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江苏省姜堰市第学届高三历史期中【会员独享】.docx
18页江苏省姜堰市第二中学2022—2022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 史 试 题考前须知: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局部,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交答复题纸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江苏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土2022年5月18日,世界刘氏宗亲会馆在沛县落成大批 海内外刘姓子弟前来寻根问祖,联谊交流这一事件与以下思想观念具有一致性的是 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 〔 〕 B.“同姓那么同德,同德那么同心,同心那么同志〞〔左丘明〕 C.“富贵不归故土,如衣绣夜行〞〔项羽〕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土明〞〔杜甫〕2.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题目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孔子办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 B.?诸子百家:筑就中华民族的精神? C.?铁犁牛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D.?商鞅变法:开创大秦帝国的百年基业?3.隋唐时期与汉朝、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相比拟,其进步作用除了更有利于“唯才是用〞之外,对于当时社会的意义还在于 〔 〕 A.有利于农民通过考试而入仕 B.有利于豪强地主稳固统治地位 C.有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根底 D.有利于限制军事集团操纵政权4.作为农耕文明政权与文化集结地和辐射中心的都城,承载着深邃的历史底蕴,而从西汉、唐和北宋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城市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
这突出反映了 〔 〕 A.工商皆本的主流思想 B.学术文化的活泼 C.农业和手工业的兴旺 D.城市商品经济的开展5.千龙网2022年8月24日发表题为?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美女标准变迁?的文章,介绍了20世纪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其中1900-1909年间人们的标准是“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其原因包括①中西交流加强,中西文化的融合 ②戊戌变法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③“东学西渐〞引起社会观念的变化 ④留学生大量增加,中西文化的融合程度进一步提高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6.1862年7月7日马克思在?中国事件?一文中说:“〔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为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似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立与停滞腐朽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此材料的观点与太平天国运动不符的是 〔 〕 A.动摇了封建统治 B.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C.造成了社会动乱 D.未提出建设性方案7.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该春联反映的历史本质是 〔 〕 A.民国从未试图过要改善民生,农民思念清王朝 B.辛亥革命脱离农民阶级,反封建不彻底 C.信息闭塞,中华民国成立消息未到达农村 D.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8.“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中国人民的巨大民族觉醒、空前民族团结和英勇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上述材料说明了 〔 〕 A.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具有广泛的社会根底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B.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C.以国共合作为根底的全民族抗战是胜利的主要原因 D.苏美对日作战,对中国的有力配合是中国抗战胜利的外因9.某同学在设计?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巨变?网页时,设计了“开放格局的形成〞、“ 思想解放的历程〞、“经济改革的硕果〞等几个并列的栏目如果要再增加一个栏目,最适宜的应该是 〔 〕 A.南方谈话的解惑 B.一国两制的成就 C.世贸组织的接纳 D.上海世博会的召开10.以下图是?1933—1936年中国轻工业年〔月〕平均指数增长表?。
它所示经济开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有 〔 〕 ①国家根本统一 ②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③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对国民政府的支持 ④国民政府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A.①②⑧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蒋廷黻先生在他的?中国近代史?中的一段话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 〕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C.在中国开展资本主义 D. 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12.美国经济学家佛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那么是经济增长与开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清楚显……私营企业有所开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说明当时的中国 〔 〕 A.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 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D.改革开放改变着社会面貌13.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会议〞由梭伦时期的“四百人会议〞开展而来,两者都是雅 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它们之间明显的区别是 〔 〕 A.前者基于部落选出,后者基于按等级选出 B.前者基于财产多寡.后者更注重家庭出身 C.前者基于等级选出,后者对所有公民开放 D.前者基于行政选区选出,后者基于部落选出14.易中天在?艰难的一跃?中说“这部宪法的出现究竟是人性与自由的胜利,还是利益力量左右的结果?这是一个需要答复、却又不必认真计较答案的问题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这部宪法也许是政治家充满智慧而体面的“合谋〞,也许是人性中自私自利的彻底释放,也许是以上诸种情况的结合〞这一文件最有可能是 〔 〕 A.?权利法案? B.?邦联条例? C.?1787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15.“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开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累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马克思的这段话实质上揭示了: 〔 〕 A.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B.殖民活动的进步作用 C.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D.西欧资本主义工业开展的血腥性质16.19世纪中期的伦敦,报时自鸣钟〔闹钟〕从富贵人家的装饰品变成市民的日常生活用品。
以下原因与这一变化联系最密切的是 〔 〕 A.钟表技术的进步 B.资产阶级平等观念影响社会生活 C.工厂制的广泛推行 D.工人阶级经济地位得到改善17.“为什么不是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而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呢因为要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就需要有粮食和燃料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这方面引起的〞这那么史料作为背景材料可用于研究: 〔 〕 A.美国罗斯福新政实施 B.苏俄新经济政策 C.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D.西方福利制度建立18.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提出与美国“和平共处、和平竞赛与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也提出“和平演变〞战略,说明双方 〔 〕 A.准备再次合作,和平共处 B.用冷战方式争夺世界霸权 C.世界出现和平的契机 D.接受中国“求同存异〞主张19.2022年11月14日,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时呼吁:“为重塑世界金融体系,各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该努力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约束市场数十年的纪律回归〞特里谢呼吁的“纪律回归〞是指 〔 〕 A.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 B.标准世界金融秩序 C.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D.遵守世贸组织协定20.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是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述和表达。
〞材料中对史料的表达能够表达〔 〕 A.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任何文字史料都带有主观因素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21题9分,22题15分,23题12分,24题12分,25题12分,共计60分〕21.〔9分〕“里程碑〞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个词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里程碑〞的定义是:①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②比喻在历史开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阅读材料,答复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四卷 材料二: 材料三:英国著名学者马丁·雅克于2022年在?卫报?评论中这样谈起1978年:“1978年的尝试创造了完全不同的历史,中国的转变使世界重心东移,权力不再只掌握在欧美手中……中国的改革开放使美国人看到了中国融入西方的‘希望’,然而与此同时,一个日趋强盛的中国又令美国政府深感不安。
〞 请答复: 〔1〕材料一中“俄国人的路〞指的是哪种道路?十月革命后,俄国〔苏俄〕是退出帝国主义战争的?〔2分〕 〔2〕按照材料二图像所出现的历史进程,概述毛泽东的革命活动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2分〕 〔3〕材料三中中国在“1978年的尝试〞指什么?〔任举两例〕“日趋强盛的中国〞在新世纪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任举两例〕“深感不安〞的美国政府70年代末如何进一步改善与中国关系的〔5分〕22.〔15分〕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以下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的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那么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那么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假设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拟,那么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