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铁一局五公司测量培训教材.doc

249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56970972
  • 上传时间:2018-10-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49MB
  • / 24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前前 言言本教材编写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测量中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施工现场培训无教材的难题我们力求从实用性出发,力求知识面宽,尽量将工程单位在施工测量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能给大家做一简单介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应用知识,重点讲述施工中该怎样去做本教材共分为十一章第一、二、三、四、五章介绍了施工测量的基本任务及测量学的基本理论、仪器的使用及检校;第六章介绍了测量误差的基本理论;第七章介绍了施工放样的基础知识及部分实例;第八章介绍了线路复测的基本步骤;第九章介绍了隧道的控制测量;第十章介绍了客运专线无碴轨道施工测量的基本内容;第十一章介绍了 GPS 的基本知识本教材所有引用的标准均为现行的相应规范,规范随时更新,应以新标准为准客运专线无碴轨道的测量,很多测量方法、工艺均在试验阶段,还没有形成相应的规范因此,本书也就是按现在国2内部分试验段的测量经验,给大家做一介绍,等相应的规范形成后,应以规范为施工依据例如,《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中对CPⅢ的测量说的相当含糊,现场技术人员很难具体操作,而且现在也没有单位对 CPⅢ测量有一套很成熟的技术,大家都在试验阶段。

      本教材由中铁一局五公司精测队周建东负责主编,并负责全书统稿由周建军主审具体参编人员章节分工为:第一、二、三、四、九、十二章由周建东编写;第六、八章由谯生有编写;第五章由周建东、蔡卫军编写;第七章由吕海军编写;第十章由文莉蓉编写;第十一章由周建东、曹文科编写编写过程中,参考了相关的文献、教材得到了局、处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妥及错误之处,恳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共同探讨3编者2007 年 9 月宝鸡1目目 录录1 1 施工测量的基本任务和测量流程施工测量的基本任务和测量流程- 1 -1.1施工测量的基本任务- 1 -1.2新建铁路施工复测- 1 -1.3公路线路复测- 2 -1.4高速铁路复测- 3 -2 2 测量学基本知识测量学基本知识- 4 -2.1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其基准面- 4 -2.1.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4 -2.1.2 参考椭球面- 4 -2.2测量坐标系及高程系统的概念- 5 -2.2.1 测量常用平面坐标系- 5 -2.2.2 点的高程- 8 -2.3测量工作概述- 9 -2.3.1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9 -2.3.2 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 9 -2.3.3 从事测量工作的要求- 9 -3 3 高程测量高程测量- 11 -3.1水准测量原理- 11 -3.2水准仪构造与使用- 11 -23.3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12 -3.3.1 水准仪应满足的条件- 12 -3.3.2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12 -3.4电子水准仪- 14 -3.5水准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 14 -3.5.1 地球曲率差- 14 -3.5.2 大气折光差- 15 -3.5.3 水准管轴不平行视准轴的影响(i 角误差)- 15 -3.5.4 水准尺倾斜误差- 15 -3.5.5 仪器、标尺升沉影响- 15 -3.6精密水准测量的实施- 15 -3.6.1 精密水准测量作业的一般规定- 15 -3.6.2 精密水准测量观测- 16 -3.7精密跨河水准- 18 -3.7.1 跨河场地的选择- 18 -3.7.2 观测方法- 19 -4 4 角度测量角度测量- 21 -4.1水平角的观测方法- 21 -4.1.1 测回法- 21 -34.1.2 方向观测法- 21 -4.2经纬仪的检验及校正- 22 -4.2.1 经纬仪各轴线间应满足的几何关系- 22 -4.2.2 经纬仪构造上条件不满足对水平角的影响- 23 -4.2.3 经纬仪(包含全站仪)的检验和校正.- 23 -4.3水平角观测误差及减弱措施- 25 -4.3.1 观测误差- 25 -4.3.2 照准误差- 26 -4.3.3 外界环境- 26 -5 5 导线测量导线测量- 27 -5.1全站仪使用- 27 -5.1.1 全站仪的主要特点- 27 -5.1.2 全站仪的常用功能- 27 -5.1.3 全站仪的检验、使用注意事项和维护- 27 -5.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29 -5.2.1 踏勘选点- 29 -5.2.2 角度测量- 29 -5.2.3 边长测量- 30 -46 6 测量误差理论基本知识测量误差理论基本知识- 31 -6.1观测及其分类- 31 -6.1.1 按观测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分- 31 -6.1.2 按观测量之间的关系分- 31 -6.1.3 按观测时所处的条件分- 31 -6.1.4 按观测量在观测过程中的状态分- 31 -6.2观测误差的分类- 32 -6.2.1 按照误差产生的来源分类- 32 -6.2.2 按照观测误差的性质分类- 32 -6.3衡量精度的标准- 33 -6.3.1 平均误差- 33 -6.3.2 中误差- 34 -6.3.3 或然误差- 34 -6.3.4 极限误差- 34 -6.3.5 相对误差- 35 -6.4误差传播定律及其应用- 35 -6.4.1 误差传播定律- 35 -6.4.2 误差传播定律的应用- 36 -6.5测量平差的基本概念- 38 -6.5.1 多余观测- 38 -56.5.2 测量平差的概念- 39 -6.5.3 测量平差的主要任务- 39 -7 7 施工放样施工放样- 40 -7.1直线放样- 40 -7.1.1 内插定线法- 40 -7.1.2 外插定线方法—一正倒镜定线法- 40 -7.2水平角放样- 41 -7.2.1 直接法- 41 -7.2.2 归化法- 41 -7.3距离放样- 41 -7.3.1 直接法- 41 -7.3.2 归化法- 42 -7.4高程放样- 42 -7.5路基施工放样- 43 -7.5.1 路基边桩的放样- 43 -7.5.2 路基边坡的放样- 44 -7.6挡墙的放样- 45 -7.7隧道施工放样- 45 -7.7.1 开挖断面的放样测量- 45 -7.7.2 衬砌放样- 46 -67.7.3 洞门仰坡放样- 47 -7.7.4 端墙和翼墙的放样- 49 -7.8涵洞的施工放样- 49 -8 8 线路测量线路测量- 51 -8.1线路复测- 51 -8.1.1 新建铁路线路复测- 51 -8.1.2 公路线路复测- 52 -8.2线路测设- 57 -8.2.1 平面曲线- 57 -8.2.2 竖曲线测设- 59 -8.3边长归算- 61 -8.3.1 边长归算到测区平均高程面- 61 -8.3.2 边长归算到高斯投影面- 61 -8.3.3 边长归算到抵偿高斯投影面- 62 -9 9 隧道施工测量隧道施工测量- 63 -9.1概述- 63 -9.1.1 隧道控制测量的内容及其作用- 63 -9.1.2 隧道控制测量的方法- 63 -9.2隧道贯通误差- 64 -9.2.1 隧道贯通误差的分类及其限差- 64 -79.2.2 贯通误差的来源和分配- 64 -9.3地面控制测量- 65 -9.3.1 地面控制网布设的方法和工作步骤- 65 -9.3.2 地面导线测量- 66 -9.3.3 水平角观测- 67 -9.3.4 GPS 控制测量.- 67 -9.3.5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68 -9.4控制测量数据处理- 68 -9.4.1 坐标系的建立- 68 -9.4.2 观测数据处理- 69 -9.4.3 洞外控制测量完成后应提交以下资料- 69 -9.5洞内控制测量- 69 -9.5.1 洞内导线测量等级- 69 -9.5.2 洞内导线测量特点- 69 -9.5.3 洞内导线布设技术规则和注意事项- 70 -9.6隧道贯通误差的测定与调整- 70 -9.6.1 测定贯通误差的方法- 70 -9.6.2 贯通误差的调整- 71 -1010桥梁施工测量桥梁施工测量- 72 -810.1 桥梁控制网的建立- 72 -10.1.1点位的布设要求- 72 -10.1.2布网方法- 72 -10.1.3坐标系及投影面的选择- 72 -10.1.4高程控制测量- 72 -10.2 桥梁墩台定位测量- 73 -10.2.1方向交会法- 73 -10.2.2极坐标法- 73 -10.2.3桥梁架设施工测量- 74 -1111客运专线施工测量客运专线施工测量- 75 -11.1 控制网的施工复测- 75 -11.1.1客运专线施工测量工作流程- 75 -911.1.2平面控制网施工复测- 75 -11.1.3高程控制网施工复测- 77 -11.1.4复测结果- 78 -11.2 CPⅠ复测实施.- 79 -11.2.1仪器设备- 79 -11.2.2测量方法- 79 -11.2.3平差处理- 79 -11.2.4与相邻标段及坐标换带处的联测- 80 -11.3 CPⅡ复测实施.- 80 -11.3.1仪器设备- 80 -11.3.2测量方法- 80 -1011.3.3平差处理- 80 -11.4 CPⅢ测量.- 81 -11.4.1导线法 CPⅢ平面控制测量- 81 -11.4.2后方交会法 CPⅢ平面控制测量- 82 -11.5 施工放样- 83 -11.6 建立变形监测网- 84 -11.6.1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及布设- 84 -11.6.2变形观测等级、精度及技术要求- 85 -11.7 加密基桩测量- 86 -11.8 无碴轨道竣工测量- 86 -11.8.1维护基桩测量- 86 -11.8.2无碴轨道铺设竣工测量- 86 -11.8.3竣工测量成果资料11- 86 -1212GPS 测量测量.- 87 -12.1 GPS 定位系统介绍.- 87 -12.1.1.GPS 概述- 87 -12.1.2GPS 的组成及 GPS 信号- 87 -12.1.3.GPS 定位方法综述- 88 -12.1.4.GPS 定位原理- 88 -12.1.5.GPS 的优缺点- 89 -12.2 GPS 定位误差.- 90 -12.2.1与 GPS 卫星有关的误差- 90 -12.2.2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 90 -12.2.3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 91 -1212.3 GPS 网的技术设计及平差.- 91 -12.3.1.GPS 网技术设计的基本原则- 91 -12.3.2.GPS 网构成的基本概念- 92 -12.3.3构网的基本图形- 92 -12.3.4构网的一般原则- 93 -12.3.5.GPS 网的基准设计- 93 -12.3.6.GPS 网的平差方法- 94 -- 1 -1 1 施工测量的基本任务和测量流程施工测量的基本任务和测量流程1.1施工测量的基本任务施工测量工作主要是对设计单位测量控制网的复测、结构物施工控制网的测设及结构物的平面位置及高程放样。

      例如公路、铁路施工前要对勘测设计单位所交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中线点进行复测并恢复丢失的桩点,施工过程中也需要测量的紧密配合对于特大桥、长大隧道、桥隧群等,为保证建筑物的施工精度,还需建立施工控制网施工放样工作及工程竣工后的竣工测量针对公路、铁路及高速铁路要根据不同的设计资料而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施工复测及控制测量1.2新建铁路施工复测(定策成果)新建铁路是按照切线上的转点,曲线上的副交点来控制线路中线的对于新建铁路勘测设计单位提供的测量桩点主要有:直线上的转点、曲线上的直线上的转点、曲线上的副交点副交点、水准基点测量有关的资料主要有:线路平面图、纵断面图、控制桩表、曲线要素表、水准基点表 2 -施工单位接到以上成果资料后应按照《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的要求,对线路控制点进行平面及高程复测复测成果与定测成果定测成果比较满足《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时采用定测成果,当复测成果与定测成果不符时,必须再做复测,确认定测资料有误或者精度不符合要求时,应采用复测成果进行施工,但须经设计、监理单位批复后方可用于施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