%提高到51.5%,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城乡、区域良性互动,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在民生发展方面,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为全体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5年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