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语高考备考复习.doc
6页高考英语安徽卷命题特点分析及启示 一.2006-2010高考英语安徽卷命题特点综述回顾2006-2010年安徽高考自主命题英语卷全面渗透新课改理念,注重语言基础和语言能力运用,注重语言及选材的时代性,注重语言隐含的情感态度及文化意识,力求在真正意义上把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到高考命题之中材料的选择、考点的设计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写作的开放性给了考生更大发挥空间命题导向明确,很好地渗透了英语新课程改革理念,即五大基本理念:重视共同基础,构建发展平台;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不断发展《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1.难度适中,保持稳定 突出特点是“紧扣《考纲》,平稳平和”,试卷难度风格保持一致,坚持了英语测试改革的总体方向:“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基础和能力并重,难度适中,“棉里藏针”,在平稳过渡的基础上略有提高,但总体难度应基本相当难度系数在0.55和0.57之间试题整体难度比例符合《考试说明》对试题难度分布比例的要求,而且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2.立足基础, 强调应用考查“双基”,强调基础性和语境化语法知识试题以考查考生在理解题干语境基础上对词汇或语法知识的掌握,试题没有出现偏题、怪题、难题,对中学英语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听力、阅读、写作试题所考查的内容覆盖了《考试说明》要求的基本技能试题以中档题为主,易、中、难试题的比例约为3∶5∶2容易题的难度值0.7以上,中档题的难度值为0.5~0.7,难题的难度值为0.3~0.53. 体现跨文化交际意识《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文化意识”中要求“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所以在高考英语试题在选材上不可避免地要体现出《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高考试题注重语言隐含的情感态度及文化意识的考查,体现英美文化特点和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类文章占很大比例。
4.体现时代特性高考试题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应有较强的应用性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关注热点问题,富有教育意义命题更多地关注当今社会、生活、科技、文化、教育等相关的话题,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生活态度、做事能力等,突出了“用英语做事”的课程理念《英语课程标准》在“语言技能”目标中对阅读做了具体要求,其中一条就是能阅读一般的英文报刊材料,获取主要信息,了解当代发生的重大事件,包括科技、文化、环保等方面5贴近学生生活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所以高考试题必然要和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纵观安徽近五年高考试题,不管是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还是书面表达,在内容和风格上,给学生以亲切鲜活之感,散发生活气息,贴近学生实际,与考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环境、社会环境、认知水平相一致,主题亲和,富有时态气息6. 书面表达渗透开放性《英语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要求“在教学中应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高考书面表达增加开放性,留给考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体现学生个性发展和思维的灵活性,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安徽卷2007书面表达中的“提出自己喜欢的栏目”和“简要说明理由”; 2008年安徽卷题中“简要介绍相关情况”、“谈谈你的感想”等要点, 2009安徽卷“请你针对有些父母经常翻看孩子日记或书包这一现象,陈述你的观点”,都给了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2010安徽高考书面表达“假设你将参加某英语杂志社开展的一次征文活动,征文的内容要求你在电视、(cell)和网络三者中,放弃期中一个并陈述理由请你以“Which would you give up: TV, cell, or Web?”为题,写一篇英语短文”甚至连要点图表都没有,开放性更强,给了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7. 加强任务型活动内容的考查2009年起安徽省取消了短文改错题,新增了“任务性读写”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写能力和在不同形式的文体间相互转换的能力,也有人称为“信息转换题” 它要求学生在阅读完一段材料后,能比较清楚地把握整篇文章的结构,较好地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意图,并进行准确的表达要求考生能够获取直接的信息,分析、总结信息,并转换信息,并科学地表述信息这种任务型阅读理解题的出现与我国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有直接关系,也与我国外语界火热的“任务型”英语教学理念相吻合。
另外,几乎每年都考的广告类应用文,也是考查“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8. 逐渐增加词汇量加大词汇量是新课改英语学科的鲜明特色《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词汇表共收集约有3500个单词和360个短语或词组,并且要求普通高中毕业生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个词以上在“语言技能” 八级目标要求“学会使用30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我国著名的英语教育家胡春洞教授(2002)认为,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外语教学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词汇教学的成败、词汇量的多少和学生记忆词汇和学习词汇能力的高低词汇的增加体现出对听、读、写要求提高夯实基础,过好词汇关,是取得好成绩的先决条件二. 2006-2010安徽高考英语试题命题分类解读(一)听力理解选材特点1)2006-2010安徽高考英语试题听力理解均采用全国试题,录音听起来清晰自然,语速适中,问题设置简单明了,选材都是为大家所熟悉的交际性场景,如:上学、就餐、购物、旅游、问路、打等,注重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从活动场所来看,由办公室、加、医院、车站、商店、饭店、警署等;如2008话题主要有:谈论天气、互通信息、谈论影星、预约、谈论工作、谈论个人境况、私家车的使用和污染、谈论定机票、打借车、教师布置课堂教学任务等。
2)材料一般有10段左右的对话和独白构成,总词数为800~1000左右,既有足够的信息量,有不会给考生增加负担每段材料都创设了一段较为明确的语境3)语速一般为100~120wpm难度不大,只是最后的独白部分较前面的对话语速稍快了些只是最后独白部分较前面的对话稍快些,这也体现了由易到难的科学性按考纲要求,主要考查考生的以下能力:1) 理解主旨、要义;(抓住关键词语,从总体上把握所说内容,也就是要抓住整段话的中心)2) 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为了听明白讲话人的主题或中心,必须能够听清楚其中提到的具体信息,如数字、价格、人物、地点、时间、目的和原因等;但细节问题也一定是与整体材料的话题中心密切相关的,而不会是仅为追求细节去听细节) 3) 对说听内容的背景、说话人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测对话或短文(独白)时间、地点、发生原因、结果以及讲话人的身份、关系等在日常交际用语中,判断背景场合与说话人身份对于理解说听话语的真实含义至关重要的,因此也成为历届高考听力测试的一个常见内容)4) 理解深层含义,即 “玄外之音”.理解说话人的意图、观点、态度等二)单项选择填空2010单选题紧扣考纲,注重考查基础知识。
考查的基本词法知识涵盖了动词(7题,占46%,包括动词与动词短语辨析,非谓语动词,时态和情态动词等),名词,副词,冠词和连词;道交际题的考查也很有新意,体现课改,强调实际运用能力考查要点突出,覆盖面广,没有刻意追求语言形式与结构的繁杂,而是强调考生在各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难度基本相同;强调在注重实用性的基础上,将语法、词汇、习惯用语等语言项目的测试融入真实的情景之中,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没有出现偏题、超纲题或难题,比较平和强调基础知识在具体语境中运用,突出交际意识涉及动词的时态与语态、非谓语动词、动词短语辨析、名词、副词、介词、连词、代词、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情态动词、冠词、倒装句、省略句、交际用语等方面考查,几乎覆盖了整个中学英语语法的内容三) 完形填空纵观2006-2010安徽高考完形填空题,遵循 “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实际”的设计思路选材通常是叙事文和说明文为主,文章内容健康、时尚,将知识、文化、教育、趣味融为一体立足语篇,文章难度适中,设题合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完形填空试题设题基本为三个层面:1)答题时只需考虑设空所在的句意便可得出答案;2)答题时需要弄清前后几个句子甚至上下一两段才能找出答案;3)答题时必须通观全文,从整体角度考虑才能判断出最佳答案。
体现了高考英语“突出语篇”的命题风格和考查要求四)阅读理解 2006-2010安徽卷阅读理解题的显著特点是设置的深度,注重对文章的深层次理解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的考查,所谓“绵里藏针” 从问题设计的角度看,考查深层理解和主旨大意这两类题占整个阅读题的50%以上,从较深层次上考查考生对文章的综合理解能力考查具体细节理解题趋于复杂,通过改变部分条件,或调整控制因素来考查考生的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006-2010安徽卷阅读理解题选材以人文性、哲理性、科技性、应用性文章为主,故事性文章大大减少阅读材料更多地关注当今社会、生活、科技、文化、教育等相关的话题,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人生哲理、生活态度、跨文化交际、做事能力等突出了“用英语做事”的新课程理念关注时文阅读(热点话题:教育、文化、气候、环保、节能、运动休闲和健康等)五)书面表达1) 2006-2010安徽书面表达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关注时代热点和社会生活,体现跨文化交际意识,体现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理念,为学生所熟悉,易于表达,学生有话可写并且能够写且都是100词,难度要求不大;书信体较多2) 半开放性特点为亮点所在,向有控制的开放式作文过渡,要求考生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想;留给学生足够的写作空间。
《考试说明》中对书面表达的评分标准特别强调内容要点、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数量和准确性、上下文的连贯性及语言的得体性在2010年高考书面表达中,要求写应用文占有18套试题中的12篇如:2010年要求写发言稿的有:福建卷、湖南卷、江苏卷和四川卷;要求写书信的有:全国I卷、全国II卷和重庆卷;其中要求写电子邮件的有:山东卷和陕西卷;要求写申请书的有天津卷;要求写招聘启事的有辽宁卷;北京卷则要求写写一篇英文周记综观近年全国高考英语写作试题,我们发现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关于地方或传统特色话题,也就是母语文化输出类话题增多,介绍中国的社交习俗增多从体裁和题材1)短文能覆盖所有内容要点,应用了较多的语法结构和词汇;2)有效地使用了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完全达到预期的写作目的,具备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平时要关注时事热点,要不断加强语言积累,还要注意掌握一些高级用法,写出亮点,书写清晰尤为重要可以预计,今后的书面表达会更加注重交际功能,坚持“用简短、通顺、得体的一小段文字进行表达,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一个总体方向六) “任务型读写”题2009年新增“任务型读写” :“短文+填空”形式,短文填空题设题部分采用的是表格或篇章结构图,方便考生了解全文篇章结构,理清文章脉络,更加侧重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后的语言表达能力。
它要求学生在阅读完一段材料后,能比较清楚地把握整篇文章的结构,较好地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