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文言语法.doc
3页成语中的文言语法 成语中较完整的保留了许多文言语法,因此,以成语作辅助学习文言语法,既可以化解文言语法中的诸多难点,又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成语和文言文的兴趣,可谓一石二鸟,相得益彰下面看成语中的体现出来的两种语法现象: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1、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成语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犬牙交错”“犬牙”意为“象狗牙一样”,用来修饰“交错”作状语其他如“言传身教”的“言”和“身”,“釜底抽薪”的“釜底”,“日新月异”的“日”和“月”,“朝三暮四”的“朝”和“暮”等等也是如此 (2)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 “无所事事”,第一个“事”活用作动词是“做”的意思;“箪食壶浆” 中的“食”“浆”为动词,意为“盛饭”、“盛汤” (3)形容词作名词 像“披坚执锐”中的“坚”和“锐”,分别是“坚固的铁甲”和“锐利的兵器”的意思,“见微知著”中的“微”和“著”是“微小的苗头”“显著的趋势”意思,“扶危济困”中的“危”和“困”应理解为“处境危急的人”“生活困苦的人” (4)动词作名词 如成语“抱残守缺”中的“残”“缺”意为“残缺的东西”,“路不拾遗”的“遗”意为“丢失的东西”。
(5)使动用法 成语中常有使动用法,如:“起死回生”“起”意为“使---复活”,“息事宁人”中“息”“宁” 即“使——平息”“使---安宁”的意思,“完璧归赵”的“完”是“使——完整”,“富国强兵”的意思是“使国家富强,使兵力强盛” (6)意动用法 这也是成语中常见的,例:“不耻下问”就是“不以向学问比自已差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幸灾乐祸”就是“在别人遇到灾祸时感到高兴”,“不远万里”就是“不以万里为远”,“是古非今”就是“认为古代的是对的,认为现代的是不对的”,“幕天席地”就是“以天为幕,以地为席” 2、文言句法 (1)表判断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草木皆兵”“四海之内皆兄弟”是肯定判断;“人非草木”是否定判断 (2)省略 很多成语都有省略,例:“束之高阁”“千钧一发”“运筹帷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都省略“于”字,“杯水车薪”则省略动词“救” (3)表被动 成语有“受制于人”、“不齿于人”等用“于”字表被动,还有没有被动词的,例“贻笑大方”等 (4)宾语前置 “时不我待”“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都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唯利是图”、“马首是瞻”等词中的“是”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5)状语后置 成语“青出于蓝”“毕其功于一役”“无济于事”都属于“于”字引领的状语后置,“相濡以沫”属于“以”字引领的状语后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