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通过生活进行小学数学教学.docx
3页如何通过生活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张惠芬/河北省宁晋县第二实验小学(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密切联系学牛的牛活实际,充分挖 掘牛活资源,积极捕捉牛活中的有关信息,遵循数学来源于牛活又运用于牛活的 新理念,把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牛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 物中学习数学和探究数学,体会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 的价值和力量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数学源于牛活,用于生活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 际,充分挖掘牛活资源,积极捕捉生活中的有关信息,遵循数学来源于牛活又运 用于牛活的新理念,把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 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探究数学,体会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 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力量一、捕捉牛活素材牛活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 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月之需无处不用数学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把握 儿童与牛活实际的“切合点”让数学知识蕴含在多姿多彩的现实牛活中使学牛获 得数学知识和方法还能通过教学材料培养其数学应用意识解决问题的策略性和 创造性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牛熟悉的牛活背景越贴近学牛自觉 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牛活中处处有数学作为教师就应具备牛活意识用一双 慧眼发现数学信息挖掘牛活中的素材进行教学让学牛发现数学就在身边并感受 到数学的作用从而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分类》一课时我们可以在 课前布置学牛和家长一起去逛文具店或超市要求学牛留心观察商场里面的商品 是怎样摆放的教师可把商场里的商品做成课件在新课开始播放课件创设情境然 后问学牛“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商品是怎样摆放的”学牛就能联系课前观察的情 景很容易冋答出“同一种商品摆放在一起”这就为分类的认识奠定基础再如《小 明的一天》一课课前一天先请学生注意观察自己起床、上学、放学、休息等吋间 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再汇报了解的情况以此为基础学习《认识钟表》知识已是水 到渠成如此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增强了数学教学的现实性、趣味性 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受到遵守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养成教育二、通过学生生活,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兴趣数学的教学要密切地联系生活实际,贴近生活如我在教人民币认识吋,我 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买过东西吗?谁来告诉大家,你都买 过些什么? 一下子学生情绪被调动起来了我又说,不管买什么,都需要有一一 学生齐说(钱、人民币),非常自然,学生很快就融入课堂,接受新知识了。
又如:在教学《厘米和米》吋,我请学生来猜一猜,我们每天上课的课桌有 多宽,有多长,我们的铅笔盒有多长,黑板有多长等等这些学生肯定是不知道 的,只能进行猜测或者估计,而对于猜测学生是很感兴趣的,就像猜谜语一样, 不一定对,但是学生感觉很有意思当学生猜过之后,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量 一量学生就会开动脑筋,有的用尺子量,有的用自己的大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 离来进行测量,这样学生表达长度的方法就有很多而不能统一确定了,这样引出 统一的单位:厘米在学生了解了 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以后,我又组织学生 测量我们自己的一步的长,使学生会使用米尺,在学生能够测量稍长的长度以后, 我再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使用卷尺,对学校的篮球场进行测量,或者测量 每个学生十步的距离或者测测自己的身高,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巧妙地创设了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把自己的思考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参与知识的形成 过程和发展过程,理解了长度单位,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成为数学学习活动 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 表达能力。
三、改组生活习题,培养应用意识现行数学教材中的例题,较普遍地存在着诸如题材老化陈1口、数据过吋、情 境脱离生活、缺乏现实意义等问题,离学生生活现实与已有经验较远,不能适应 形势发展的需求教师应在教学中妥善处理教材,联系生活实际,把社会生活中 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课堂教学调整、改组具现实意义的生活习题让学生解答, 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如在“百分数的应用一一利息”教学中,一方面多数学生对这与生活相关的 的知识接触极少,另一方面利率的变化较快,所以课本例题的信息已显陈I口,学 生对利息知识也了解不多教学中可让学生在课前对银行的利率、计息方法进行 调查,掌握现实有用的信息,再改编重组例题,让学生运用新的利率与计息方法 来计算利息通过对新的利率与利息税的认识,了解国家新的相关政策,增长了 知识,更锻炼了能力除了将教材的原有例题改组之外,也可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实际生活,整理自 编数学问题如在“圆柱表面积”计算中求教学楼安装的圆柱形落水管制作材料 的面积;在“按比例分配”中计算家庭收入按一定比例用作吃、用、储蓄各项的 钱数等四、借用生活经验,把数学验证生活化数学公式、法则、性质的验证、证明是很困难的,但几乎每个数学问题都能 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我们就不妨多设计一些开放式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从“寻 找身边的数学”活动中真正体会到数学的用途,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爱 学、会学。
同学们纷纷尝试着用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例子加以解释和验证,学生在轻松愉 快的学习气氛中学会了数学知识,这些被验证了的知识是绝不容易忘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