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事行政管理制度6753[全文].doc
44页上冶人事行政管理制度 200808第1版制度发布11>.本制度汇编为上海上冶阀门制造有限公司的人事、行政、办公等基本工作管理规定、规范和制度本公司会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变化、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及市场环境等相关变化,保留对本制度汇编各项内容进行依法调整和变更的权利2.本制度汇编适用本公司的全体员工,须严格遵守3.本制度汇编保存于公司各部门,各部门主管为部门保管的直接负责人员工享有于工作时间阅知、了解的权利4.本制度汇编的电子版副本会同步公布在公司局域网上,方便各部门各位员工使用,但不具备法律效力5.本制度的书面及电子版本,任何员工及其他人员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都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复试、传播、修改、毁损及其他与此有关的不良行为,如有违反,不仅适用于公司的行政处罚制度,公司也保留相关追责权利6.公司在进行招聘新员工时,人事部必须执行下述工作程序:初试时――向求职者对本制度基本内容介绍;达成初步工作意向时――向求职者做较全面介绍(有问即答);签劳动合同时――全面介绍,并提供本制度书面文本予其阅知;新员工入职时――进行全面阅知。
7.本制度汇编的各项内容培训作为新员工入职培训的必须课程之一,于新员工入职后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并保留受训者完整掌握并理解的签字认可记录,该记录装入员工人事档案8.本制度汇编自总经理签字之日起试行二个月,试行期满,经过依法合理调整变更后正式发布施行9.本公司保留对本制度汇编的各项内容的最终解释权10.本公司人事部为本制度汇编相关事项的主管部门 总经理: 年 月 日公司简介上冶公司创建于1997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安装、服务于一体的专业阀门制造企业是自主经营的民业企业公司以巨资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及设备,聘请阀门生产高级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公司通过了IS09001国际认证,荣获了质量万里行诚信承诺单位,曾多年荣获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称号 公司地处松江工业区叶榭分区,占地38000平方米,注册资金为500万元,产品主要为闸阀、截止阀、止回阀、蝶阀、球阀、减压阀、调节阀、水利控制阀、衬胶衬氟阀等系列 公司依托上海特有的优势,在上海这座世界著名的中国最大城市,建立生产和技术开发基地。
公司地理环境优越 公司本着“团结敬业,迈向新世纪,以高额投入,高科技装备,创一流产品、一流效益,服务于全国用户”的宗旨奉行“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原则,向国内外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以人才、信息、质量、效率竭力满足阀门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上 冶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三大纪律公私分明、团结合作、及时准确二、八项注意熟悉岗位职责 注意团队和谐明确工作目标 维护企业形象遵循业务流程 保守商业机密严守作业时间 不断学习进取办公室十项守则准时上下班,注意礼节礼貌上班时着装整齐、仪表整洁、戴好工作证不在办公区域内进食任何食品不携带烟火、易燃物不大声喧哗、不随意窜岗不随地吐痰,垃圾、废纸屑请入纸篓内不利用上班时间做工作外的事情下班后保持桌面干净,电脑、电灯关闭积极参与“5S”活动管理好工作时间,不违反公司规定的一切事项目 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目的及作用 第二条 人事部职责第三条 制度变更和解释第二章 人事管理制度第一条 人力招聘 第二条 员工录用/试用期/转正第三条 劳动合同/岗位协议第四条 员工管理卡制度第五条 调动及外派第六条 晋升/降职第七条 辞职、辞退、流失/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第八条 离职交接第九条 人事档案第三章 作息加班假期制度第一条 作息制度第二条 加班制度第三条 假期制度第四章 考勤刷卡制度第一条 考勤制度第二条 刷卡制度第三条 出差外出第五章 薪酬福利社会保障制度第一条 薪酬制度第二条 福利制度第三条 社会保障第六章 培训制度第一条 培训目的第二条 培训结构第三条 培训计划第四条 培训实施第五条 培训记录第七章 考核制度第一条 考核目的第二条 考核结构第三条 考核实施第四条 考核记录第八章 行政管理制度第一条 关于门窗、照明、空调、电源管理第二条 关于办公、业务用品设备设施管理第三条 关于财经采购纪律管理第四条 关于个人信息报告管理第五条 关于知识产权和档案资料管理第六条 关于对外承诺/印章管理第七条 关于保密管理第八条 关于管理第九条 关于出差管理第十条 关于环境卫生管理第十一条 关于出入及标识管理第十二条 关于用餐及吸烟管理第十三条 关于文书管理第十四条 名片印制管理规定第十五条 关于水电使用管理第十六条 关于办公礼仪管理第九章 员工奖励第十章 员工纪律总 则第一条 目的及作用1.1.1 目的:建立健全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行政办公管理制度;确保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行政办公管理工作正规化、程序化;确保公司既定方针和目标实现。
1.1.2 作用:为员工遵守公司各项人事规章制度提供行为规范准则;为各部门贯彻执行公司各项人事规章制度提供依据1.1.3 本制度是管理者和全体员工意志的统一体现,代表公司和全体员工的最高利益,要求全体员工认真遵守凡做出优秀业绩或突出贡献的,将得到相应肯定和奖励,凡违反本制度的,将受到相应处罚第二条 人事部职责1.2.1 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上海市劳动合同管理条例》以及其他地方政府的劳动人事行政法规政策及公司的《人事行政管理制度》;制定、执行及不断健全完善符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的各项人力资源制度、行政办公管理和中长期人力发展规划,随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并提出改进和处理意见1.2.2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做好人力资源、行政办公管理各项工作:制定人事行政工作计划,制定人事行政办公预算,控制人力、行政、办公成本开发和科学利用公司的人力资源,进行必要人力调整;根据公司发展计划,寻聘合格员工,满足公司人力需求;做好员工培训和绩效考核工作;薪资标准拟定和调整;工资核算管理;劳动用工及劳动合同管理;劳动保障管理;处理劳动争议和相关法律事务;建立并管理人事档案和相关劳动人事资料;员工关系管理;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发展。
行政管理:制度建设、合同印章管理、会议管理、档案资料管理、员工纪律管理、根据员工表现提出奖惩意见、情报信息收集 1.2.3 主持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第二条 制度修改及解释1.3.1 为更好完善公司的各项人力资源、行政办公管理制度,各部门各位员工均可提出修改建议,由人事部汇总,报公司批准 1.3.2 公司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随时修改或增减本制度内容 1.3.3 本制度内容由人事部负责解释第二章 人事管理制度第一条 人力招聘2.1.1 应聘人员的基本条件1.18周岁以上;身体健康(健康证明);品德优良,未受行政、刑事处分2.沪籍人员须有劳动手册(应届生除外),非沪籍须有居住证或暂住证/外出务工证,特殊岗位人员须持有相应的职业(岗位)资格证书3.应聘人员须持有前一家公司或单位的退工单及离职证明3.外地员工招聘,除达到上述基本要求以外,还要符合公司在当地的业务管理工作实际和特定要求,符合当地人事劳动用工的法规政策和执行标准及要求4.岗位及能力要求、属地特定要求,以人事部与用人部门(属地)共同制定的具体条件为准,具体见各岗位的《岗位说明书》2.1.2 人力申请及审批1.公司所有岗位的人力需求必须填写《人力需求申请表》,报人事部审批。
凡属预算内或编内的人力招聘,由人事部批准,预算外或编外的人力招聘,人事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2.1.3 人力招聘1.公司员工的招聘,由人事部制定招聘方案,确定招聘形式,组织及实施招聘活动2.原则上公司所有部门的所有岗位的人力招聘必须执行初试、复试、最终确定的程序一线岗位(销售客服顾问、代表)在补充、急需等情况下可以适当灵活处理,但也必须对其录用条件尤其是真实性和安全性进行核查3.安全性及背景核查:a身份证件 b居住地 c联系方式,最好有座机或宅电 d经历核对4.公司各岗位员工招聘,采取外聘和内聘相结合的方式,具体由人事部根据实际情况报请公司批准后执行第二条 员工录用/试用期/转正2.2.1 员工录用1.人事部经过初选,按照1:3的比例向用人部门提供候选人,用人部门提出用人意向后,由人事部和用人部门共同进行复试,然后用人部门提出用人意见,并报人事部批准部门经理及以上岗位由人事部进行初试,总经理复试,人事部提出综合意见及拟录用人选,报总经理批准2.有直系亲属关系及其他特殊关系的员工不得在同一个部门、公司财务系统、人事系统等关键部门和岗位共同或接近任职上述相关关系认定及上述相关规定的解释,由人事部负责。
2.2.2 新员工入职1.入职通知:新员工的录用经批准后,各岗位员工,由人事部根据既定安排,发出《员工录取通知书》,通知其上班,并通知所属部门做好相关接纳准备工作2.员工报到:a)提交相关资料:1 寸彩照3 张、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职称证书原件(验证后返还本人)及复印件各1张;身份证原件(验证后返还)及复印件2张;户口本复印件或户籍证明;健康证原件;前一家公司或单位的退工单及离职证明b)办理报到手续:新员工报到时,如为公司办公员工,由人事助理为其办理办公用品领用,工卡领用,考勤卡注册发放等事宜c)介绍同事认识:公司早晨开晨会,由人事经理或人事助理协同部门主管带领,与其它同事介绍相识3. 入职培训:报到手续办完后,参照第六章培训制度中的6.4.2条款要求执行新员工入职培训2.2.3 试用期1. 试用期间,员工享有法定的工资、假期及相关劳动保障,但不享有公司其他福利待遇,如其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或不符合岗位要求,公司有权根据其表现,随时予以辞退2. 首次合同试用期为1至2个月,特殊情况由总经理批准2.2.4 转正1.员工试用期满前15个工作日,由所在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根据公司岗位考核制度完成对该员工的岗位试用期转正考核并上报至人事部。
2. 如果转正考核通过,由部门将其考核结果上报,并提出书面转正申请,填写《转正审批表》,并根据公司的《考核制度》和《薪酬制度》,提出调整薪资意见,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