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玉溪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21—2025年).docx

20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03338493
  • 上传时间:2024-02-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2.79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附件玉溪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为优化全市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医疗综合服务能力,建立更高质量、更加完善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健康玉溪建设,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根据《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医药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年)》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玉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玉溪市"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玉溪市“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等文件精神,制定《玉溪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21—2025年)》一、现状分析(-)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十三五”期间,我市医疗资源总量稳步增长,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可及性、公平性持续提升,区域卫生发展不平衡有所改善2020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4.95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15.52万人,占51.35%,女性人口109.43万人,占48.65%60岁及以上人口37.25万人,占总人口的16.5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8.8万人,占总人口的12.8%2020年,全市国民生产总≡(GDP)达2058.1亿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4.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L6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125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35元。

      二)医疗服务需求分析2020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入院人数分别达到1801.03万人次和42.94万人次,较2015年分别增加13.50%和14.14%;医院总诊疗人次、入院人次分别达到775.92万人次和38.10万人次,较2015年分别增加12.94%和17.5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950.62万人次,较2015年增加13.22%,入院4.14万人次,较2015年降低8.38%全市三级综合医院病床使用率89.04%,平均住院日8.0天;全市二级综合医院病床使用率77.53%,平均住院日7.0天;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使用率38.41%,平均住院日6.8天2020年健康检查人数达71.38万人≡)医疗资源分析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424个,其中:医院65个,妇幼保健院1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319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0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1.41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00万人,执业(助理)医师0.70万人,分别较2015年增加9.98%、34.98%.31.73%o公立医院床位数占比从2015年的58.94%上升至2020年的60.41%(全省52.6%),民营医院床位数占比基本持平(2015年为23.67%,2020年为23.16%)。

      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6.26张(全省6.89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3.12人(全省2.6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4.34人(全省3.67人),较2015年分别增力口11・59%、33.50%和53.36%;每万人全科医师数和公共卫生人员数分别达到2.59人和8.05人,较2015年分别增加175.53%和13.54%9个县(市、区)人民医院达到国家基本标准,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健全,7所县级中医医院达到综合服务能力标准,基层医疗机构建设达标率达100%,2家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县域内就诊率达到89.9%o不断加强院前急救能力建设,全市院前医疗急救能力不断提升加强采供血服务能力建设,每千人口献血率从1L23%提高至17.72%oo二、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全市人均预期寿命由2015年的75.49岁提升至2020年78.42岁,高于全省4.4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由2015年的36/10万、6.69%和9.26%o降至2020年的21.32/10万、3.52%5.22%o,全市健康水平走在全省前列专科医疗服务体系不完善优质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医疗服务体系尚待健全。

      三级医院集中在红塔区,且区域辐射动力不足;妇产科、儿科、精神科、、康复科、肿瘤科、老年医学科、重症医学科等专科服务资源仍相对不足;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不充分,中西医协同不够江川、华宁、元江、澄江等县市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水平仍然较低,全市每万人口全科医师数低于全国水平(2.9)全市尚无独立设置的康复医院(康复医疗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较弱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合作尚不够紧密,医疗服务体系仍存在碎片化,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完善2020年我市居民前十位死亡原因为:①脑血管病②恶性肿瘤③呼吸系统疾病④心脏病⑤损伤和中毒⑥消化系统疾病⑦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⑧神经系统疾病⑨其他疾病⑩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据统计,我市18岁及以上高血压患病率为23%二)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不平衡由于建设年代已久,部分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空间布局和服务流线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县域服务能力和水平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使用率呈下降趋势,2020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使用率仅为38.41%,距离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2020年,全市医院病床使用率为73.0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7.5%),其中:公立医院病床使用率为81.92%,低于全省公立医院平均水平(86.9%);民营医院病床使用率为48.55%,低于全省民营医院平均水平(56.4%)o2020年,全市医院平均住院日为8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7日)。

      其中,公立医院平均住院日为8.1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6日);民营医院平均住院日为7.5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9.2日)2020年医院入院人数较2015年增17.58%,基层医疗机构入院人数降8.38%≡)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不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保障的不断完善,居民健康需求进一步释放,且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全市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医疗、康复、护理等“刚性需求”加快增长,康复、老年护理、安宁疗护等薄弱环节问题将更为凸显分级诊疗制度不断向纵深推进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优化配置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十四五”期间,医疗卫生资源布局调整面临更大的挑战,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均衡健康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任务更加紧迫四)医疗协同体系尚未完成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发及生育政策调整等影响,同时,新发突发传染病威胁增加,人民群众医疗需求呈多元发展,对包括医疗卫生健康机构在内的公共资源造成压力,特别是健康体检、老年护理、妇产、儿童、生殖健康等相关医疗保健服务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医疗卫生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协同不充分、院前急救基础薄弱、预防康复照护体系不健全、中医药发展特色优势发挥不充分等,要求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三、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健康玉溪建设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推动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主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平急结合、医防协同、急慢分治、医养结合、中西医并重和多元发展,加快优质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规范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加强城市医疗集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专科联盟建设与发展,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二)基本原则L坚持问题导向原则通过对全市十三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的全面总结,总结发展过程中经验,分析短板和不足,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以“补短板、调结构、优布局”为目标,更加合理地制定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坚持高质量发展原则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围绕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进一步增加医疗资源,优化卫生资源要素配比,积极创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大力加强县级公立医院能力建设,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实现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3 .坚持公平可及原则统筹市域卫生资源,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半径适宜、布局合理,逐步缩小市域内医疗服务的供给差别,为居民提供及时、方便、快捷的多元化医疗服务,确保医疗服务供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4 .坚持科学发展原则明确和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功能和任务,合理控制单体医院区规模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布局多院区,推动各区域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同质化发展以县域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为主线,坚持中西医并重,全面发展统筹城乡、区域资源配置,优化结构、补齐短板、突破瓶颈、协调发展,注重发挥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促进均衡发展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体现全局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在规划执行期间,可根据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行政市域划分调整、人口和疾病谱的变化等情况,适时动态调整5 .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遵循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中西医并重,保障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的合理布局和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中医在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6 .坚持协同创新原则加强医联体和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加强医防融合、平急结合、医养结合,推动区域医疗资源融合共享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将互联网医院纳入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形成线下线上一体化服务模式,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

      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牵头举办或加入医疗联合体7 .坚持鼓励社会办医原则适度控制公立医院发展规模,为社会办医提供发展空间,鼓励社会办医向高端化、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方向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定规划、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主导作用,维护医疗卫生的公益性,构建以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为补充,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多元化医疗服务体系8 .坚持医防融合原则以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推动医防供给资源融合,防治过程结合,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无缝衔接统筹“平时”和“战时,双重需要,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着力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全面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三)发展目标“十四五”时期,是推进健康玉溪建设、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机遇挑战,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发展规律,补齐发展短板、提升供给质量,建设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疗服务定位,完善以社区服务机构为基础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继续推进县级医院推荐标准和胸痛、卒中、创伤等疾病标准化建设工作,进一步健全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服务网络——加快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按照县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的原则,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整合区域内现有医疗资源,促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推进专科联盟规范建设加强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动康复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大区域内服务协同,扩大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接续性服务供给——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体系依托区域内高水平医院,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省级区域医疗分中心建设,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力[1强“十四五”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积极建设至少1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申报建设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支持建设15个市级和县级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项目开展第二阶段县级综合医院提质达标建设,加强县级公立综合医院薄弱专科建设,依托县医院构建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