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2江苏《政府工作报告》.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3344324
  • 上传时间:2017-08-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7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2 江苏《政府工作报告》南京报业网-江苏商报 3 月 2 日报道罗志军省长昨天在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说,过去的一年,是新世纪以来我省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们攻坚克难、经受考验、团结奋进的一年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从年初起我省对外贸易大幅下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增速明显回落面对严峻挑战,我们在中共江苏省委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全省经济增速持续回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较好地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从数据看全年发展目标完成情况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406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44232 元,折合 6475 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3229 亿元,增长 1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8.9%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6%左右,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 3%和 5.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552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8004 元,分别实际增长 10.5%和 9.4%居民消费价格下降 0.4%城镇登记失业率3.25%人口自然增长率 2.56%改善民生的十件实事如期完成四大关键举措 保障目标实现关键举措一:落实政策罗志军省长在回顾总结 2009 年工作时说,我们坚决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施总额 3000 亿元的政府性投资计划,引导带动全社会投资 1.2 万亿元左右省级财政安排保增长促发展资金 277 亿元落实增值税转型和减税政策,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减免税费 555 亿元出口退税 1142 亿元新增信贷和直接融资总量突破 1 万亿元,是上年的 2.2 倍增强投资消费拉动,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展顺利,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积极扩大居民消费,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支持自住性住房消费,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推动农业农村持续发展连续 6 年保持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好形势省级财政对“三农”投入 427 亿元,比上年增加 50 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 646 亿斤,为 2000 年以来最好水平加强区域分类指导。

      推进苏南加快转型升级,巩固苏中、苏北快速发展局面,苏中、苏北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 42.3%,同比提高 2.9 个百分点全面实施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关键举措二:调整升级罗志军说,我们不失时机推进结构调整,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制定和落实 11 个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配套政策,提出加快工业经济优化升级的实施意见,设立调整振兴专项资金 20 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 1.5 个百分点,达到 30%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开始起步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 1.1 个百分点加快自主创新全社会研发投入 680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 2%,企业和区域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增加到 21 亿元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 41%和 52%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实施重点节能减排项目,加强太湖、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太湖水质进一步改善,饮用水安全保障和湖泛防控取得积极成效累计完成“十一五”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减排总目标的 98.2%和 126.7%关键举措三:深化改革罗志军说,我们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着力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省级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有序展开进一步落实财税分配新体制基本药物制度启动实施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制定外经贸发展纲要和政策措施,外贸出口降幅逐步收窄,进出口总额 3388 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253 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继续上升,实现了在全国位次不后移、份额不减少的目标与新加坡合作的苏通科技产业园建设正式起步苏台、苏港合作进一步深化,台湾江苏周等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关键举措四:改善民生罗志军说,我们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就业形势保持平稳,城镇新增就业 115 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连续 28 个月保持动态为零,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 90%,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 31 万人,返乡农民工基本实现就业基本实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险全覆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稳定在 95%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住房保障力度加大,新增廉租住房 1.33 万套,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 8.9 万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 5.1 万户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素质教育稳步实施,各类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得到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绩效工资基本兑现,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支持省属高校化解基本建设债务。

      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我省体育健儿在十一届全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扎实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平安江苏建设深入开展,信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廉政建设力度加大加强市场监管和食品药品质量监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好转2010,应对复杂形势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有利条件:发展环境好于去年罗志军在分析今年形势时说,今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是巩固发展经济回升向好局面、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从总体上看,今年经济发展环境将好于去年全球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中央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信心明显增强我省创新活力、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全省整体纳入长三角一体化,给我省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不利因素:面临形势严峻复杂罗志军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扩大需求存在较大制约,二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难度增大,三是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四是财政收支平衡面临较大压力,五是就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罗志军分析指出,我们要充分认识面临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看到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加快转型升级的难度还很大,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任务还很重,必须切实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更加周全地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在新的起点上扎实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今年发展预期目标——重在提高质量 引导创新驱动罗志军在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1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 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 5%以上,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2%以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4%左右,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 3%和 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9%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4%罗志军说,上述主要预期目标,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根据需要和可能提出的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与去年持平,目的是引导各地把工作重点放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今年首次把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列入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目的是引导各地尽快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实现发展目标,要做到“四个坚持”罗志军强调,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把握好四个方面:坚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刻不容缓的重大战略任务;坚持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根本途径;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加快向创新型经济转型七大举措推动“又好又快”罗志军说,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优化经济结构为重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关键、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为倒逼机制、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千方百计扩内需稳外需,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着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增强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巩固和发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罗志军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然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继续落实好中央宏观政策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强化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着力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积极扩大消费需求拓展消费空间,促进重点消费,发展服务型消费,扩大基本公共服务消费,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逐步扩大供应范围;继续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消费,大力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给;实施差别化信贷和税收政策,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防止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积极规划并组织实施连云港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建设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激发社会投资活力,提供无差别的政策待遇。

      加强和改进投资管理,对有财政资金投入的建设项目实行全程监督,严格控制高消耗、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新上项目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强化经济运行情况监测分析,搞好煤电油气运的科学调度,保障生产要素供应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突出财政金融支持重点财政要在统筹安排、平衡收支的基础上,继续向“三农”、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倾斜金融要继续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和农村、中小企业等方面的信贷支持,注意防范金融风险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罗志军说,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出台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明确年度行动方案和发展目标,集中力量支持新能源和智能电网、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重点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将新兴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全面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配套政策,突出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加快推进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和冶金、船舶等支柱产业高端化、规模化、品牌化大规模开展技术改造,深入实施百项千亿重点技改工程,提高优势产业竞争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 40%积极发展生产服务业,着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服务业,加快发展移动多媒体、网络电视等新兴文化业态。

      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罗志军说,要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关键,大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推动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强化企业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支持企业设立和兼并国内外研发机构加大对自主创新产品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支持力度深入推进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与企业共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更多原创性重大技术成果加快推进 100 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人才资源开发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积极引进大批海内外高层次技术领军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团队在推进城乡统筹中夯实“三农”发展基础罗志军说,要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坚持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加快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改善和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积极推进城市化把加快城市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促进大中小城市和中心镇协调发展、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完善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高中小城市和中心镇公共服务能力、产业集聚和吸纳人口就业能力。

      推进节约型城乡规划建设,切实维护农民合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