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学教师晋升时间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2014大学教师调查.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09639411
  • 上传时间:2021-11-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79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学教师晋升时间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2014大学教师调查” 摘要:基于“2014大学教师调查”的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大学教师晋升时间的个人背景因素、院校因素、学科因素、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测度了以上各因素对大学教师晋升时间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个人背景因素和人力资本因素是决定大学教师晋升时间的关键因素,而院校因素、学科因素以及社会资本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其中,女性大学教师的晋升时间更长;社会阶层背景越高,大学教师的晋升时间更长;取得博士学位的时间越早,晋升时间越短;有博士后经历的大学教师的晋升时间更短基于以上结论,建议高校应深化教师聘任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职称评审制度关键词:晋升时间,大学教师,影响因素,2014大学教师调查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学教师评价的效能研究”(项目编号:71273101)一、问题提出大学教师从事的是学术职业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大学教师的职称晋升都以学术能力的不断增长并达到一定的标准为条件因此,实现晋升是大学教师专业能力得到学术共同体认可的重要标志,是每个大学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术志业的关键之一。

      晋升时间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大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及其职业发展顺利与否,是衡量大学教师职业发展最直接、最易于观测的一个标志那么,哪些因素对大学教师的晋升时间可能产生影响呢?对大学教师的晋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有很多的成果学者们关注了科研产出(发表数量)、晋升目的是否明确、性别、学科、人力资本(学历与学位)和社会资本(学缘关系)等因素对大学教师晋升的影响1)科研产出与晋升格罗弗(Glover,2006)对1995-2003年晋升教授和副教授的美国大学教师的发表数量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格罗弗和普拉维特(Glover & Prawitt,2012)通过发表标杆分析法研究了2004-2009年晋升至副教授或正教授的大学教师研究发现,近年来晋升的大学教师的发表数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即实现晋升所需的科研产出量呈增加的趋势[1](2)是否具有明确的晋升目的性加德纳和布兰克斯通(Gardner & Blackstone,2013)通过对美国某所研究型大学的10名教师的质性研究,观察了大学教师晋升至正教授的个体性过程,研究发现大学教师的晋升时间因其是否具有明确的晋升目的性而存在着差异[2](3)性别与晋升。

      库尼亚等人(Cunha,2015)对社会科学领域大学教师晋升的性别差异进行了考察,指出虽然性别差异在统计意义上并不显著,但事实上男性大学教师比女性更容易取得终身教职[3]王传敏和孙钰对T大学所有教师的晋升数据进行的考察结果显示,性别对大学教师的晋升产生了显著影响[4](4)学科与晋升王传敏和孙钰还对T大学教师晋升的研究还关注了学科的影响力,结果显示,作为T大学的优势学科,工科和理科的大学教师在晋升中也存在着优势[4](5)人力资本:有无博士学位,博士毕业院校层次王传敏和孙钰关注了有无博士学位及博士毕业院校层次对晋升时间的影响,但是研究结果显示,这两个因素对T大学教师的晋升并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4](6)社会资本:学缘关系钟云华以H大学为个案的研究发现,虽然人力资本(学位及毕业院校层次)仍是学术职业的内在逻辑,但是学缘关系对大学教师的职业发展有重要影响,学缘关系丰富的大学教师发展更好[5]已有研究成果要么是基于西方大学管理与评价政策之下的研究,要么是基于我国某一所大学的小样本研究,因而,以上研究结果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得出的研究结论都是需要进一步验证的为此,基于以上的文献和本研究既得的大样本调查数据,本文提出所要探讨的问题:(1)大学教师的晋升是否与性别、社会阶层背景等个人特征相关?(2)大学教师的晋升是否与院校类型相关?(3)大学教师的晋升是否与学科因素相关?(4)大学教师的晋升是否与个人的人力资本(博士、毕业院校类型、博士后经历)和社会资本(学缘关系)相关?(5)以上几项因素对大学教师晋升时间的影响程度如何?二、数据来源、模型设计与研究假设(一)分析框架与回归模型根据文献研究,本研究将影响晋升的因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个人背景(性别、社会阶层背景等),学科因素(工作岗位所属学科、是否跨学科),院校因素(工作院校类型),人力资本因素(有无博士学位、取得博士学位时间、博士毕业院校类型、有无博士后经历),社会资本因素(学缘关系)。

      具体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图1 分析框架图本研究中,不止一个自变量与因变量有关系,因而我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研究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回归模型的方程是:(二)研究假设1.个人背景与大学教师晋升性别差异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性别理论、工作-家庭关系理论和性别差异研究对大学教师晋升的性别差异给予了可能的理论解释:职业女性相对于男性往往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照顾家庭,从事学术职业的女性也不例外有研究称,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大学教师的家庭和事业压力更大[6]就性别差异对科研产出的影响来看,尽管男女大学教师研究产出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7],但是女教授的产出仍然普遍低于男教授[8]就性别对晋升的影响来看,王传敏和孙钰的研究指出:男性大学教师比女性大学教师在副高晋升速度上占优势,但是性别因素的影响是逐渐减弱的,作者推测原因可能是家庭趋于稳定之后,女性大学教师被家庭占用的精力和时间减少;在正高职称的晋升中,男性的优势愈加明显,这是由性别间的生理差异和高校教师的退休制度造成的[4]社会阶层背景侧重对个人出身渊源及其“生成”的社会环境的强调个人的努力固然是职业成就的重要原因,但是阶层背景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深刻而且持久。

      另外,根据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社会阶层背景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科里(Kelly)、巴瑞尼(Barney)等都关注了阶层背景对大学教师职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影响[9-11]上,本文假设大学教师的个人背景对晋升时间存在显著影响,并提出以下两个假设:假设1:男性大学教师的晋升速度快于女性大学教师假设2:社会阶层背景越高,大学教师的晋升速度越快2.院校因素与大学教师的晋升时间院校因素指高校类型(“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和一般本科院校)、高校的地理位置等谷志远研究了院校因素对青年大学教师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工作的机构声望越高,青年大学教师的科研产出越高[6]基于此,本研究假设院校因素对大学教师的晋升时间存在显著影响,并提出以下假设:假设3:所在院校的声望越高,大学教师的晋升速度越快3.学科因素与大学教师的晋升时间学科对大学教师的影响力是显著存在的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关注了理工科与文科大学教师的差异:王传敏等研究指出工科和理科大学教师在晋升上存在优势[4],谷志远研究指出理科大学教师的科研产出多于文科大学教师[6]本文除了考察大学教师晋升时间的学科差异,还考察是否跨学科对晋升时间的影响,因为本研究的1959个大学教授样本中有294个(15%)样本具有跨学科背景。

      为此,本文假设学科因素对大学教师的晋升时间存在显著影响,并提出以下两个假设:假设4:理工科大学教师的晋升速度快于文科教师假设5:跨学科背景的大学教师的晋升速度更快4.人力资本因素与大学教师的晋升时间王传敏等研究了是否有博士学位以及博士毕业院校层次对大学教师的影响[4]本研究将继续考察博士后经历以及取得博士学位时间早晚对大学教师晋升时间的影响由此,提出以下几点假设:假设6:有博士学位的大学教师的晋升速度更快假设7:取得博士学位的时间越早,大学教师的晋升速度更快假设8:有博士后经历的大学教师晋升速度更快假设9:博士毕业院校声望越高,大学教师的晋升速度更快5.社会资本因素与大学教师的晋升时间钟云华研究指出,学缘关系丰富的大学教师更容易取得学术职业发展[5]本研究基于对更大样本的分析,将继续考察和验证学缘关系对大学教师晋升时间的影响,因而提出以下假设:假设10:学缘关系越丰富,大学教师的晋升速度越快三)数据来源与变量定义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本团队2014年对全国四年制本科院校的大学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样本高校88所,共回收有效样本5186个,回收率为24%[12]本研究只选用总样本中职称为正高的1959个样本作为分析对象。

      因变量: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并在综合考虑研究数据可得性的基础上,对晋升的考察以大学教师的职称由中级晋升至正高级的时间来表征自变量:影响大学教师晋升时间的因素很多,本文不考虑晋升制度和评价政策等因素,关注的变量有以下几组:1.个人背景主要指性别和社会阶层背景性别变量分为“男性”和“女性”,以“女性”为基准变量本文还关注了大学教师的社会阶层背景,用以考察教师出身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文化水平对其晋升时间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借鉴我国学者陆学艺的观点[13],将父亲职业作为衡量社会阶层背景的主要指标,并综合考虑大学教师本人高中前生长地、父亲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大学教师本人对父亲社会地位的感知等因素前三个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学教师出身家庭的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但是由于本调查对父亲职业的调查并不够细致,仅靠以上三组数据很难做出具体的判断,所以本文将大学教师个人对父亲社会地位的感性认知作为辅助参考相较于高中前的成长地和父亲的受教育程度,父亲的职业在决定一个家庭的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上是最突出的,父亲的受教育程度次之,高中前成长地再次之,因此本文将高中以前的成长地、父亲的受教育程度、父亲职业和个人对父亲社会地位的感知以1:1.2:1.5:1.5的权重来考量。

      基于以上考虑,本文提出了社会阶层背景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即S=1P+1.2E+1.5J+1.5S(P表示高中以前的成长地,E表示父亲受教育程度,J表示父亲职业,S表示对父亲社会地位的感性认识),将每位大学教师的社会阶层背景转化成具体的数值即为社会阶层背景指数,并将其分为社会上层、中上层、中下层、下层、下下层五组2.院校因素工作院校类型包括“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和一般本科院校三类3.学科因素本文重点考察了文科(文学、法学、历史、哲学和教育学等)和理工科(生命/医学、理学、工学)两大类大学教师晋升时间的差异4.人力资本因素主要包括有无博士学位、取得博士学位时间、有无博士后经历博士学位对晋升时间的积极作用已经被多次论证,所以,本文在验证博士学位对晋升时间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取得博士学位的时间早晚以及博士后经历对晋升时间的影响因为大学的入职和晋升的门槛是逐步提高的,所以从理论上推测,越早获得博士学位越有益于晋升的实现博士后经历也是如此5.社会资本因素本文以学缘关系的丰富程度来表征大学教师的社会资本学缘关系主要通过大学教师的“学历背景”来反映[14]本研究认为只要大学教师的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中有任一层次学位是在现工作所在高校获得,就意味着他具有一定程度的学缘关系。

      学缘关系设置4个虚拟变量:(1)本硕博三个学历均毕业于现工作高校;(2)本硕博三个学历中有任意两项毕业于现工作高校;(3)本硕博三个学历中有任意一项毕业于现工作高校;(4)本硕博均不是毕业于现工作高校学缘关系的丰富程度由1-4依此递减四)统计分析研究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数据分析的第一部分描述个人背景、院校、学科、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因素对大学教师晋升的影响,第二部分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考证这些因素对大学教师晋升的影响和贡献程度三、实证结果与分析(一)描述统计结果1.个人背景与大学教师的晋升时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