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第三次联考.pdf
3页安徽省百校论坛2016 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24.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公输班被誉为木匠祖师,他发明了锯子、刨子、钻子、凿子、铲子等木工用具这些发明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小农经济的发展B.铁制工具的普遍推广C.冶金技术的进步D. “百家争鸣”的出现25.观察下列表格,据此可知汉帝太尉在任时间任前职位去职原因备注高祖卢绾公元前 205—前 202 年列侯迁燕王高祖世交周勃公元前 196—前 196 年列侯罢省惠帝周勃公元前 184—前 179 年列侯迁丞相高祖遗命文帝灌婴公元前 179—前 177 年将军迁丞相景帝周亚夫公元前 154—前 150 年中尉迁丞相A.国家政局稳定已不需要设置太尉B.当时各地封国削弱了中央集权C.太尉大多为皇帝亲信而得以提拔D.汉初为加强皇权太尉省置无常26.晋商中的—位重要代表人物王现曾经说过:“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洁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 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恪守其业,天之鉴也这反映出A.儒家义利观制约晋商发展B.商品经济催生出新的义利观C.淡泊名利成就了晋商事业D.儒家思想影响晋商经营理念27. 《大明律》定: “凡诸衙门官吏及士庶人等若有上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者,即是奸党,务要鞫问,穷究来历明白,犯人处斩,妻子为奴,财产人官。
若宰执大臣知情,与同罪这一规定的出发点在于A.避免吏治腐败B.削弱宰相权力C.完善明朝法制D.抬高皇帝权威28.有学者指出: “洋务运动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 这种方法使得政府既是裁判又是球员这种制度化的国家机会主义使得政府利用其垄断地位与私人企业争夺资源,并且压制私人企业的发展可见,当时中国A.资本原始积累具有专制性B.近代化需突破体制束缚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出现D.官商一体有悖经济规律29.下面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参战士兵体格嗣查表据此可推知年龄(岁)身高(cm)体重(kg)胸围(cm)呼吸伸缩差(cm)肺气容量(mL)握力(kg)日兵21.4 165.1 60.88 84. 95 10. 36 3631 41 兵清29.8 166.65 54.75 19. 5 10. 24 3129 31 A.清军战斗素养落后日军B.军人体质决定战争结局C.清朝不够重视军队建设D.清军战斗精神不及日军30.有学者认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大都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不属于资产阶级,他们革命的 动力不是为资产阶级争取利益,而是从帝制统治和列强的窥视下拯救中国因此,他们也代表了深受列强欺凌之苦的民族资本家的心声.材料表明革命派A.进行革命的目标不明确B.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利益C.有民族民主革命的诉求D.已成为知识分子代言人31.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回顾新中国外交成就时说:“这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创举,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
他评论的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不结盟政策提高了中国的威望C.万隆亚非会议成功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2.苏格拉底坚持“无人有意作恶”,一切罪恶都是来源于人的愚昧无知这符合苏格拉底A. “美德即知识”的哲学观B. “性普论”的言论C. “认识你自己”的价值观D.对真理的追求33.1865 年,英国议会通过《联盟负担法》,贫民居住地范围得以进一步扩大,限制人口流动的制度障碍彻底消除英国限制人口流动的制度消除的背景是A.圈地运动的持续开展B.机器生产的广泛展开C.商业资本的血腥掠夺D.海外移民的日渐增多34.1787 美国宪法第1 条第 8 歙规定: “必要和适当的条款”授予代表民意的国会制定政府履行其职责的“一切必要的和适当的法律”该条款A.为政府依法行政提供了依据B.使各州获得充分的自治权C.干扰了罗斯福新政的推行D.确保了法院司法的独立性35. 苏共中央九月全会( 1953 年)和七月全会 (1955 年)决议的核心是力求改变经济发展的先后次序,使劳动成果与个人利益关系的刺激因素起作用这表明苏联A.决定废除实物配给制B.决定纠正斯大林体制弊端C.生产动力不足已显现D.暂时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40.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武帝曰: “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董仲舒答曰: “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 皆积善累德之效也 ,, 上下不和,则阴阳缪盭(同“戾”) ,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摘编自《汉书·董仲舒传》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根本正君心是大本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途判矣.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痰疚,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朱熹材料二欧洲北部各国的世俗统治者多半并不关心宗教改革的理论,而只关心这些理论作为他们控制教会财产和权力的斗争武器的明显价值,, 当他们决定取消教延的司法权时,他们就必须寻找能够表明整个教会无权行使这种司法权的证据,这就使他们与路德及路德的教徒们有了共同点——摘编自 [英]昆廷·斯金蚋《现代政治思想的基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董仲舒与朱熹君权观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的思想源由 12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朱熹与路德的思想能被当时的世俗政权接受的共同原因 8 分)( 3)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5 分)41.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摘编自李克强《在上海部分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上的讲话》运用中外近现代史的史实,对材料所述政府职能与市场活力的关系进行探讨12 分) (说明:可以就材料中所述政府职能与市场的关系进行认证;也可以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关系,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请考生在第45、46、47、48 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 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用 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45. (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当日圣祖因二阿哥(康熙嫡长子)之事,身心忧悴,不可弹逑今朕(雍正)诸子尚幼,储一事,必须详慎 ,, 朕身为宗社之主,不得不预为之计今朕特将此事索写密封,藏于匣内,置之乾清宫正中世祖章皇帝御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乃宫中最高之处,以备不虞诸王大臣成宜知之,或收藏数十年亦未可定——摘编自《清世宗实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皇位继承改革的背景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皇位继承改革的意义9 分)48. (15 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戴安澜( 1904—1942 年) ,安徽无为县人,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第200 师师长,著名抗日将领,以远征缅甸闻名。
1925 年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翌年参加北伐 1939 年 12 月赢得著名的昆仑关大捷1942年 3 月戴安澜率第200 师西出云南远征缅甸,打退了日军20 多次冲锋,歼灭敌军4000 多人, 5 月 16日戴安澜于指挥所部撤退逢中,不慎中弹负伤、逝世,享年38 岁抗战期间,中国军队在异邦打击侵略者,自甲午战争以来,这还是第一次但中国远征军用出色的战绩证明,他们的英勇顽强不在盟军之下正如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为戴安澜签署颁布勋章的命令中写道:“戴安澜将军于1942 年同盟国缅甸战场协同援英抗日时期,作战英勇, 指挥卓越, 圆满达成所负任务,实为我同盟国军人之优良楷模中国远征军的苦战虽未能挽回缅甸防御战的颓势,但中国远征军首次出国与盟军协同作战及其在缅甸防御战中的重要作用,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抗日战争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戴安澜将军被美国总统罗斯福授勋的原因8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编辑:龙辉题号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C D D A B C C A A B A C 40. (25 分)(1)君权观: 董仲舒通过神化皇权来加强君主权威,通过灾异学说、 天人感应学说来劝诫君主行德政。
朱熹从“理”这一哲学高度来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通过正君心学说,要求君主“存天理,去人欲” (8 分)源由:董仲舒主要吸收阴阳五行家等具有神秘色彩的学说;朱熹主要吸收的是具有思辨思维的佛教等学说4 分)( 2)原因: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小断完善思想内涵;继承、发展传统思想并予以创新;符合世俗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具有超前意识;等等8 分)( 3)认识:思想文化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先进的和进步的思想文化,有利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对社会进步、人类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中外思想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5 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41. (12 分)示例一关系:政府一定程度的放权可以促进市场活力的倍增3 分)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巾政府转变职能,向企业放权,市场经济获得较快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和完善;苏联(俄)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也是政府放权,市场活力得到提升;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过程中均出现政府权力下放,市场活力相对提升的现象;20 世纪 70 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后,各国纷纷对市场放权,弱化了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力度,促成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所以政府一定程度的放权可以激发市场的活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9 分,答出两点史实即可)示例二关系:政府适度干预经济可以促进经济有序发展3 分)探讨:美国罗斯福新政中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改变了市场经济下企业的无序竞争带来的生产过剩,促成美国渡过经济危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促成资本主义出现“黄金时期”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始终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的重要性,中国实现了快速发展;20 世纪 90 年代的美国提出新经济政策,运用“宏观调控与微观自主”结合的办法,使美国经济出现难得的增长但是,面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政府不能过多干预经济,应该尊重市场发展的规律,否则有适得其反的危险,这种例子屡见不鲜 (9 分,答出两点史实即可)评分说明:论证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一等(12— 9 分)①准确,充分运用中外史实②对政府与市场关系阐述明确,逻辑严密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②能够准确、充分运用中外史实二等(8—5 分)①能够运用中外史实②对政府与市场关系有一定认识,逻辑关系较清楚①观点明确,理由较充分②能够运用巾外史实予以说明,逻辑关系较清楚三等(4—0 分)①运用巾外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
②对政府与市场关系认识不清或没有认识,逻辑关系不清①有观点,运用巾外史实不够准确,逻辑关系不清②观点不明确,缺少论证45. (15 分)(1)背景:康熙时期没有很好地解决皇位继承问题;嫡长子继承制不利于选拔德才兼备的皇子作为继承人 (6 分)(2)意义:秘密立储的制度,选贤重于嫡长,摆脱“嫡长”观念的束缚;有利于排除其他势力对皇位继承的干扰;由皇帝全权决定皇位继承人,加强了皇权9 分)46. (15 分)(1)原因: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北美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杰斐逊等有识之士的努力 (9 分,答出三点即可)(2)内涵: 人生来是平等的,并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人应享有自由、 财产、 安全和反抗压迫的权利;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 (6 分)47. (15 分)( 1)原因:美国正致力于国内改革;传统孤立主义政策的影响;美国自认为可以置身于战争之外9分)( 2)影响:中立政策使美国处于有利的外交地位,为美国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