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ppt

70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73102913
  • 上传时间:2024-08-1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42MB
  • / 7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七章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 气韵与意境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第七章 第一节 气韵 一、气韵的内涵 二、气韵的审美特征 三、气韵在中国审美文化中的体现 和发展 第二节 意境 一、意境的审美特征 二、意境理论的历史考察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第一节 气韵 一、气韵的内涵 二、气韵的审美特征 三、气韵在中国审美文化中的体现和发展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一、气韵的内涵 1、气的概念界定 2、韵的概念界定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1、气的概念界定 气的本义指自然界存在的有别于液体、固体的细微流动体。

      《说文》曰:“气,云气也而后,气衍指社会现象,《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载赵简子问礼,子大叔引子产语作答,谓:“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淫则昏乱,民失其性,是故为礼以奉之” “气”在艺术批评上,是指基于创作主体生命精神和内在活力之上的气质个性及其在作品中的体现 “气韵”中的“气”,主要就是指生命的原初动力,并且主要指的是自身的生命原初动力;其次,是用“气”来泛指称表现出人的生命状态和生命活动的性格、情感以及气质、风度等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2、韵的概念界定 韵的本意,《说文》释:“和也《玉篇》曰:“声音和曰韵《文心雕龙·声律》:“同声相应谓之韵气韵”中的“韵”,并不仅仅是要求审美对象的意象或形式有气,同时还要具有使人感受得到因开与合、放与敛、张与弛、疏与密、虚与实、动与静等而产生的生命的律动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气韵作为审美形态,首次以复合词的形式出现的,是在南朝画家谢赫的绘画六法之中 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说:“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气韵一般“是指作品和意象拥有的综合的、整体的神气和韵味,与其生命精神和灵妙的动态相关,即使是以凝固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也能给予观照者生机流荡、含蓄隽永的感受《原创在气》涂光社) “气韵,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就是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洋溢着一股不可抑制的生命的活力,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而且这种生命波动又具有一定的节奏和规律性,形成美的形象和美的感受,并且在文字、线条、色彩和声音等表现形式之外,给人留下很多联想和回味的余地《美学》教材)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二、气韵的审美特征 1、气韵是人在审美活动中所生成的一种充满生命活力、富于生命自由精神的审美境界状态 2、气韵表现为审美对象具有整体性的生命精神 3、气韵表现为审美对象呈现出浑然天成、完整浑一的结构特点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1、气韵是人在审美活动中所生成的一种充满生命活力、富于生命自由精神的审美境界状态 元代画家倪瓒曾经针对自己画竹说过一段审美体验的理解:“余之竹聊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疏、枝之斜与直哉!或涂抹久之,他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辨为竹,真没奈览者何!”(《倪云林集》)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2、气韵表现为审美对象具有整体性的生命精神。

      气韵意味着在审美对象上,蕴涵有一种郁勃健旺的“生气”,在古文论中,古人要求于文要有生气诗文者,生气也朱庭珍《筱园诗话》:“盖诗以气为主,有气则生,无气则死,亦与人同” 中国古代美学史围绕气韵是构成审美对象的生命精神,提出了一系列的美学命题为此,古代文论深入提出,作品要有正面的“生气”、“正气”,愤气、怒气、清气、逸气、豪气、英雄气、英气、奇气、反对作品那种负面之“气”,如昏气、邪气、虚气、衿气、伧气、村气、市气、霸气、滞气、匠气、腐气、浮气、江湖气、门客气、酒肉气、俗气、孱气等其中,生气、生趣、生机、生动等比较突出而最为有代表性的则是”气象“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唐代李德裕提出“以气贯文”、韩愈提出“气盛言宜”、白居易提出“粹精气”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精神》中提出”生气远出,不著死灰“等都是对这一问题的展开的认识 “然气不可以不贯,不贯则虽有英词丽藻,如编珠缀玉,不得为全璞之宝矣唐代李德裕《文章论》)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气象: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3、气韵表现为审美对象呈现出浑然天成、完整浑一的结构特点。

      气韵作为审美对象显现于外部的总体特点不是各种零碎因素的机械拼凑,而是血肉丰满的有机整体,具有不可分割性 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说道:“汉魏古诗,气象混沌,难以句摘建安之作,全在气象,不可寻枝摘叶灵运之诗,已是彻首尾成对句矣,是以不及建安也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汉魏古诗: 《行行重行行》、《迢迢牵牛星》;建安诗歌: 曹操的《蒿里行》、《龟虽寿》盛唐诗歌: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宿建德江》、杜甫的《登高》、《登岳阳楼》等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迢迢牵牛星 (无名氏)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过故人庄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以建安风骨为例: 就是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的作品中的慷慨悲凉的感情、作品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的简练刚健的特点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三、气韵在中国审美文化中的体现和发展 (一)气韵在春秋时期上处于不自觉的萌芽状态,表现为淳厚、朴素的形态 (二)汉代是气韵的胎动阶段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气韵这一审美形态正式形成,并在理论上达到较为成熟的地步 1、气韵与风骨、文气 2、气韵与老庄、自然、人物 3、气韵在绘画理论中正式确立为成熟的审美形态 (四)气韵在唐诗中达到了不可逾越的高峰 (五)气韵的消解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第二节 意境 一、意境内涵的历史生成 二、意境的审美内涵 三、意境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一、意境内涵的历史生成 1、“意”的概念内涵 2、“象”的概念内涵 3、“境”、“境界”的概念内涵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一、意境内涵的历史生成 “意境”的基本内涵是随着中国古代关于“意”和“象”,以及“境”与“境界”的内涵的不断深化和发展而最终形成的。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1、“意”的概念内涵 “意”较早表述的是一种哲学的内涵 《周易·系辞》中说“圣人立象以尽意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2、“象”的概念内涵 第一,“象”是表天象的:《周易·系辞》上讲,“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韩康伯注曰“象况日月星辰,形况山川草木也 第二,“象”是表象征的: 《周易·系辞下》所谓“八卦有列,象在其中矣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这里的“象”,用《易传》的作者的理解就是“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设卦观象······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境”、“境界”境”是佛教用语,所谓“境”就是指心所攀缘的外物;作为“境界”就是指人的自我意识所达到的佛家觉悟境地境”和“境界”都不是指客观物象和环境,而是指人的主观对客观的感受、体会、认识 唐宋以后,特别是明清以来,我国的文艺论著中多涉及与意境相关的艺术品评术语,如诗境、词境、 画境、神境、胜境、奇境、极境、事境、真境、实境、初境、拓境、写境、造境、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等。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关于意境的理论研究的综述 关于意境的审美内涵的探讨、阐述、解释,从历史上来总结,主要有三大界说:情景交融说,典型形象说、超以象外说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意境的基本内涵: “意境就是人在审美活动中,用心灵去观照外界对象,在把握和领会对象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在自己的思想意识领域里创造出新的意蕴和境界教材)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二、意境的审美内涵 1、主客统一 2、情景交融 3、时空转换 4、有无相生 5、言有尽而意无穷 6、辩证的哲理智慧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1、主客统一 主客统一是意境的最基本的审美内涵这里的“主”是指处在一定的审美关系中的主体的人这里的“客”是指处在一定的审美关系中的审美对象 而所谓意境的主客统一,就是说作为主体的人——包括人的全部情感、意志、认识——与作为客体的审美对象在人的思想意识领域中的统一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主客统一的极致是“物我两忘” 物我两忘所呈现的意境的极至状态,我们做何理解呢? 在审美活动中,处于积极活跃之中的审美主体,通过联想、想象、情感、理性、直至非理性等心理因素的参与,将审美对象转化为一定的审美虚象,从而使自己入而化身其中,就是这种显在的审美现象表现。

      对于这种现象,有的美学家还把它称之为“无我之境”、“全人格震动”等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 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 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 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 眼中落泪.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2 2、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情景交融的实质是什么? 对情景交融的实质的认识,清代王夫之的论述非常精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

      《姜斋诗话》卷上)“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姜斋诗话》卷下) “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中情也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情景交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情与景的互相发现、互相激发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情景交融要上升为意境,就要求“情”与“景”的相互升华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意境中的包含着各种情与景的交融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3 3、时空转换、时空转换 时间和空间本来是人们在世界上生活所面对的既定客观条件,此时与彼时或此地与彼地的空间是不能相互转换的但是当人们处在审美活动的条件下,则能实现突破时空的制约,得到审美的心灵的自由,即把此时、此地的情和景跟彼时、彼地的情与景融合在同一意境中,这就是意境的时空转换。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4、有无相生 有无相生,在中国古代的思想发展史中是由道家学说提出来的 在老子的思想中,,天地万物都是“有”与“无” 的统一而且,“无”更能体现“道”所具有的那种无限性的浑然整体因此,相比之下,老子非常重视“无”无”是“大美”、“至美”、“全美”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这一思想,提出:“大美不言”、“至乐无乐”的看法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对于意境来说,“有无相生”就是“实”与“虚”的结合不过,这里不是强调无借助有来表现自身,而是强调无味胜过有味,无色胜过有色,无声胜过有声它强调了“无”之美是存在于想象中的无限之美这无疑道出了审美活动的重要的规律论诗,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极至之美,论画,有“须明虚实。

      实者,各段中用笔之详也有详处必要有略处,实虚互用,------画自奇矣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画诀)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中国画讲求一个虚字所谓虚,就是笔画间和作品的周围的空白处所谓实,就是点线在作品中落脚处中国画讲求的虚,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讲求含蓄美:画不应一览无余,应画外有画,由有限伸向无限,要“留白”,要“水中看月”,让虚处比实处更富韵味,更有空灵之美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以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为例,有无相生的意境美得到了具体应用和体现 曲折萦纡,能造成深邃美的境界,恽格《南田画跋》说:“境贵乎深,不曲不深也”在园林建筑中,曲、幽、深互补共生,三位一体,构成了中国园林建筑的特有的意境风格例如苏州园林的幽深景致的掩映:花木掩映、山石掩映、建筑掩映,就集中体现了意境的有无相生的神脉 墙壁、门窗、游廊、桥梁的建筑掩映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建筑:门掩映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建筑:窗掩映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建筑:廊掩映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建筑:桥掩映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建筑:墙掩映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山石掩映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花木掩映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文学例证: 王维的一些诗,如《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5、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是就意境的审美效果而言的在艺术实践方面,意境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果,为各门类的艺术审美鉴赏所共有在诗,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孤帆远影碧空尽,不尽长江滚滚流”等,欣赏之余审美主体所获得的就是这种体验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6、辩证的哲理智慧 意境具有辩证的哲理智慧,是指“努力在有限的景色描写之外,表达无限的情怀和哲思例如,有与无、大与小、多与少、静与动、有限与无限等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三、意境的审美特征 1、意境具有情景交融的形象特征 2、意境具有韵味无穷的效果特征 3、意境具有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1、意境具有情景交融的形象特征 意境的创生,涉及情与景之分,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而“情”在“心”,呈抽象、非感性的特点,而意境则以景与情相互交融而生成之清代王夫之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

      《姜斋诗话》卷上)“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姜斋诗话》卷下)这就使“意境”呈现出形象性的特征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景中藏情: 李白的《玉阶怨》无一字言情,但景中藏情,尤为生动形象、撼人心魄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全是对客观景物的具体描写,诗人对友人的情感态度无一字点明,但从那烟花三月、黄鹤楼的美好景色中流露出对友人的真诚祝福之情;诗中对友人的一一不舍的眷恋也无迹可求,但孤帆远去,江水悠悠、久伫江边,又无不情深意挚、形象生动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石鲁《金瓜》画面题诗: “何须衬绿叶, 且看舞龙蛇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刘熙载《艺概》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若舍景不言,不过春往冬来耳,有何意味?”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2、意境具有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 这里的“韵味”是指意境中所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审美效果。

      意境的韵味包括情、理、意、趣、味等依司空图的看法,意境中隐含有一种“味外之味”,或“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3、意境具有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 虚实相生或它的根底的有无相生,是意境构造上的结构特征 对意境的结构构造而言,虚实的内涵就如宋代梅尧臣所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从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来分析,意境的实就是逼真描写景、形、境,创造出真境、事境、物境,而虚则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掘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它一方面是对原有实景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又是伴随着这种具象的联想而产生的对情、神、意的体味和感悟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约着实境的创造与描写因此,它是意境结构中的灵魂因此,虚境由此获得了“神境、灵境的别称 基于此,中国古典美学十分重视虚境的营造皎然说:“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与意境课件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