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秋季小学教育学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第五次同步测试卷(附答案).docx
21页2021年秋季小学教育学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第五次同步测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选对每题得一分,没选或选错均不得分)1、实现教学任务的保证是()A、课堂管理B、良好的班风C、良好的师生关系D、教师【参考答案】C【解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任务的保证2、“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参考答案】B【解析】:根据榜样示范法的定义可以判断3、“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名言的提出者是()A、裴斯泰洛齐B、赫尔巴特C、第斯多惠D、乌申斯基【参考答案】C4、“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是()A、柏拉图B、孟子C、荀子D、洛克【参考答案】D【解析】:英国思想家、教育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儿童是一张可以任意刻写的白板,教育是万能的5、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A、赫尔巴特B、杜威C、卢梭D、凯洛夫【参考答案】B6、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称为();但当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
A、初等教育普及教育B、义务教育普及基础教育C、平民教育普及国民教育D、普及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义务教育与普及教育的区别7、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A、裴斯泰洛奇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柏拉图【参考答案】B【解析】: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他认为,理性、情感、意志都是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让儿童掌握一定的知识,才能形成他们的人格教学是形成人的品德的基本途径,不能把教学的教养作用(知识涵养)与教学的陶冶品性的作用分割开来,应该把知识涵养与人的人格成长统一于教学过程中8、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B、受教育者与教育者C、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D、教育者与德育方法【参考答案】C9、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参考答案】C【解析】:略10、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A、讨论法B、谈话法C、讲授法D、练习法【参考答案】B【解析】:见学习精要中对谈话法的定义。
11、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D、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参考答案】A【解析】:19S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12、教师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的能力属于()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参考答案】D【解析】: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13、被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B、裴斯泰洛齐C、布卢姆D、夸美纽斯【参考答案】D【解析】: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撰写了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论著《大教学论》,被誉为“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是完整教育学体系的创立者,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是现代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专著,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4、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参考答案】D【解析】: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5、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A、班主任B、兴趣小组C、少先队D、班集体【参考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班集体的内涵班集体是班主任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最佳载体16、“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A、中国B、埃及C、希腊D、罗马【参考答案】B【解析】:见大纲中对古代教育的介绍古代埃及教育一大特征就是“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17、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年代是()A、I904年B、I922年C、1949年D、1986年【参考答案】A【解析】:1904年我国小学教育最早被规定为义务教育18、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A、陶行知B、杨贤江C、徐特立D、蔡元培【参考答案】D19、《学记》指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这句话指的是()A、既有正规学习,又有非正规学习B、既有教师的教,又有学生的自学C、既有正课学习,又有课外活动D、既有在教室学习,又有在居所学习【参考答案】C20、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A、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教学活动B、帮助学生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D、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参考答案】D【解析】: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健康的班级风气,是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A项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B、C两项的班级管理的重要功能21、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A、外铄论的观点B、内发论的观点C、多因素论的观点D、反映论的观点【参考答案】A【解析】: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是一种外铄论的观点22、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A、课程目标B、教学大纲C、课程计划D、教科书【参考答案】C【解析】: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课程计划23、由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是()A、基础教育B、职业技术教育C、高等教育D、成人教育【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成人教育。
24、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义务教育法》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参考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25、教育学最古老、最基本的核心是()A、教学工作B、教学方法C、教学组织D、教学策略【参考答案】B【解析】:教学方法是教育最古老、最基本的核心26、以下原则与苏格拉底“产婆术”的实质一致的是()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系统性原则【参考答案】A27、“洪堡式”大学的传统是由()传承的A、柏林大学B、剑桥大学C、巴黎大学D、哈佛大学【参考答案】A【解析】:1810年,洪堡以新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建立柏林大学,把培养学者和学术发展看作是自身的目的,从而确立了大学发展科学的职能28、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B、教育者与德育方法C、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D、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参考答案】C29、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A、杜威B、怀特海C、布鲁纳D、克伯屈【参考答案】C【解析】: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30、按学科分别组织的渺小学习和研究活动是()A、科技活动B、社会活动C、文学艺术活动D、学科活动【参考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教师的进修提高以()。
A、业余为主B、自学为主C、短训为主D、在职为主【参考答案】A,B,C根据教师的实际工作情况,教师的进修提高最好以业余为主或自学为主,情况允许的话可以进行集中短训2、下列选项中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说法的是()A、方法科学B、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C、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D、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E、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参考答案】B,C,D此题在每章联系里面出现过,E应该是错误的,家庭应该是教育的一种,而不是分支,答案是BCD3、以下属于个体差异性的是()A、男女性别差异B、幼儿与少年的差异C、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D、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E、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参考答案】A,C,D,E幼儿与少年是不同的年龄阶段,属于身心发展的阶段性4、德育过程的矛盾包括()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B、德育与智育的矛盾C、德育与教学过程的矛盾D、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E、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参考答案】A,D,E德育过程的矛盾是指德育过程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和各要素、各部分内部各方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5、我国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有()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E、因材施教原则【参考答案】A,B,C,D,E6、义务教育实行的管理体制是()。
A、层级负责B、地方负责C、分级管理D、一统制【参考答案】B,C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7、教育政策的特点具有()A、战略性B、可行性C、原则性D、权威性E、政治性【参考答案】B,C,D,E8、我国的教育体系分为()三大阶段A.幼儿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参考答案】B,C,D我国的教育体系,一般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大阶段9、()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A、个别教学制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制D、道尔顿制E、特朗普制【参考答案】E10、班级常规管理建立的检查监督系统所采取的检查监督方式有()A、自检B、互检C、班干部检查D、班集体检查E、班主任抽检【参考答案】A,B,C,E班级常规管理建立的检查监督系统所采取的检查监督方式包括:自检、互检、班干部检查、班主任抽检三、填空题1、教师在写教学进度计划时,包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__________和课时计划三种计划参考答案】课题计划2、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教育的__________作用,其次能为教育指明方向参考答案】动力3、课程理论是根据对_____、_____、_____的不同认知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