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专项训练:一词多义文言实词综合检测题.pdf
3页1 课本实词复习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 B.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爱惜C.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见:被 D.秋毫不敢有所近.近:接近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杀人如不能举.愿举.国为内臣 B.荆轲遂就.车而去轲自知事不就.C.秦王必说.见臣秦伯说.,与郑人盟 D.越国以鄙.远顾不如蜀鄙.之僧哉3.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战败而亡,诚.不得已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必能生擒敌首④诚.能得樊将军首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③④各不同 D.①②③④都相同4.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黎明即起,洒扫庭除.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④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5. 与“信口开河”的“信”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B.言必信.,行必果C.低眉信.手续续弹 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6. 与“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谢”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B.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C.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D.哙拜谢.,起,立而饮之7. 与“相夫教子”的“相”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会不相.从许 B.伯乐学相.马C.儿已薄禄相.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8. 与“徒劳无功”的“徒”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B.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C.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D.舍车而徒.9. 与“数见不鲜”的“数”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B.范增数.目项王C.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 D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10. 与“名属教坊第一部”的“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B.属.予作文以记之C.举酒属.客 D.岁属.三秋11. 与“无所适从”的“适”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B.适.得其反C.适.得府君书 D.予自齐安舟行适.临汝12. 与“博闻强识”的“识”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相逢何必曾相识.B.鄙夫寡识.C.款识.清楚,标价明白 D.默而识.之13. 与“数不胜数”的“胜”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B.刑人如恐不胜.C.予观乎巴陵胜.状 D.此时无声胜.有声14. 与“汝先行,吾善后”的“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素善.留侯张良 B.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C.善.刀而藏之 D.善.万物之得失,感吾生之行休15. 与“若入前为寿”的“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天若.有情天亦老C.若.属皆且为所虏 D.徐公不若.君之美也16. “却”同今义表转折的一项是A.相如因持璧却.立 B.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C.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D.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17. 与“穷兵黩武”的“穷”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B.觉宇宙之无穷.C.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D.人穷.则反本18. 与“迁客骚人”的“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战、守、迁.皆不及施 B.终继五国迁.灭,何哉C.再迁.为太使令 D.是夕始觉有迁.谪意19. 与“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霜”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 D.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20. 与“弥天大谎”的“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 A.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B.弥.留之际C.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D.仰之弥.高21. 与“一蹴而就”的“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连辟公府不就. B.臣请就.汤镬C.金就.利则利 D.轲自知事不就.22. 与“臣本布衣”的“本”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抑本其成败之迹 B.舍本逐末,吾不为也C.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 D.自言本是京城女23. 与“不堪回首”的“堪”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B.千载谁堪.伯仲间C.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郞君 D.老者不堪.其劳而休也24. 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乃”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家祭勿忘告乃.翁 B.骑乃.得过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求之 D.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25. 与“亡命天涯”的“亡”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B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C.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D.今沛公有急,亡.去不义26. 与“窃窃私语”的“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乃私.见张良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丹不忍以己之私.27. 与“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的“少”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B.遍插茱萸少.一人C.世俗共短儒生,儒生之徒亦自相少.D.少.不更事28. 与“厚遗秦王中庶子蒙嘉”的“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 D.路不拾遗.29. 与“要至其家,皆出酒食”的“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张良出,要.项伯 B.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C.要.言不烦 D.梦见叔带持要.而哭30. 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B.左右欲兵.之,王止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31. 与“世易时移,物是人非”的“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B.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C.地势险易.尽知之 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32. 与“金城汤池”的“汤”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B.浩浩汤.汤,横无际涯C.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D.臣请就汤.镬33. 与“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的“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B.草枯鹰眼疾.,雪劲马蹄轻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D.疾.恶如仇34.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②人至察.则无徒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④乘.人之危,非君子所为也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35. 与“罄竹难书”的“书”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B.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C.王右军书.,飘如浮云,矫若惊龙 D.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36. 与“邑人奇之”的“奇”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B.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C.大将军邓陟奇.其才 D.奇.货可居37. 与“不期而遇”的“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失期.,法当斩 B.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C.期.年之后 D.期.山东为三处38. 与“而绝秦赵之欢”的“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噌吰如钟鼓不绝.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39. 与“非难”的“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人非.生而知之者 B.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C.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D.觉今是而昨非.40. 与“愿大王少假借之”的“假”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立羽为假.上将军 B.不假.思索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大臣犯法,无所宽假.3 实词答案1.B 2.C 3. A。
①确实;②确实;③如果,果真;④如果,果真4. D ①台阶;②拜官,授职;③几乎;④大概5. C ,随便 A确实 B守信用 D真诚的6. A ,道歉,认错 C辞别 D请问7. D ,辅助 A称代“他”B观察,审查C互相8. C ,白白地 A同伙,一类人;B只是,仅仅; D空9. B ,多次,屡次 C法则,规律D列举10. D ,类 A连缀 B通“嘱”,嘱咐11. D ,到,往 A出嫁 B刚好,恰好C刚才12. D ,记 A认识,懂得 B知识,见识 C标记13. B ,尽 A能承受,经得起C优美的,好的D能承受,经得起14. B ,做好,处理好A友好,亲善 C通“缮”,修治,揩拭D喜欢,羡慕15. C ,你 A像,如 B如果 D若夫,句首语气词,至于说到,,16. D ,但是,可是 B还,再 C回头17. C ,竭尽 A不得志 B穷冬,严冬D困窘,处境困难18. D ,放逐 A迁移 B改变 C升官19. 答案: C,通“披” A蒙受,遭受 B表被动 D覆盖20. C ,满 B病危将死 D更21. D ,完成,达到目的A赴任,就职 C接近22. 答案: A,根本,基础 B版本,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