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瓦萨里与《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家、画家、雕刻家传》.doc
10页论瓦萨里与《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家、画家、雕刻家传》摘 要:绘画和雕塑是一对李生姐妹,它们拥有 同一个父亲一一构图它们同时降生,彼此并无先后 之分尽管两门艺术性质不同,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 但无论这些优势的数量还是性质,都不足打破它们之 间势均力敌的状况关键词:瓦萨里;文艺复兴;先驱者1乔尔乔?瓦萨里瓦萨里生平:瓦萨里(Giorgio Vasari, 1511〜 1574),意大利画家、美术史家1511年7月30日瓦 萨里生于阿雷佐,1574年7月27日卒于佛罗伦萨 瓦萨里年幼即被派往佛罗伦萨学艺,后终身服务于美 第奇家族的各公爵,尤以晚年任大公爵科西莫一世的 宫廷建筑师及画师时影响巨大他博闻强识,绘画、 建筑兼工,艺术上崇拜米开朗琪罗,以其门生自居 但他的艺术风格杂芜,追求形式主义,属于样式主义 流派尽管如此,他还搜集了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们的 传记和传说,写了一大本书,作为贵重的史料,受到 学者们的重视瓦萨里在美术史研究方面的建树,优 于其艺术创作所著《意大利著名建筑家、画家、雕 刻家传》(也称《意大利艺苑名人传》)(1550) —书, 长达100余万言,详述了自契马布耶以来的画家、建 筑师及雕刻家;书中正式使用“文艺复兴” 一词,并 提出可按14、15、16世纪划分新美术发展的3个阶段, 是有关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的最重要的资料,对后世 影响很大。
2关于《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家、画家、雕刻家传》乔尔乔?瓦萨里(Giorgio Vasari, 1511 〜1574)是 16世纪意大利著名画家和建筑师1550年,他的鸿篇 巨制《意大利艺苑名人传》问世,这是西方严格意义 上的第一本艺术史著作,总共讲述了 260多位杰出艺 术家的生平及其重要作品,可以说是一本文艺复兴艺 术家的百科全书瓦萨里因此书而被后人誉为“西方 第一位艺术史家”时至今日,这部巨著仍是研究文艺 复兴时期艺术、文化和社会的珍贵原始资料著作结构分三个部分,实际上也是三个分期三 部分分别有三个前言,可被视为一部简要的美术通史 第一篇前言从美术起源谈起,直到13世纪中期第二、 三部分前言是对文艺复兴三个阶段的论述这三篇通 史性的前言为西方现代美术的编写形式奠定了基础3《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家、画家、雕塑家传》的 诞生及其发展1546年的一个晚上,35岁的瓦萨里在罗马游历 期间,与他的保护人(资助人)、著名的红衣主教法尔 内塞共进晚餐座上客人皆是显贵名流,谈话的内容 也高雅渊博有一个著名的艺术评论家和收藏家谈起 需要一部始自乔托时代的意大利绘画史红衣主教就 向大家推荐并建议瓦萨里担此重任,并预言“你将以 此促进艺术的发展”。
看似建议其实犹如一条“教令”, 好在瓦萨里在平时已经收集了 一批有关此方面的资 料,又加上他非常熟悉过去与当代的绝大多数画家、 雕刻家、建筑家们的作品,所以自己也有相当的信心 第二年年底他就完成了这本传记巨著的大部分章节, 1550年该书第一版出版问世,书名为《由契马布埃至 当代最优秀的意大利建筑师、画家、雕刻家的生平》 1568年又对第一版进行了修订、补充并增加了新的内 容和资料全书介绍了意大利14世纪到16世纪近260 余位画家、雕刻家、建筑家艺术生平,包括了他们的 出身、生活经历、主要作品和艺术风格瓦萨里在1550年本书的第一版序言里,明确地 阐述了他写作的过程与宗旨:“目睹许许多多建筑师、 雕刻家和画家的名字,连同他们制作的无数精美绝伦 的作品,正在被遗忘,遭毁损;希望竭尽绵薄之力使 之免遭再度湮灭,使之尽可能长久地留存在活着的人 们的记忆之中;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不辞辛劳地查 考他们的出生地、来龙去脉和生平事迹,从长辈的叙 述中、从他们的子孙后代遗下的灰封虫啮的各种记录 和著作中,大海捞针般地觅取材料;最后,从中得到 的教益和乐趣,我在此暂不评介,不,有我微薄的才 力和不足道的看法使他们流芳百世,于我责无旁贷。
于是,为了纪念死者、为了对三种最卓越的艺术一一 建筑、雕刻、绘画一一的追随者有所裨益,我将依照 年代的先后撰写了他们的传记他在第二版的序言中 还说道:“不仅要记述艺术家的作品,而且要把好的、 较好的和最好的作品分别开来又说:“要尽最大努力讣那些无法亲自查明内情的 人明口各种风格的缘由和起源,以及艺术在不同人之 间取得的进步或退化的原因他虽然当初写作的目的 是给“建筑、雕刻、绘画一一的追随者有所裨益”,但 是他肯定也考虑到了佛罗伦萨以及整个意大利地区平 民百姓喜欢闻听名人逸事趣闻或生活隐私的浓厚兴 趣所以尽可能地在文字上通俗易懂,材料编排上引 人入胜,故事性与艺术性两相结合故此书一出即洛 阳纸贵,人人争相传阅使得瓦萨里当初没有预料到 的是,这样一本近乎大众普及性质的艺术家传记书籍, 竟成为西方艺术史学领域里的开山之作而以后的艺术史家如要研究欧洲文艺复兴史,此书起着如同“艺 术《圣经》” 一般的功用本书传记沿袭并参照了古罗马时期的历史学家普 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一书的写作体例与历史 观点:即一种英雄人物史观及倡导天才创造历史的理 念所不同之处是《希腊罗马名人传》的传主是政治 家、军事家,而瓦萨里的传主是建筑师、雕刻家、画 家,但是两人的历史价值观念是一脉相传的。
瓦萨里 的传记文章体例大致如下:家庭出身、从艺经历、师 承关系、主要代表作品、个人艺术风格,结尾往往是 作者对传主作总结性的盖棺评价他是根据自己所掌 握的传主的资料多少、熟悉程度与作品影响的大小来写传记的,所以文章有长有短,有深有浅对一些伟 大的艺术大师,如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提 并尽最大可能地提供他们的各类信息与作品分析尤 其是他的恩师米开朗琪罗的传记,其中许多情节都是 米翁亲口所述,极具真实性与史料价值,是所有传记 中最为精彩的一篇,亦可以单独成书香等人,就不惜笔墨,尽可能详细全面地予以作传,因为瓦萨里本人就是一名颇有造诣的画家和建筑师,所以他对传主的作品(建筑、雕刻与绘画)的理 解程度、解读能力和鉴赏水平,确实非一般的传记作家可比他以此为以后的艺术史研究者开辟了一个全 新的视野:一个艺术史家必须要对被研究者的艺术作 品进行全面的、深入的研究,一切艺术史理论都应该 建立在对作品(实物)的研究基础之上,否则就会成 为无源之水、空中楼阁现代艺术史家都有这样一个 共同的理念:“艺术史家的第一项工作,也就是最基本 的工作就是仔细的与理智地去分析所看到的作品只 要我们不要忘了去仔细观察及体会艺术品本身,我们 就自能有心得。
他还以自己对各类艺术的理解,制定了评价艺术家及作品的标准,简而言之为: 逼真、规则、次序、比例、素描、风格六个方面尤 其是关于艺术家与艺术品的“风格”观念,对现代西 方艺术史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后来的西方艺 术史家大多认为:“艺术史对人文学科的研究至少在两 个领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即风格学与图像学探讨 艺术家与艺术品风格变化始终是艺术史研究的基础, 因为风格就是某个艺术家或某个艺术家群体的作品与 其他艺术家作品可辨别的一些样式和特征,而“风格” 最具有个人禀性和时代特征另外,他曾经在本书的第一版序言里,用生物理 论与古代史学理论来演绎艺术进步发展的观念:“艺术 类似于我们生命的本质,有其出生、成长、衰老和死 亡的过程我希望用此来类比使艺术再生的进化历程 更加易于理解他虽然在《名人传》中没有写到衰老 和死亡,他也希望“但愿这种情况不要发生”但这一 观点又给了以后西方的艺术史家在艺术历史的分期断 代方面提供了理论源泉与遐想空间但要评论他的这 一观点,就比较的复杂,因为它涉及历史、文化、宗 教等诸多专业方面的问题4《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家、画家、雕塑家传》对 西方艺术的贡献瓦萨里此书在西方艺术史上,特别是对意大利文 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史研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后 来西方现代艺术史学的理论构建也有着划时代的意 义。
称瓦萨里是“一位具有非凡气质与难得机遇的意 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史家”,“西方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 艺术史家”,实不为过至于此书在某些方面的缺点与 失误,是受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影响或制 约的原因,并非全是他个人的过错因为我们后人在 阅读此书时,深深地感觉到他已经尽心尽力了1562年瓦萨里由于本书所产生的巨大的社会影 响,他在佛罗伦萨创办了欧洲早期最出名的美术学 院一一迪塞诺学院他的学院是用一个新的行会组织 把艺术家从原来隶属的老行会组织中解脱出来他还 聘请了科西莫?美迪奇公爵与米开朗琪罗为名誉院长, 扩大了学院的社会影响,从而使佛罗伦萨的法令豁免 了原来画家必须承担一些义务,废除了雕刻家必须成 为制造主行会会员的束缚这一些都具有划时代的历 史意义,因为在当时意大利社会中的建筑师、雕刻家、 画家都被称为“匠人”,地位十分卑微,如要果归类的 话即等同理发匠一级由于瓦萨里的《意大利著名建 筑家、画家、雕刻家传》与迪塞诺学院的深远影响,“匠人”们的社会地位开始有了逐步的好转,使他们 以后能够成为真正具有独立身份的“艺术家”,也只是 一个时间问题了就凭这一点,我们应该记住瓦萨里 这个人的名字和他的《意大利著名建筑家、画家、雕 刻家传》。
参考文献:[1] 郭继生•艺术史与艺术批评史[M].台湾书林出 版有限公司,1991.[2] 乔治?瓦萨里(意).意大利艺苑名人传(三卷 五册)[M].湖北美术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3] 乔治?瓦萨里(意).著名画家、雕刻家、建筑 家传[M].刘毅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 V?H?米奈(美)芝术史的历史[M].李建群, 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5] 李宏.瓦萨里的艺术史观念[A].范景中,曹意强. 美术史与观念史(第三辑)[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L6J王挺之•乔尔乔?瓦萨里的《意大利艺苑名人 传》[J]•世界历史,2002 (3).[7]万木春.美术学院的历史[M].建筑与文化, 2008.作者简介:周莹,女,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 专业2014级学术型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绘画理论 与技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