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word论文】临时人工起搏技术护理措施【医学专业论文】.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8872226
  • 上传时间:2017-09-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临时人工起搏技术护理措施【摘要】临时性心脏起搏为非永久性置入起搏电极的一种起搏方法起搏电极放置时间一般在 1~2 周内,最长不超过 1 个月脉冲发生器均放置于体外,达到诊断或治疗目的后即撤除起搏电极,如仍需继续起搏治疗则应置入永久性起搏器紧急心脏临时起搏因其操作简便、起效迅速、疗效可靠、抢救存活率高,不失为救治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和阿一斯综合征、心跳骤停患者的可靠方法,尤其适合不宜搬动而又需紧急心脏起搏患者 【关键词】临时性心脏起搏方法护理 【护理】 保证安全可靠地连续临时起搏,术后的监护与护理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起搏器依赖的患者通常临时起搏时间越长,发生并发症的危险越大 1 心电监护临时起搏术后患者均需进行连续的心电监测,观察起搏与感知功能是否正常严密观察心律、心率的变化,正确设置心电监测的报警范围,熟悉心电图的各种波形,特别是在自主心律与起搏心律交替时,应及时记录并通知医生出现异常心电图应考虑以下问题:①出现心律竞争提示有传导功能恢复或按需起搏器感知功能障碍的可能,这时可通过调节起搏频率或敏感度使其恢复正常;②有起搏信号但其后无心电信号,提示电极刺激心外膜出现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导致起搏阈值升高的可能,可通过增加输出电压或给予皮质激素降低阈值;③起搏信号时有时无或完全消失,提示有电极固定不良、移位、部分断裂或绝缘层破损可能。

      2.停用临时起搏及临时起搏过程中暂停使用或在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前,一定要事先判断清楚患者有无起搏依赖情况,以防不测对有临时起搏依赖者,通过逐渐减慢起搏频率常可使自身性心律恢复 3.根据患者心功能及心电图情况设置起搏器条件,准确记录并每班核对起搏频率、输出电压、电流及敏感度 4.起搏导线应用纱布包裹固定稳妥以防移位,体外脉冲发生器应固定在床上或患者身上,以防止滑脱,牵拉导管脱位每天应检查接头连接处,确保起搏安全并注意周围电场对起搏器造成的影响经常检查起搏器工作状态,放置备用电池于患者床边以便及时更换,记录每次更换电池的时间 5.起搏导线进入皮肤处应保持干燥,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更换伤口敷料减少感染机会,定时更换电极部位,防止电极过敏而引起的皮肤感染 6.穿刺入口处的起搏导管应尽可能固定不动经股静脉或肱静脉放置导管者一般需使肢体固定采用颈静脉或锁骨下静脉途径者则限制较少 7.放置临时起搏导管期间,应尽量避免抗凝剂治疗若已使用抗凝药而需紧急临时起搏术时,应首选股静脉或肱静脉途径较为安全,应密切观察插导管部位的出血迹象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导管移位为临时起搏器最常见并发症电极移位在心电图上表现为不起搏或间歇性起搏,X 线显示电极头位置移动,如患者自主心率慢,则会出现头晕,甚至晕厥,需要重新调整电极。

      如系微脱位,阀值增高,可通过体外调节增加起搏器输出电压和脉宽,可恢复正常起搏 2.心肌穿孔由于塑料导管质地较硬,若患者心脏大、心肌薄,导管头端过分2顶压或心内穿刺部位不正确,位置太高,可发生心肌穿孔患者诉心前区疼痛,膈肌收缩,起搏中断或间歇性起搏,阀值升高,心前区闻及心包摩擦音,起博心电图由左束支阻滞型变为右束支阻滞图形超声心动图可见心包积液,X 线显示导管头端伸出心影之外这些均可成为心肌穿孔的临床证据将导管头后撤至右心室腔重新调整电极位置,上述症状可消失,一般不会发生心脏压塞及其他严重后果穿孔的总发生率不高,球囊漂浮导管因质地柔韧较少发生采用股静脉或肢静脉途径时,过多的肢体活动可能增加穿孔的发生率 3.导管断裂因塑料导管质地硬,柔韧性差,如放置时间长和体位活动,可能发生导管不完全性断裂,导致间歇性起搏或不起搏,需重新置换导管 4.穿刺并发症 (1)皮下血肿:静脉穿刺时有可能误穿比邻的动脉或局部压迫不当,可发生皮下出血,造成血肿甚至动静脉瘘形成 (2)气胸:常见于采用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途径时,进针过深,伤及肺脏少量气胸一般严密观察下可不必特殊处置如气胸在 X 线片上压缩肺的面积>30%,则需行胸穿排气。

      (3)血胸:锁骨下或颈内静脉穿刺不当可伤及动脉致血胸,同时刺破肺脏可致血气胸必要时需做外科紧急处理 (4)气栓:此类并发症少见发生在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插入导管时,因吸气时胸腔为负压,不慎从静脉入口处收入空气所致重者可形成肺栓塞一般注意操作规程即可避免 5.感染由于导线经皮外露与体外起搏器相连,如局部处理不妥或电极导管放置时间过长,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一般程度轻,应用抗生素或拔除心内导管后感染即可控制因此,临时起搏导管一般留置时间最好不超过 l 周一旦发生菌血症,应尽快拔出起搏电极导管及做细菌培养,针对病原菌适当应用抗生素治疗如仍需临时起搏,可在给予抗生素治疗同时,从另外的静脉途径插入新的临时起搏导管 6.心律失常心腔内放置任何导管均可能诱发心律失常临时起搏导管插入过程引起的最常见心律失常是室性异位心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放置临时起搏导管时如发生有意义的室性异位心律,应静注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治疗 【健康教育】 1.取消临时起搏器治疗后,注意观察局部创口有无渗血、渗液,减少穿刺肢体的活动 2.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教会患者自我监护的方法,如测量脉搏、血压等 3.注意饮食,减少高脂、难消化食品的摄入,注意劳逸结合。

      4.避免过多的进行负重活动 5.定期门诊复诊,不适时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卢丽敏,马向鹰,朱秋霞.临时起搏器安置术患者的整体护理[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5,(05). [2]张洁宜,江花香,张少录.紧急临时起搏器安置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9,(03). [3]李桂芬,赵筱黎.临时起搏器安置术并发症护理干预[J].山东医药,2008,(27). [4]郑本娥,陈允华.临时人工心脏起搏术治疗急性 AMI 并发 AVB12 例护理体3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06).。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