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员选拔与聘用管理.docx
15页《人员选拔与聘用管理》考试大纲 一、总体要求 (一)独立思索,留意理解,把握体系 《人员选拔与聘用管理》课程共十五章,内容丰富各章之间联络严密,又相对独立在学习或复习时,必需细致思索,学好课件,驾驭课程讲解、即时练习、课程作业、例题分析、模拟试题等栏目的内容在理解的根底上驾驭课程的构造体系和主要内容考生应围绕课件,全面系统地学习,并在此根底上识记重要概念,驾驭根本学问、根本理论和根本方法,重点驾驭各种操作流程,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二)突出重点,兼顾全面 本课程考试重点在考察考生对人员选拔与聘用管理根本理论和学问的理解程度,以及对重点学问和实务的驾驭领悟程度因此,在复习时必需重点突出,但一般性的内容也应理解考生应在全面系统学习的根底上有针对性的把握重点章节,驾驭重点内容识记层次的内容主要包括重点名词、概念、重要学问点等领悟层次的内容主要包括根本概念、根本理论和根本方法这部分内容需要理解性的驾驭应用层次主要涉及到理论联络实际的内容试卷中的单选、多选、阐述题都会涉及到领悟层次和应用层次的内容 (三)加强练习,重视课件 围绕课程内容,并依据考试大纲的题型,本课程有关课件设计了大量的练习题并供给参考答案,供考生复习时用。
这些练习题都是围绕课程中一些可能的出题范围来设计的,力求覆盖课程中考生应当驾驭和理解的内容针对考试对考生跨章节进展测试的特点,练习题中有些习题将各章节所要测试的学问点串联综合起来分析,以此进步考生综合分析实力 此外,考虑到考试大纲对试题的题型与题量及难易程度的具体要求,并兼顾到课程的内容要点,本课程还设计了十套模拟试卷并供给参考答案,供考生复习到确定程度后测试之用考生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做大量练习,这样不仅可以稳固和加深所学学问,而且还可以检验平常的复习效果,以便觉察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复习,更重要的是也可通过考前的模拟测验,增加考生在考场上必胜的信念当然,考生必需重视全面复习,然后有针对性地做题,这样才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留意理论联络实际 人员选拔与聘用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边缘学科在学习中,必需独立完成规定的作业,以便稳固和加深所学学问同时要主动参加到各类理论的聘用选拔工作中,通过理论实习系统学习和领悟各类操作技巧和方法,进而可以为将来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根底 二、考核方式和试卷构造 1、考核方式:开卷;答题时间:90分钟; 2、试卷构造 考试接受的题型有辨析题、案例分析题、阐述题。
各种题型的题量及所占分数的支配为: 辨析题为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阐述题为1小题,共30分; 案例分析题为1题,共40分 三、考核学问点第一章 人员选拔与聘用的根底 本章作为人员选拔与聘用管理的根底部分,须驾驭的根底理论及学问点比较多,要驾驭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聘请与选拔的概念,驾驭聘请与选拔的原则;重点理解“选对人比培训人更重要”的聘请理论,以及人岗匹配、宁缺勿滥的理论清楚知道企业进展内外部聘请的优缺点,理解聘用的几种形式、并明白为什么说企业聘请是一种市场行为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聘用 1.识记: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聘请、选拔的概念 2.领悟:(1)企业聘请要遵从的原则;(2)聘请与选拔工作的步骤和流程 (二)与聘用有关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1.识记:人岗匹配的三种形式 2.领悟:(1)选对人比培训人更重要的理论;(2)对人岗匹配和宁缺勿滥两种理论的说明 (三)聘请的渠道 1.识记:(1)内部聘请遵的原则;(2)内部聘请的方式;(3)外部聘请的形式 2.领悟:内外部聘请的优缺点 (四)聘用的几种形式 1.识记:聘用的三种形式,即:短期聘用、中长期聘用和兼职。
(五)网络时代的人员选拔与聘用 1.识记:(1)新型工作方式的种类;(2)好的聘请网站的标准;(3)聘请本钱的具体内容 2.领悟:(1)聘请工作其实也是一种市场行为;(2)聘请工作中所面临的挑战;(3)如何在聘请活动中遵守诚信;(4)如何避开就业卑视第二章 聘用战略与策略 通过本章的学习,驾驭聘请与甄选的七种战略,理解人才吸引的策略,知道令人满意的工作都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并且驾驭聘请的三种策略(人员策略、时间策略和地点策略)所包含的内容 (一)聘用战略 1.识记:Herbert G. Heneman 在其《员工配置》一书中提出的聘请与甄选的七种战略 2.领悟:七种战略的具体内容 (二)人才吸引策略 1.识记:令人满意的工作一般都具备哪些特点 2.领悟:为什么说钱不能完全吸引到人才 (三)聘请策略 1.识记:(1)聘请策略包含哪三种策略;(2)聘请者在聘请过程中存在的误区的具体含义人员策略 2.领悟:(1)为什么说聘请过程的质量很大程度上是由聘请人员的素养所确定的?(2)时间、地点策略的具体内容第三章 职位分析与聘请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驾驭员工绩效的主要内容,理解素养概念。
清楚什么是职位胜任模型及职位胜任模型的建立步骤理解什么是职位分析,以及职位分析的应用可以驾驭职位分析的步骤可以在理解职位说明书的根底上编写职位说明书;可以进展企业的人员编制分析明确聘请需求 (一)聘请与员工绩效要素 1.识记:(1)素养的概念及包含的内容;(2)胜任特征的概念、胜任特征的根本内容; 2.领悟:(1)建立胜任特征模型的步骤;(2)职位分析的作用和用途,驾驭职位分析的步骤、方法和技巧;(3)理解职位分析的应用领域和职位说明书包含的内容等;(4)如何进展人员聘请编制分析 (二)职位分析 1.识记:(1)职位分析的概念、职位分析的作用和用途 2.领悟:(1)驾驭职位分析的步骤、方法和技巧;(2)理解职位分析的应用领域和职位说明书包含的内容等 (三)人员聘请编制分析 1.领悟:如何进展人员现状分析、如何意料将来人员聘请需求以及将将来目的与人员聘请支配相结合第四章 聘请前期准备 本章驾驭聘请前期准备的主要内容,如何做好聘请支配的撰写;选择相宜的聘请渠道;做好广告文案的撰写和设计;学会选择和甄别好的简历,做好聘请前期准备工作 (一)聘请支配与审批 1.识记:聘请支配包括的内容 2.领悟:聘请支配有哪些具体的编写步骤。
(二)聘请渠道选择与聘请广告设计 1.识记:聘请广告设计的AIDA原则 2.领悟:(1)理解聘请广告撰写的留意事项;(2)理解聘请广告要包含的内容 (三)简历选择 1.领悟:(1)如何选择求职申请表;(2)选择个人简历的要点 (四)人力资源部与业务部门分工与合作 1.领悟:(1)人力资源部所具备的管理职能;(2)在聘请活动中,人力资源部和用人部门的职责分工第五章 常用甄选方式 本章是聘请与甄选的根底方法部分,需要理解和驾驭的学问点较多学员要驾驭各类甄选方式概念、适用范围、应用技巧等,并能进展娴熟区分应用本章中的面试部分为最根底部分,因此必需驾驭面试的各种方法、流程,明确各类面试方法适用学习本章要结合其他章节进展系统学习本章是第六章的前期根底部分,是进展好面试的根底 (一)评价中心介绍 1.识记:(1)评价中心概念(2)适用范围 2.领悟:(1)评价中心所接受的测试方式;(2)评价中心专家组构成3)评价中心的优点、缺点 (二)评价中心内容 1.识记:(1)评价中心的特征;(2)最普遍应用的情境性测评方法; 2.领悟:(1)不同测评方法的应用频度;(2)演讲方法的适用范围、应用技巧。
(三)素养测评-常见测评方法 1.识记:(1)素养测评的概念;(2)常见的测评内容;(3)实力的概念;(4)特性的概念 2.领悟:(1)测评质量内容;(2)实力测验包含的内容及典型测评3)典型特性测评方法(4)职业爱好测评内容及应用 (四)基于团队匹配的人格测评符合说 1.识记:(1)基于团队匹配的人格测评概念;(2)基于团队匹配的人格测评应用目的; 2.领悟:(1)进展测评要考虑的因素;(2)人格匹配的团队组合形式理论及应用 (五)测评结果的应用 1.识记:(1)专家在测评结果应用中的作用;(2)测评结果应用的时机和范围 2.领悟:(1)对测评结果的理解深度和有效应用技巧; (六)笔试内容及应用 1.识记:(1)笔试的概念;(2)笔试的作用及适用范围; 2.领悟:(1)笔试测量的内容;(2)笔试的特长和局限性; (七)笔试施行过程限制 1.识记:(1)笔试施行过程包括的内容; 2.领悟:(1)试卷设计方法;(2)题库建立思路及方法;(3)考试过程限制要点;(4)阅卷评分技巧 (八)无指导小组讨论根本内容 1.识记:(1)无指导小组讨论概念;(2)意见求同型题目概念及设计施行技巧;(3)资源争夺型题目概念及设计施行技巧;(4)团队作品型题目概念及设计施行技巧;(5)两难式问题概念及设计施行技巧 2.领悟:(1)无指导小组讨论适用范围;(2)无指导小组讨论的优点和缺点。
(九)无指导小组讨论施行技巧 1.识记:(1)无指导小组讨论施行流程;(2)评价者素养实力要求; 2.领悟:(1)无指导小组讨论的环境要求;(2)任务布置技巧;(3)对求职者的视察和记录方法;(4)评价方法及结果处理 (十) 甄选 1.识记:(1) 甄选的目的;(2) 甄选适用范围; 2.领悟:(1) 甄选准备阶段工作内容及技巧;(2) 甄选过程限制方法3) 甄选完毕技巧与方法 (十一)常见的面试试题 1.识记:(1)常见面试试题分类 2.领悟:(1)设计面试试题 (十二)面试根本方法 1.识记:(1)构造化面试概念;(2)构造化面试适用方法;(3)压力面试方法技巧; 2.领悟:(1)非构造化面试概念;(2)半构造化面试的适用范围、应用技巧;(3)小组面试概念及方法; (十三)面试提问技巧 1.识记:(1)四类常见面试问题概念;(2)四类常见面试问题适用范围及方法;(3)关键行为面试技术概念 2.领悟:(1)面试的STRA原则;(2)面试中的追问技巧;(3)面试中提问与倾听的比例。
(十四)面试倾听技巧 1.识记:(1)主动倾听策略; 2.领悟:(1)主动倾听的原则;(2)听的几个层次 (十五)背景调查内容 1.识记:(1)背景调查目的;(2)背景调查包括的内容 2.领悟:(1)背景调查的作用;(2)背景调查的适用范围 (十六)背景调查方法及施行 1.识记:(1)背景调查标准流程; 2.领悟:(1)背景调查的最佳时间;(2)识别背景调查信息的方法 (十七)情境模拟 1.识记:(1)情境模拟的特征;(2)最普遍应用的情境模拟方法; 2.领悟:(1)情境模拟适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