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汉川市九校九年级10月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8页2022—2022学年度〔上〕九年级10月九校联考语 文 试 卷题号一二三总分1—78—2223计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以下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颓〔tuí〕唐 灵柩〔jiù〕 伧〔cāng〕 俗 咨诹〔zōu〕善道B.喑〔yīn〕哑 伫〔chù〕立 鸿鹄〔hú〕 恪〔kè〕尽职守C.社稷〔jì〕 骈〔pián〕进 留滞〔zhì〕 强聒〔guō〕不舍D.帷〔wéi〕幕 襁〔qiǎng〕褓 菜畦〔qí〕 断〔duàn〕章取义2.以下各项中书写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禁锢 谀词 睿智 重蹈覆辙 B.陨落 亵渎 妖娆 恼羞成怒C.沉浸 凌驾 深遂 怒不可遏 D.栖息 扶掖 旁骛 一代天骄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古人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我觉得,这四种声音里,春夏的鸟声蝉声过于 , 了些,冬天的雪声又过于 , 了些A.激荡 单调孤寒 清静 急躁张扬 B.清寂 急躁张扬 激荡 单调孤寒C.清静 单调孤寒 剧烈 急躁张扬 D.剧烈 急躁张扬 清寂 单调孤寒 4.以下句子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通过这次灾后重建,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B.为了攻下这项技术难题,他收集和研究大量资料,终于取得了成功C.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D.中央电视台开展的“最美乡村医生〞、“最美乡村教师〞、“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弘扬了社会正气,倡导了社会新风 5.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1) 力尽不知热, 白居易?观刈麦?(2)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咏梅?(3) 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化虚为实,表现愁之深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酒〞常见于古代诗人的笔下,请你写两句含有酒的意思,却没有“酒〞字的诗词句 , 6.名著阅读〔4分〕 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有件小事要和你谈谈。
你写信为什么老是这么不neat【干净】?日常琐事要做得neat【干净】,等于弹琴要讲究干净是一样的我始终认为做人的作风应当是一致的,否那么就是不调和;而从事艺术的人应当最恨不调和这几段话节选自? ?,论及艺术家要有一颗赤子之心,要 作者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仍通过 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父亲7.综合性学习〔共7分〕请参加“参加光盘行动,拒绝餐饮浪费〞的综合性活动阅读下面两那么材料,说说你发现了一个什么问题材料一:在开展中国家,每5个人就有1个长期营养不良,有20℅的开展中国家人口粮食无保障,饥荒已成为地球人的头号杀手,每年平均夺去1千万人的生命,由于直接或间接的营养不良,全球每4秒钟大约有1人死亡!材料二:2022—08—12 中国大米网站报道:朝鲜超八成居民面临粮食短缺;76℅的朝鲜居民依靠别人的帮助或者食用更廉价的食品一起渡过难关;14℅的受访者减少了每餐的餐食数量;另有3℅的朝鲜居民选择通过减少吃饭次数来应对粮食短缺1) 我发现的问题是: 〔2分〕(2) 某餐厅正在倡导“光盘行动〞,客户宣传部拟了一条宣传标语。
他们写出了前一句,请你补写出后一句要求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2分〕宣传语:倡导“光〞盘, (3) 餐厅里,客人离席后的桌上,盘盘剩菜,一片狼藉……作为“光盘行动〞的响应者,假设遇到一位就餐后即将离去的中年“剩男〞,你将如何劝说他把剩菜打包带走?〔3分〕 二、阅读理解(一) 诗词鉴赏8.以下对诗词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运用典故,抒发了词人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诗人以其独特的想象和主观感受,以春天之梨花喻秋冬之飞雪,比喻新颖,不仅把雪的洁白与鲜润揭示了出来,也给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温暖的感觉 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夕阳西下,崇山峻岭间,狼烟升起,城门早早关闭此句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氛 D、“斜晖脉脉水悠悠〞,落日流水本是没有生命的无情物,但此时此地在思妇眼里,成了多愁 善感的有情者〔二〕文言文阅读 (12分)阅读以下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9—12题甲】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假设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那么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正;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⑥矣[注释] ①仪轨:礼仪制度②约:省减,简约③权制:符合适宜的制度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9.下面选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先帝称之曰能 诸葛亮之为相国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终于邦域之内C.悉以咨之 徒以有先生也D.假设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10.将以下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⑴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⑵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11.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甲文是诸葛亮北伐魏国前,上呈给后主刘禅的奏章。
乙文是一篇他人为诸葛亮写的传记B.甲文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希望有朝一日能兴复汉室C.乙文写诸葛亮担任相国官职期间,安抚百姓,严明制度,赏罚清楚D.“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是说诸葛亮凭主观好恶办事,有时对犯法之人格外开恩,有时又严厉处死12.【乙】文中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甲】文加以说明〔3分〕 〔三〕芦苇花的温暖 〔18分〕① 置身河岸,远望河塘,河塘里开满了芦苇花,芦苇枯萎了叶子,芦苇杆上顶着芦花,东倒西歪的,看上去头重脚轻,我有点害怕芦花在芦杆上跌下来,芦苇在微风中扭着轻盈的腰姿② 看见芦苇,不由得想起小时候的芦苇那个时候家庭非常穷,穿不起棉鞋,为了我的脚不挨冻,父亲给我做了一双只用工夫不花钱币的茅窝〔芦苇花、茅草,细绳做的〕,当时穿上茅窝,非常暖和。
可是,到学校的时候,让几个女学生看稀罕了,围着我的脚指指点点,还捂着嘴偷笑,我估计到她们在丑化我放学回家后,我脱了茅窝,气呼呼的把茅窝扔得老远从此以后,同学给我起了“小茅窝〞的外号,也就是邋遢的意思,我在女生面前没了面子③ 母亲看出我受损的自尊心,于是,在牙缝中节省,为我买了点棉布,纳上千层的鞋底,做了一双的棉鞋穿上漂亮温暖的棉鞋,走在女同学的面前,得意而自尊了许多可是,过不了几日,顽皮的我就把棉鞋踢坏了,大脚趾漏出了棉鞋外,这少不得母亲的责备和埋怨④ 下雨下雪的时候,是不能穿棉鞋的,父亲学着人家,给我做了一双高木屐〔茅窝下面架两条木腿〕,父亲做得小巧精致,美观大方,穿上既暖和,还能涉水,走在教室里咯噔咯噔的,走在同学面前“高人一等〞这回女生不笑话我了,冬天的日子里,我永远脱不下高木屐,连暖洋洋的晴天也穿着白天顽皮得多了,木屐潮湿了,早晨起床的时候,母亲把芦花换上枯燥的芦花垫⑤ 那个时候,家里绝没有席梦思之类的,小木床上铺张光滑的柴席而已,柴席贴着身子,凉透人的心父亲怕我们冷,割些芦花在阳光下日晒,再用绳子把芦花打成垫子铺在床上我们睡在松软的床上,象席梦思一样,犹感温暖舒心惬意,夜里的梦做得香甜而遥远。
⑥ 十五岁上高中的时候,县城收购芦苇花,三分钱一斤因为有了市场需求,没几天,周围河塘的芦苇花一扫而光为了增加家庭收入,我们自己能搞点小伙钱,星期天的时候,我陪母亲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割芦花,中午野炊了自带的干粮看不清芦苇的时候,我们满载了一车很沉的芦花我想分担母亲的重负,母亲坚决不让我推车,她怕我推伤了,执意自己推车拗不过母亲,我就用绳子在前面拉车晚饭后,一家人在灯光下,抹芦苇叶子,夜很深了,才能全面打点好行装第二天天不亮,母亲为我和父亲煮点好吃的,父亲和我一同拖上芦花到五六十里的县城出售卖了些银子,父亲在新华书店为我买了许多的复习资料,到商店为我买了漂亮的衣服回家的路上,我骑车兴奋而冲动⑦ 看着芦苇,想起艰苦岁月的温暖,想起父母的一片恩情我们和父母犹如芦苇和芦苇花,阳光的照耀下,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