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精品.doc
86页高考语文复习资料精品ﻫ第一部分 基本知识及阅读一、基本文体知识识记 (一)体现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阐明 (二)修辞手法:比方、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常用的体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 (三)阐明文分类: 1、实物阐明文、事理阐明文 2、科技性阐明文、文艺性阐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阐明顺序: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阐明措施: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 两大阐明方式:平实阐明与生动阐明 (六)阐明文语言特性:生动(趣味性)、精确(科学性) (七)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八)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 (九)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十)故事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 (十一)故事的构造: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十二)描写的措施: 1、概括简介与具体描写; 2、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4、故事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三)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 (十四)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3、论证:解决“如何来证明” (十五)议论文构造 1、引论:提出问题 2、本论:分析问题3、结论:解决问题 (十六)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十七)常用论证措施: 1、最基本的论证措施:摆事实、讲道理 2、常用论证措施: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方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 (十八)常用写作措施、体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烘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十九)语句在文章篇章构造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二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氛围、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二十一)语句特色评价用词: 精确、严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洁、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起阅读爱好、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三、名篇名段名句识记 (一)默写与简答1.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 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边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2. 朱自清的《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 写尽了春草的质感、颜色和活力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妈妈的手抚摸着你3.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仿佛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仿佛被风儿吹动,叫你但愿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仿佛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ﻫ4.《论语》:①论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达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背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达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来表达; ⑤论述对的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论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⑦孔子感慨时光易逝,以鼓励自己和学生要爱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措施的,请简要回答 谈学习态度的: 学而时习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谈学习措施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温故而知新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⑨当别人不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觉得应当采用的对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⑩《论语》的“论”读lún,它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的书。
文中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有对的的学习措施和学习态度. ⑾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体现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5.蒲松龄的《狼》:最后一段说"狼亦黠矣",文中体现了狼的"黠"的地方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中议论点题的句子是: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6.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木兰诗》:诗中写木兰参军的因素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写木兰奔赴前线怀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氛围,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但愿过什么样的生活?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家乡。
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方 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8.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9.孟浩然的《过故人庄》:①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体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ﻫ10.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干没马蹄ﻫ11. 陆游的《游山西村》: 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或:体现感到困惑时,忽然见到但愿)可引用本诗中的诗句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是这首诗的诗眼,富有哲理12. 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 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具体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诗的重要体现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13.王湾《次北固山下》:诗中有一种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ﻫ14.杜甫《望岳》:涉及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点明全诗主旨并体现作者远大的抱负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5.李清照《如梦令》: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诗句是:常记溪亭日暮,沉浸不知归路; 起承上启下的诗句是:兴尽晚回舟ﻫ16.辛弃疾《西江月》诗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7.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①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②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④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⑤文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 并怡然自乐 ⑥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⑦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简答):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⑧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什么叹惋不已?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⑨本文虚构了一种抱负的社会,从总体上描绘了这一世外桃源生活图景的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⑩出自本文有些成语始终沿用至今,请写出来: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老死不相往来;怡然自乐;鸡犬相闻;无人问津 (11)各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四段的大意:ﻫ①发现桃花源、②访问桃花源、③离开桃花源、④再寻找桃花源 (12)文中作者抱负的社会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13)本文的哪两件事能阐明桃花源是虚构的抱负社会?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18.林嗣环的《口技》:口技表演者有一段时间同步发出许多声音,描写这些声音的文字有: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口技》中从侧面描写口技表演效果的句子有:满坐来宾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觉得妙绝; 来宾意少舒,稍稍正坐于是来宾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19. 出自司马光的《孙权劝学》的成语 :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原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20. 王安石的《伤仲永》:①哪些句子简介了仲永才干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并简要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 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 皆有可观者 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