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 古诗三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9页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 古诗三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出自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爱国诗篇,集中而深刻地表现了作者怀念故国山河、同情北方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心情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字句句饱含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体会诗人的情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应该是这首诗教学的重点所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通过诗文的声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独立的思考,以及交流,透过诗句感受诗中的情感,解读诗人的情怀本节课我力求透过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对情景的想象,让学生在课堂中跟随教者,回到历史,咀嚼诗文,走进诗人的心灵,将文字的对话提升为与诗人的对话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本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的学习,理解诗句意思 2、通过品读重点词语,结合想象和多种方式的诵读,感受诗中的情境。
3、体会诗中独特的写法,了解陆游诗词的特点 4、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想象并感受诗中的情境 2.体会诗中独特的写法,了解陆游诗词的特点走进作者的心灵,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诗句导入,渲染气氛 1、出示诗句,学生齐读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学生谈发现:这些诗句都是爱国诗句,这些诗人都是爱国诗人 2、引出诗人,回顾所学 过渡:古往今来,许多爱国志士在诗词中表达自己对国家至死不渝的爱说到爱国诗人,有一人不得不提到,朱自清先生说:“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这个人就是——陆游 学生结合查找的资料谈对陆游的了解,师补充并出示陆游简介 回顾上学期所学的陆游的诗《示儿》,一起背诵引出今天要学的陆游另外一首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二、初读古诗,感受诗韵 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学生展示朗读,学生互评,提醒正确划分题目和诗句节奏,要根据意思断句练读,齐读 三、走入诗境,体会诗情 (一)品读后两句:体会遗民生活之“悲” 1、了解历史,明确遗民生活区域 对比《示儿》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两首诗,有一个词都出现过,这个词就是“王师” 追问:什么是王师?进而引出南宋与北宋的概念师借助地图简介南宋和北宋的都城和版图的变化宋朝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国土面积比较大,都城在汴州,史称北宋;后来金军南下入侵了北宋,占领了他们大面积的北方领土,他们的国土面积变小了,都城也从汴州迁到了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这一时期成为南宋 在陆游这首诗中,谁在向南盼着王师呢? 引导学生结合南宋地图认识遗民——是在金统治下的原宋朝百姓质疑思考:都是老百姓,把遗民改成人民行不行?这些人是不是金国的子民?金国的军队会不会保护他们?南宋的军队能不能保护他们?引导学生体会出遗民是被宋朝廷遗弃的人民,虽然宋朝并没有灭亡,但遗民却在金兵统治的地区沦为了亡国奴遗民一词,包含了无尽的血和泪!指导读出心酸、无奈、叹息的感觉 2、品读词语,想象遗民悲惨生活。
阅读诗句并思考:遗民过着的是怎样的生活?从哪个词看出他们生活的怎么样? 预设一:泪尽 质疑思考:泪尽能不能换成泪流?明确:“泪尽”是一次次地流泪,眼泪流干了,痛苦程度更深读出这种痛苦的感情 预设二:胡尘 结合注释明确“胡尘”的含义你从马蹄扬起的风沙中仿佛能看到什么样的画面?描述你能听到的、看到的和想到的 预设:金军的暴政我仿佛看到北宋遗民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常常遭受到金人的毒打,被抓去当奴隶、做苦力;我仿佛看到金人到老百姓家抢东西,如果遇到反抗,金人就会把那些老百姓活活打死;我仿佛看到老百姓的日子过不下去了,只能卖儿卖女,小孩子们面黄肌瘦,不停地啼哭,大人们穿着破衣烂衫,除了哭泣想不出一点办法 出示金军入侵次数和受害百姓无家可归、死亡人数的数据资料看着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谈,教师总结并指导朗读:那些在金军统治地区的百姓沦为亡国奴,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就叫做“遗民泪尽胡尘里”,带着情感读好这句诗 3、对比体会,感受遗民的盼望与失望 ①同学们,你们可知,在金人未入侵前的北宋是怎样的吗? 北宋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这幅《清明上河图》,生动地再现了一个王朝的兴盛和一座都城的繁华。
下面老师就带大家去北宋都城汴京去看一看 (出示北宋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动画并配画外音介绍)据史书记载,汴京当时的人口超过百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最繁荣的城市大家看——街道纵横,交通便利,人来车往,川流不息好一派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气象啊!但是,从城门被金兵攻破的那一刻起,百姓平静安乐的生活就不复存在了,从此山河破碎,城市萧条,金兵肆虐,遗民泪尽 ②遗民生活在这样的水深火热当中,他们只有一个盼望,就是王师能来解救他们但是他们盼到了吗?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又”这个“又”字在古诗中非常常见,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找我还”,那里的又是对家乡的思念再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里的又是对小草顽强生命力的赞颂,那么从这个“又”字,你能品味出什么? 遗民一年又一年的盼望、失望、绝望后又燃起了新的希望读出这种千回百转的心情 ③补充资料:诗人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整整65年了65年,780个月,23739个日日夜夜啊!你觉得遗民能盼来王师吗? 结合学过的《题临安邸》这首诗,体会南宋统治者正醉生梦死于西子湖畔,把大好河山、国恨家仇丢在脑后,可谓心死久矣。
进而体会作者对于这样的南宋统治者,既热切盼望又满腔愤怒的复杂感情 小结:这两句写出了金军统治下遗民的痛苦和陆游对北方同胞的挂念,读出诗句中饱含的情感 (二)品读前两句——感受山河气势之“壮” 1、想象画面,体会夸张豪放的写法 ①读前两句,明确“河”指的是黄河,“岳”指的是华山想象:你从“三万里河”看到了怎样的黄河?从“五千仞岳”又看到了怎样的华山? 提示“仞”是长度单位,一仞大约有七八尺通过“三万里”“五千仞”这些数量词可以体会出黄河弯弯曲曲,绵延万里;华山高耸入云,直插云霄 ②出示其他诗人写黄河和华山的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进行对比阅读,思考:作者是用了怎样的方法展现黄河和华山的雄伟气势呢? 明确夸张的修辞手法这样的夸张,这样的气势,很容易让你们联想到另一位诗人,他是——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桃花潭水深千尺”)陆游的诗雄奇奔放似李白,他被称为“小李白” 黄河和华山都是静景,作者为了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还巧妙地运用了两个动词,你发现了吗?“入”和“摩”。
摩”是触碰的意思,透过这两个词,描述你脑海中动态的景象 学生描述师总结:这两个词的运用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黄河波涛汹涌,咆哮着奔入大海、华山高耸入云,山峰好像要刺破云霄,非常壮观读出山河的奇伟壮美和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结合背景,体会山河沦陷的悲痛 宋朝有这么多景,作者为什么写黄河和华山呢?结合地图说一说你的想法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绵延万里的黄河,这直插云霄的华山,一横一竖代表的就是中国北方的山河啊!奇伟壮丽的山河标志着祖国的可爱,象征着人民的坚强不屈然而这大好河山,如今都在金军的控制下想到这,作者内心感到无比悲痛与惋惜 进一步思考:作者极力描绘山河的壮丽,目的是什么? 体会作者写法上的又一特点:用歌颂山河的奇伟壮丽来衬托山河沦陷的悲痛,唤起南宋军队夺回失地的决心!和陆游同时期的抗金英雄岳飞曾写下:还我河山!再读这两句诗,体会诗中的情感 (三)解读题目,联系背景,聚焦情感 1、解读题目:黄河 华山 遗民,这些景物是陆游亲眼看到的吗?从题目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学生谈,明确时间:秋夜黎明,地点:篱门外,事情:乘凉 引发思考:陆游为什么会在深秋的黎明出去乘凉呢?是什么事情让他睡不着?结合全诗让学生体会出是作者对故国山河的思念,对受苦同胞的同情,是这些事情压在这位老人心中,让他在深秋的凌晨整夜整夜睡不着。
这些痛苦积压在他心中,他必须出去吹吹凉风 2、联系背景:此时陆游已经68岁了,他已经罢官退居山阴故里整整四年了,但是乡村的平静生活并不能使老人的心平静下来这天凌晨他拄着拐杖走出篱门,他向北极目远眺,他想起了滚滚黄河,他念到——;他又想起高耸的华山,他念到——;他想到受苦的同胞,他念到——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抗金报国是陆游一生的志向,他从未改变过自己的想法陆游出生的第二年金军入侵,全家被迫逃难,受家庭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他很小就树立了报国壮志青年时的他读书练剑,渴望有朝一日——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然而他仕途坎坷,直到40多岁,他才有机会亲历战场,那时的他豪情满怀——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可朝廷畏战求和,他失落地写道——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他没有用武之地,只能自号“放翁”,僵卧孤村,收复中原只能在梦中实现罢了——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个秋夜他写的诗,以山河壮衬遗民悲、在遗民悲中蕴含对朝廷的愤有人说陆游有一颗像杜甫一样忧国忧民的心——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遗民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北望中原又一年,一年又一年,直至生命的终结,依然嘱托儿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一世,只愿家国太平,百姓安宁 2、梁启超曾这样评价陆游:“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陆游现存诗作有9300多首,其中十分之九的诗作是抒发战斗豪情的,从古至今能称得上男子汉大丈夫的只有陆游一人 陆游在他们心中是个堂堂真男儿!在你心中,陆游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谈教师小结:陆游一生忧国忧民,有着深沉隽永的家国情怀在陆游身上,爱国已经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爱国思想已经沁入了他的骨血,和他融为一体他的赤子之心,犹如朗朗星空里的明月,永远照耀在华夏儿女的心田陆游的诗作雄奇奔放似李白,沉郁悲凉似杜甫,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诗和他的人,永远不会被中国人遗忘 3、面对强敌的入侵,面对沦陷的家园,一个个爱国志士站起来了,陆游就是其中一个(出示南宋中兴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一个个民族英雄诞生了(出示南宋著名爱国将领:岳飞、文天祥、辛弃疾……),岳飞就是南宋历史上一个著名的爱国将领随着电影的播出,岳飞的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