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体会.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1877396
  • 上传时间:2017-07-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体会摘 要: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80 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 40 例两组患者疗程均为 14d,给予临床常规的治疗,包括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调控血压、血糖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加用银杏达莫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7.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80.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 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无 1 例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临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效果较为明显,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大胆推广应用。

      关键词:依达拉奉;进展性脑梗死;神经功能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大脑局限性脑缺血、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呈阶梯2式的逐渐加重,是急性脑梗死中常见而严重的一种类型,约占全部脑梗死的 26%~43%,其致残和致死率极高[1]近年来,我院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方法和结果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 2010 年 1 月~ 2011 年 10 月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 80 例,所有患者发病 72h 内,经头颅 CT 或 MRI确诊,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疾病诊断标准,排除血压>180/120mmHg、严重心、肾功能障碍、心源性脑梗死、对依达拉奉过敏患者[2]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40 例,男 27 例,女 13 例,年龄 29~78 岁,平均年龄(55.4±3.6)岁,对照组 40 例,男 25 例,女 15 例,年龄 30~75岁,平均年龄(56.1±2.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方法 两组患者疗程均为 14d,给予临床常规的治疗,包括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调控血压、血糖、降脂治疗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用银杏达莫 20ml 加入 0.9%氯化钠注射液 250ml 静脉滴注,1 次/d。

      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 30mg 加入 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静脉滴注,2 次 /d,每次在 30min 内滴完[3]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治疗结束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分值越高,神经功能缺3损程度越严重临床治疗效果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有关疾病的治疗标准:①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分降低 90%以上;②显著进步:缺损分降低 46%~89%;③进步:缺损分降低18%~45%;④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或病情恶化[4]总有效=基本治愈+显著进步+ 进步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构成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构成表示,采用 x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 果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7.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80.0%,两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表 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n,%)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见表 2表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的比较 (n,±s)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无 1 例不良反应发生43 讨 论进展性脑梗死病情可持续 6h 至数天,其多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发生,血小板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和血栓形成的核心环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暴露了内皮下胶原组织,在炎症细胞的趋化下,以及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血小板粘附在破裂处,活化并释放血栓素 A2、二磷酸腺苷、凝血酶等,使血小板聚集,与凝血瀑布的终产物纤维蛋白交联,形成血栓,最终使动脉管腔狭窄继而使得血路减速甚至停滞,导致梗死面积不断增大[5]依达拉奉是日本开发出的一种强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也是一种小分子量的自由基清除剂,其血脑屏障穿透率约为 60%,它能够有效的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和次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及脂质过氧化,刺激前列腺素的生成,减少炎性介质白三烯的生成,降低羟自由基的浓度,缩小缺血半暗带发展或梗死的体积,并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使其恢复正常此外,静脉给药之后可以依达拉奉可以清除细胞内的有高度细胞毒性的羟自由基,并不会影响血液凝固、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的溶解或出血时间,不会增加出血的危险,从而达到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症状和活动障碍的目的[6]。

      在本案例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7.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80.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评分为(13.12±5.14)分,治疗后为(8.12±5.11)分,前后比较,治疗后神经功能得到改善,差异显著(t=4.3630,P<0.01);对照组治疗前评分为 (13.28±5.37)分,治5疗后为(10.62±4.89)分,前后比较,治疗后神经功能得到改善,差异显著(t=2.3161,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改善较为明显,差异显著(t=2.2355,P<0.05)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无 1 例不良反应发生综上所述,临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效果较为明显,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李安泰,白燕, 刘娟,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 30 例[J],陕西医学杂志,2008,37(8):1062-1063.[2]蔺庆春,朱春记, 焉传祝,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药学与临床研究,2008,16(1):54-56.[3]王欣,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 50 例 [J],医药导报,2009,28(6) :750-751.[4]胡新建,宫珍卿, 刘维伟,等,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10(6):27-29.[5]张丹,李琛琛, 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7):43-44.[6]张胜安,张磊, 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9):58-6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