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 2021年重庆110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DOC.docx
17页2021年重庆110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DOC一、未分类(共2题)1.光年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 )A.时间B.路程C.速度D.以上都不是 2.科学探究有七个主要环节,即提出问题、假设与猜想、制定计划和设计方案、进行 、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 二、选择题(共14题)1.下列物体的长度,接近1cm的是( )A.乒乓球的直径B.成人拳头的宽度C.大拇指的宽度D.课桌的高度 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都能发出声音,让我们听到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且传声速度最快D.动听的音乐永远不会是噪音 3.公共场所不得高声喧哗,这是要求降低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4.某同学以刻度不同的尺子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哪一次测量结果的记录是准确的( )A.B.C.D. 5.如图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小姑娘在穿衣镜前照镜子B.自然界中的全日食现象C.有趣的“一笔三”折现象D.老师在上课时,用投影仪展示图片 6.甲、乙两人分别坐在并列的两个升降机中,甲看到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乙看见楼房在上升,甲在下降.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在上升,乙在下降B.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下降快C.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下降慢D.以上都不对 7.三个同学同时登一座山,他们登山的平均速度为:甲是3.5km/h,乙是1m/s,丙是每分钟走63m,则谁最先登上山顶( )A.甲B.乙C.丙D.同时到达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 )A.B.C.D. 9.在科技活动中,小万遥控一辆四驱车在平直轨道上运动,由静止起在5s内加速到8m/s,共运动了30m,该物体在这5s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B.5m/sC.8m/sD.都不对 10.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远离平面镜时( )A.像变小,像和人的距离也变小B.像变小,像和人的距离变大C.像大小不变,像和人的距离不变D.像大小不变,像和人的距离变大 11.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A.60B.90C.120D.150 12.小明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换,则( )A.光屏上有倒立、缩小的实像B.光屏上有倒立、放大的实像C.光屏上有正立等大的虚像D.光屏上没有像 13.有一盛水的圆柱形敞口容器,水面的升降可由进水管和出水管调节.在其右侧某一高度朝确定方向射出一激光束,在容器底部中央产生一个光斑,如图所示,该光斑( )A.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上升B.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上升C.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下降D.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下降 14.一列客车以10m/s的速度行使,突然迎面开来一辆以20m/s的速度行使的长300m的货车,那么坐在窗口的乘客看见货车从眼前通过的时间是( )A.10sB.15sC.20sD.30s 三、填空题(共11题)1.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1)小刚的身高为17.2 ;(2)南滨路的长度约为10 ;(3)自行车的速度大约为5 ;(4)人的心脏正常跳动120次的时间约为2 . 2.小强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是“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 不同来判断的.小明说话“声音洪亮”,说明他说话声音的 大. 3.有两位同学测同一本物理书的长度,甲测得结果为25.82cm,乙测得结果为25.8cm.那么,若这两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 . 4.如果经过调节晶状体后,远处景物的像仍不能落在视网膜上,而位于视网膜前,那就是 眼,应配戴 镜. 5.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如图所示,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 使教室里各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 颜色的光,使同学们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6.当光垂直于反射面入射时,反射角为 度,当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镜面转过60时,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了 度. 7.信号沿动物神经传播速度大约是100m/s,身长30m的鲸,尾巴被鲨鱼咬了一口,大约经过 s,它能感觉到被咬.身高1.8m的人,大约经过 s能感觉到脚上被咬了一口. 8.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的速度为 km/h,经过6s,两车的位置关系是甲在乙前面 m处. 9.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0﹣2s小车做 直线运动(填“变速”或“匀速”),2s﹣7s的平均速度为 m/s. 10.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用20m/s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用30m/s速度行驶,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m/s. 11.如图1是汽车速度计,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如图2是交通标志,其中甲的含义是 ;乙的含义是 ;汽车从这两个标志牌到西大桥最快要 min. 四、作图题(共2题)1.如图所示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光的光路情况,请补全光路图,并标出折射角. 2.如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五、实验,探究题(共2题)1.小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5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8cm,小成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他再取一段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该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1)B蜡烛的烛焰高 cm;(2)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小成最好在 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3)小成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被点燃;(4)小成以5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2s时,B蜡烛应与A相距 cm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2.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若将凸透镜用不透光的纸遮住上半部分,此时光屏上 (选填“不能成像”、“蜡烛一半的像”、“仍能成完整的像”)(3)若将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六、计算题(共3题)1.在重庆市110中学体艺节的开幕式上,若八年级队伍长240m,以2m/s的平均速度通过长10m的主席台,求八年级队伍全部通过主席台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2.八年级某同学在我校体艺节上参加800m跑的比赛,裁判老师记下了他跑到200m处、400m处、600m处、800m处所用的时间分别是30s、1min10s、2min30s、4min.请计算他在第一个200m、第四个200m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各是多少?(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3.根据图的列车时刻表,求:(1)列车从朱坡到丹江运行的时间是多少min?(2)列车从丹江到马棚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结果保留整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