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考试).doc
21页黑龙江省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单选题 (共24题;共81分)1. (4分) 若发现一颗行星与最近恒星的距离非常适合生命的存在,可推断该行星( )A . 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同 B . 可能存在液态的水 C . 大气成分以氮、氧为主 D . 表面有肥沃的土壤 2. (2分) (2016高一上·北仑期中) 2003年10月27日—31日,我国北方地区大多数的居民,在日出后的一段时间内用肉眼可清晰地看到太阳黑子这一奇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人们可用肉眼看到太阳黑子,可证明今年是太阳活动的活跃年份B . 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激烈能量爆发C . 这几天中,日本的卫星出现了信号中断的现象,是由于黑子发射的电磁波干扰电离层D . 太阳黑子的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之一(2) 太阳黑子出现在( )A . 太阳大气结构的最外层 B . 太阳内部结构的最外层 C . 太阳外部结构的色球层 D . 太阳外部结构的光球层 (3) 下列现象的产生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①昼夜交替 ②无线电短波通讯出现短暂的中断 ③动物的异常反应④小王手表上的指南针指向异常 ⑤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④⑤ 3. (4分) (2013高一上·北京期中) 如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1) 关于图中各圈层的正确叙述是( )A . C为大气圈 B . A为水圈 C . E、F合为岩石圈 D . B为生物圈 (2) 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A . 软流层 B . 下地幔 C . 图中D层 D . 图中G层 4. (2分) (2013高一上·德州期中) 将一盏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回答下题.(1) 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 . 昼夜的更替 B . 区时的差异 C . 运动物体偏向 D . 地方时差异 (2) 判断图中的P、Q点所在的是( )A . 晨线 B . 昏线 C . 0时经线 D . 既不是晨线,也不是昏线 (3) 对P、Q两地表述正确的是( )A . Q地此时地方时为6时 B . P地昼长小于12小时 C . Q地昼长大于12小时 D . P地昼长大于Q地 (4) P点的太阳高度是( )A . 0° B . 30° C . 45° D . 90° 5. (3分) 9月15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方向是( )A . 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 B . 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 C . 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 D . 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 6. (4分) (2019高二上·大港期中) 喜爱多肉植物的小明在纽约(西五区)于当地时间5月10日20:00拍摄多肉植物的照片(见下图)与北京的小亮相互交流,此时小亮家朝南的阳台上多肉植物的影子朝向为( ) A . 西南 B . 东北 C . 东南 D . 西北 7. (2分) (2016高一上·绍兴期中) 强烈的太阳风暴 “光临”地球时,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 . 热带地区农作物绝收 B . 大气能见度下降 C . 有线失灵 D . 无线电广播中断 8. (2分) (2017高一下·河北开学考) 下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A . B . C . D . 9. (8分) (2017高二下·武邑月考) 甲图为“非洲主要陆地自然带”示意图。
乙图为“陆地假想变化示意图”,乙图南部虚线以内由海洋变成陆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 据甲图可知( )A . A,B分别表示热带雨林带和热带荒漠带 B . 洋流甲沿岸可能出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 . 自然带A→B→C的变化体现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 . 马达加斯加岛东侧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 W地点最可能出现的气候类型是( )A . 热带草原气候 B .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 地中海气候 D . 温带大陆性气候 10. (4分) 大气热力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A . 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均为短波辐射 B . 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多 C . 近地面大气热量来自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 D . 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越少 11. (2分) (2020高二上·吉林期末) 恩克斯堡岛(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2月7日,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 A . 2月7日9时 B . 2月7日15时 C . 2月7日17时 D . 2月7日21时 (2) 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 ) A . 生物类型多样 B . 对全球变暖敏感 C . 大气质量优良 D . 人类活动影响少 12. (4分) (2017高一下·张家口期末)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渗水、蓄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南省三亚市“海绵城市”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已初见成效完成下题1) 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 A . 减少地表径流 B . 减少大气降水 C . 减少植物蒸腾 D . 减少地下径流 (2) 三亚某校学生为建“海绵城市”献计敞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 填湖建绿地公园 B . 城区河道内建坝 C . 禁止开采地下水 D . 地面铺设透水砖 13. (2分) 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 )A . 多年平均降水量 B . 多年平均蒸发量 C .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D . 多年平均储水量 14. (2分) (2019高一上·兰州期末) 调节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的重要措施是( ) A . 开采地下水 B . 修建大型水库 C . 进行人工降雨 D . 跨流域调水 15. (2分) (2015高二上·响水期中)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时间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强沙尘暴次数58131423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156021002460A . 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B . 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 C . 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 . 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 16. (4分) (2018高二上·温州期中) 《历游天竺记》记叙了法显历经艰辛而至天竺,最后从海上返回的全部行程及其见闻。
读“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完成(1)、(2)题1) 轮船从斯里兰卡去马六甲海峡,顺风顺水的时间段是( ) A . 10月~12月 B . 1月~3月 C . 3月~5月 D . 6月~9月 (2) 斯里兰卡岛上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 A . 商品谷物农业 B . 地中海式农业 C . 热带种植园农业 D . 大牧场放牧业 17. (2分) (2015高一上·荆门期末) 图中a图示意世界某区域图,b图为a图中甲城气候资料.该地区年降水量北部地区较多,南部地区较少,最南部的沙漠地带常年无雨.但是,就在这样的地方,A国生产的粮食、水果不仅能够自给,还能大量出口.据此完成下题(1) 甲城的气候为( ) A . 热带沙漠气候 B . 热带草原气候 C . 地中海气候 D . 亚热带季风气候 (2) A国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 A . 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 . 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C . 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D . 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3) A国解决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引湖水灌溉②海水淡化③跨流域调水④建水库调节径流⑤改进灌溉技术.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③⑤ D . ②⑤ 18. (4分) (2013高一上·长岭期中)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数码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A . ①② B . ④⑤⑧ C . ②④ D . ③⑦⑨ 19. (6分) 下图为全球板块分布的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 甲、乙两陆地分别属于( )A .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B . 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C . 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D . 美洲板块、亚欧板块 (2) M,N两处板块边界类型图示依次是(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① D . ②③ 20. (4分) (2018高一下·江津期末) 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1) 三亚昼最长时的节气是( ) A . 冬至 B . 夏至 C . 春分 D . 秋分 (2) 漠河昼长( ) A . 始终长于三亚 B . 变化幅度小于三亚 C . 始终短于三亚 D . 变化幅度大于三亚 21. (2分) (2017·内江模拟) 生物量是指某一时段单位面积土地上生活的生物体干物质总量生物量的大小及变化受水热条件的影响下图是我国祁连山南坡亚高山灌丛草甸种群结构相似的四个研究区5-9月地上生物量变化图,研究区是祁连山重要的夏季牧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据材料推断,研究区土地退化最严重的是( )A . 乌鞘岭 B . 祁连 C . 门源 D . 野牛沟 (2) 与其他三个研究区相比,野牛沟5~6月生物量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 春季雨水多 B . 植物种群少 C . 春季光照强 D . 春温回升慢 22. (2分) (2018高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