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知识点.doc
31页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知识点第一章绪论一、人体的组成及解剖学术语1、人体的组成:①细胞: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②组织:由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群借细胞间质结合在一起构成人体共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③器官:有几种不同组织构成具有一定的形态完成一定的生理功能④系统:由许多功能相关的器官连接在一起,完成某一方面功能人体共有九大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系统、神经系统2、常用解剖学术语:①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下肢并拢,足尖向前②方位:近头顶者为上,近足底者为下,近腹者为前,近背者为后;距正中矢状面者为内侧,远者为外侧;以附着点为准,距其近者为近侧,反之为远侧;对空腔脏,距其腔内近者为内,远者为外;以体表为准,近者为浅,远者为深③轴:冠状轴(成左右位)矢状轴(成前后位)垂直轴(成上下位)④面:矢状面(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的切面)管状面(将人体分为前后两半的切面)水平面(将人体分为上下两半的切面)二、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的定义1、解剖学:以肉眼观察的方法,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2、组织学:借助显微镜研究正常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微细结构的科学3、胚胎学:研究人体在发生、发育和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第二章基本组织一、上皮组织的构造特点、被覆上皮的分类和构造、结缔组织的分类结构特点、肌组织的一般结构和分类、神经元、神经纤维的概念构造和分类1、上皮组织的构造特点:细胞多而密集,细胞间质少,有极性,一般无血管2、被覆上皮的分类和构造分类结构特点分布单层单层扁平上皮由一层扁平细胞构成,核扁圆,位于中央心血管、淋巴管腔面、腹膜、胸膜心包膜表面单层立方上皮由一层立方形细胞构成,核圆,位于细胞中央小叶间胆管、肾小管和腺管等单层柱状上皮由一层梭柱状细胞构成,核椭圆,位于细胞的基底部胃、肠、子宫等腔面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一层形态多样,高矮不一,基底部附着在基膜的细胞构成,由离面有绒毛气管、支气管腔面复层复层扁平上皮由多层细胞构成,基底部矮柱状,中间多边形,表面扁平皮肤和口腔、食道、肛门、阴道等粘膜变移上皮细胞的层次、形态随功能不同而发生变化膀胱、输尿管、肾盂等粘膜3、结缔组织的分类结构特点:类型种类结构特点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细胞基质多,纤维少、排列疏松致密结缔组织细胞主要是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粗大排列紧密脂肪组织由大量的脂肪细胞聚集而成网状组织由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构成液体状血液由血液和血浆构成固体状软骨组织由软骨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骨组织由骨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4、肌组织的一般结构和分类:肌组织由细长呈纤维状的肌细胞构成,肌细胞又称肌纤维,肌纤维的细胞膜又称肌膜,细胞质称肌浆。
肌浆内含有大量的肌原纤维肌原纤维具有收缩性肌组织分为:平滑肌,骨骼肌、心肌三大类5、神经元:神经元的形态多样,但都有突起,所以神经元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6、神经纤维的概念构造和分类:①概念:由神经元的长突起及其周围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②构造与分类:a.有髓神经纤维:突起外包髓鞘及神经膜,且呈阶段性,节与节之间称郎氏节b.无髓神经纤维:无髓鞘二、腺上皮和腺、骨组织、突触的概念、神经末梢概念和分类1、腺上皮和腺:腺上皮是指专门执行分泌功能的上皮;腺是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器官2、骨组织:骨的主要成分,由细胞间质和骨细胞构成3、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接触点叫做突触4、神经末梢概念和分类:①概念:周围神经纤维在其他组织或器官内的终末部分②分类:感觉神经末梢和豫东神经末梢两大类第三章运动系统一、掌握内容:1、运动系统的组成:由骨、骨连接和肌组成2、骨的形态分类构造:①分类:按部位分躯干骨、颅骨、四肢骨按形态分分类形态分布举例长 骨长管状(一体两端)四肢肱骨、股骨短 骨近似立方形手部、足部腕骨、跗骨扁 骨板状头颅、体腔壁顶骨、胸骨不规则骨不规则躯干、颅底椎骨、颞骨②骨的构造组成结构特点功能骨质骨密致骨组织排列致密结实、构成骨表层承受压力、张力骨松质位于股内部,结构疏松骨髓红骨髓分布髓腔,松质间隙内造血黄骨髓由红骨髓转化而来、含大量脂肪组织造血潜能骨膜致密结缔组织,富含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
分布于关节面以外的骨表面保护、营养生长、修复3、骨连接的概念和分类:骨与骨之间的连接装置称骨连接根据骨连接的构造形式,可分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两类4、躯干骨的组成组成数目形成结构幼儿成人椎骨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合计712554337125骶骨1尾骨124脊柱:位于背部正中参与构成胸廓、腹后壁和骨盆,有支持体重运动保护等功能胸骨1与胸椎一起构成胸廓肋骨245、椎骨的一般形态:弓上长出七突起,一个脊突往后伸,成对上下关节突,一对横突两侧分6、椎间盘的构成及脊柱的形态①椎间盘的构成:由位于中央的髓核和周围的纤维环构成,属直接连接,纤维环后部较薄弱②脊柱的形态:前面观:锥体自上而下增大,骶骨以下变小后面观:脊突形成纵脊,居背正中侧面观:四个生理弯曲:颈曲、胸曲、腰曲、骶曲7、肩关节肘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组成形态结构特点运动肩关节关节盂、肱骨头肱骨头大、关节盂小;关节囊薄而松弛,下部最薄弱;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键通过各种形式运动肘关节肱骨下端桡、尺骨上端构成三个子关节(肱桡关节;肱尺关节;桡尺近侧关节)关节囊前后松弛、两侧紧张;肱骨内外上髁,尺骨鹰嘴,屈肘时成等腰三角形,伸肘时在一条直线上屈和伸8、骨盆的构成和区分:由骶、尾骨及左右髋骨连接而成,具有保护盆腔内的脏器和传递重力的功能。
骶骨的岬、弓状线、耻状梳和耻骨联合的上缘依次相联构成界限,界限以上是大骨盆以下是小骨盆,小骨盆的内腔呈盆腔9、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组成结构特点运动髋关节髋臼、股骨头关节面头大窝深;关节囊厚而坚韧,前壁有强大髂骨韧带;关节腔内有股骨头韧带屈伸、收展旋转、环转膝关节股骨下端、髌骨、胫骨上端关节囊宽阔松弛、前壁有髌骨、髌韧带;关节腔内有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半月板屈、伸、轻度旋转踝关节胫骨腓骨下端、距骨关节囊前后壁薄弱而松弛,内外侧有韧带加强背屈(伸)趾屈(屈)10、肌的分类分类形态分布运动功能长肌梭形或带状四肢幅度大短肌短小躯干深部幅度小扁肌扁薄宽阔躯干浅部保护、运动轮匝肌环形孔裂周围闭合裂孔构造:基本结构:肌腹、肌腱辅助结构:筋膜:浅筋膜、深筋膜;滑膜囊:密闭的结缔组织囊、含滑液滑膜鞘:外层、内层二、熟悉内容:1、各部分椎骨的特点名称形态特征主要特点颈椎椎体小、棘突短且分叉、横突根部有横突孔横突孔胸椎椎体两侧横突末端有凹形关节面、棘突长斜向后下肋凹腰椎椎体大,棘突成长方板状、水平向后伸椎体大骶椎三角形,前面:骶骨岬、骶前孔后面:骶后孔骶骨角两侧:耳状面中央:骶管五块骶椎溶合而成尾椎似三角形。
上接骶骨后端游离退化的四块尾椎溶合而成2、肱骨、桡骨、尺骨的主要结构名称位置主要结构上端体下端肱骨臂部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外科颈三角肌粗隆内上髁外上髁、肱骨小头、肱骨滑车、鹰嘴窝桡骨前臂外侧桡骨头,桡骨粗隆颈突、尺切迹尺骨前臂内侧鹰嘴、滑车切迹桡切迹尺骨头,颈突第四章:消化系统一、掌握内容1、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消化系统: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 消化腺,口腔腺、肝、胰、消化管壁内的小腺体功能: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除粪便2、消化管的一般构造,除口腔外,消化管壁均分四层,由内向外分别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外膜3、咽的位置、分部和交通位置:咽为前后略扁的肌性管道位于颈椎前方,上端附于颅底,下端在第六颈椎体下缘平面与食管相接,全长12CM食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用通道分部:鼻咽、口咽、喉咽交通:咽前方分别通鼻腔、口腔、喉腔,下同食管腔两侧借咽鼓管咽口通中耳4、食管的位置分布和狭窄:位置分布:食管为一肌性管道,长约25cm,上端自第六颈椎处接咽,下至第十一胸椎体左侧与胃相连,分为颈、胸、腹三部分狭窄:名称位置距切牙距离临床意义第一处起始处15cm食管损伤与食管癌的好发部位第二处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25cm第三处穿膈处40cm5、胃的位置形态:(胃为消化管扩大部分,容纳和消化食物。
形态分布:①形态比邻:两个口:(入口贲门上接食管;出口幽门后续12指肠)两个缘:(上缘胃小弯,最低处称角切迹;下缘胃大弯)两个壁:(前壁与肝左叶腹前壁膈相邻;后壁邻膈左肾及肾上腺胰脾等)②分布:贲门部:靠近贲门的部分 胃底部:高出贲门的部分 胃体部:胃底与角切迹之间的部分 幽门部:又称胃窦角切迹与幽门之间(幽门管:左侧;幽门窦:右侧)③位置:卧位和中等程度充盈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6、小肠的分布: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平均5-7m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三部分7、大肠的分布及结构特点:长约1.5m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等五部分盲肠、结肠的形态特征是有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8、盲肠和阑尾名称位置形态长度体表投影盲肠右髂窝内形似结肠6-8cm阑尾盲肠后内侧壁蚓状盲管6-8cm根部的体表投影称麦氏点,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右1∕3交点处9、直肠的位置和分布:位于小骨盆腔内,骶骨前方,长约10-14cm10、肝的位置形态,微细结构①位置: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②形态:上面:膈面,被廉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下面:脏面,中央为肝门;被“H”形的沟分为左叶、右叶、方叶、尾状叶。
前缘:锐利;后缘:钝圆③微细结构:肝表面被覆一层结缔组织被膜,被膜于肝门处入肝,将肝实质分隔成许多棱柱状的肝小叶a肝小叶:中央静脉,位于肝小叶中轴 肝板,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排列 胆小管,b肝门管区:(相邻肝小叶间的区域) 小叶间动脉:肝固有动脉的分支 小叶间静脉:门静脉的分支 小叶间胆管:胆小管出肝板后汇集而成10、胆囊的位置、形态和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输胆管道的组成和胆汁排泄途径:①位置:肝下面的胆囊窝内,有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功能②形态:胆囊底:圆钝的前部,体表投影为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交点稍下方 胆囊体:膨大的中部 胆囊颈:细而弯曲的后部 胆囊管:通肝总管③输胆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