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法与中图法概述.doc
24页word分类法与中图法概述v 几个概念v 分类:以事物的本质属性或其他显著特征作为依据,把各种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是人们认识事物、区分事物、组织事物的一种逻辑方法v 分类法:对文献进展分类的工具是一种重要的情报检索语言什么是图书分类v 图书分类就是按照图书内容的学科属性或其他特征,把图书馆藏书予以一一揭示,并分门别类地将它们系统地组织起来的一种手段图书分类的任务v 揭示每种图书的学科知识内容;v 把学科性质一样的图书聚集在一起;v 根据各类图书之间的亲疏关系把藏书组织成一个体系分类法的历史v 较早时的分类法:“四库分类法〞20世纪以来,一些以现代学科分类为根底的图书分类法陆续出现这些分类法考虑了知识的系统性,按照学科的性质归类最有影响的有四种: 1、《仿杜威书目十进制》,沈祖荣、胡庆生,1917 2、《世界图书分类法》,杜定友,1925 3、《中国图书分类法》,X国钧,1929 4、《中国十进分类法与索引》,皮高品, 1934 建国后陆续编制出《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分类法》和《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表草案》,都被应用于编制馆藏目录、书目和索引。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也是常用的分类法其它分类法介绍Ø 《科图法》全名《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分类法》文献分为5大部、25大类类目采用层层划分、详细展开的方式,形成一个等级清楚的类目体系如: 53 物理学………… 53.6 电学与磁学 53.61 电子物理 53.611 电子说其它分类法介绍v 《人大法》全名是《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建国后编制的第一部新型分类法,分为4大部类、17个根本大类如: 7 文化、教育、科学、体育 71 文化教育行政…… 710. 体育 711. 文娱体育活动v 国内其他分类法最主要有《人大法》、《科图法》、此外,还有《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法》、《中国档案分类法》等国外一些分类法v 《杜威十进制分类法(DDC)》《国际十进分类法(UDC)》《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LCC)》此外还有《冒号分类法》、《布利斯书目分类法》等《中图法》的前身可追溯到《中小型图书馆分类表草案》(以下称《中小型法》)v 《中小型法》, 1957v 《大型法》, 1959v 《中图法》一版 1975二版 1980三版 1990四版 1999五版 2010中图法类目简介v 五大部类序列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哲学、某某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中图法类目简介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理论 B哲学、某某;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自然科学……………….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综合性图书……………Z 综合性图书《中图法》的结构v 1 宏观结构《中图法》的结构v 《中图法》微观结构类目(包括通用复分表和专用复分表的子目):是构造分类法的最根本要素,每个类目代表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文献集合。
一个类目是由类号、类名、类级、注释和参照组成《中图法》类目结构入下:类号 R318.01 生物力学类名生物流体力学,骨、软组织力学以与生物力学在生物注释和参照医学工程中的应用等入此类级参见 Q66v 总论复分表v 世界地区表v 中国地区表v 国际时代表v 中国时代表v 中国民族表v 世界种族和民族表〔四版新增〕v 通用时间、地点表注意: 通用复分表只对主表类目起复分作用,不能单独使用总论复分表-0 理论和方法-01 方针、政策与其阐述 -[019] 法令、法规与其阐述 -02哲学原理 -03方法论…… -09历史-1 现状与开展 -2 机构、团体、会议 -3 研究方法、工作方法 -4 教育与普与 -5 丛书、文集、连续出版物 -6 参考工具书 -[7] 文献检索工具 -79 非书资料,视听资料-0 理论和方法v 例:中国心理学史论/杨鑫辉著·━某某:某某教育,2002本书阐述了中国心理学史研究的新阶段,中国心理学史论的概念,中国心理学史论的内容体系,以与中国心理学史的价值论等内容。
v B84-09-4 教育与普与v 物理化学习题解答上册/王文清等编·━392:无图表;32O64-4/16/:1-5 丛书、文集、连续出版物v 现代美英资产阶级理论文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知识产权出版 本书收录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到1960年左右的美、英资产阶级文艺理论界中各重要流派和个人论著中的重要文章或章节, 力图展现现代美英资产阶级文艺理论的历史面貌I0-53-6 参考工具书v 试剂手册/中国医药公司某某化学试剂采购供给站编·━某某:某某科学技术出版1661:无图表;32O6-62v 推荐符号“a〞v 总论复分号“-〞v 组配符号“∶〞v 地区区分号“〔〕〞v 时代区分号“=〞v 民族区分号“〞v 通用时间、地点区分号“〈〉〞推荐符号“a〞v 这是为了将“A〞大类的马列著作与专题汇编在有关各类作互见,而采用的符号将“a〞置于有关互见类号之后起推荐作用v 例:《实践论》,分类号为A424〔抗日战争时期单行著作〕v 互见类号:B023a总论复分号“-〞v 这是表示总论复分表中的类目,凡主表类目使用总论复分表复分组号时,须将“-〞与总论复分表中的类号一起加在主类号后。
v 例如:《新物理学习题集》分类号为O4-4《化学实验手册》分类号为 O6-33,而不是O6-33-62 〔注意-不能连续使用〕组配符号“∶〞v 用于联结两个相关的主类号,合成一个组配类号例如:∶I地区区分号“〔〕〞v 当某类目需要依地区、国家区分,但类目无注释规定可依地区表复分时,如此可将“世界地区表〞或“中国地区表〞中的有关类号用〔〕括起,加在主类号之后v 例如:《俄罗斯画家尼古拉·费迅油画作品》v 分类号:J233(512)〔各国绘画作品〕油画时代区分号“=〞v 当某类目需要依时代区分,但类目无注释规定可依时代表复分时,如此可将“国际时代表〞或“中国时代表〞中的有关类号加在主类号之后,中间用“=〞联结v 例如:《羽坛辣妹子自话》〔龚智超的自传〕v 类号:K82=76〔K825.47是中国体育人物传记,76是中国时代表中的21世纪〕民族区分号“〞v 如某类目需要依民族细分,但类目无注释依“世界种族与民族表〞或“中国民族表〞复分时,如此可将种族或民族置于“〞中,加在主类号之后v 例如:《犹太人经商智慧》,分类号为F715“382〞通用时间、地点区分号“〈〉〞v 假如某类目需按通用时间、地区复分,如此将“通用时间、地点区分表〞的有关类号置于“〈〉〞内,加在主类号之后。
v 例如:《春季饮食养生》,分类号:R247.1<111> 5.中图法中加“0〞的问题v 在文献标引过程中,某些类“转换分类标准〞后,为保证新产生的子目系列排列的逻辑性和防止重号,是加0的根本原因什么是转换分类标准?v 《中图法》类目的划分是运用逻辑划分规如此,逐级对一个类目层层划分,每一度划分使用一个分类标准进展每一组类目大多有一个上位类目,在其下面有一个或一组下位类目某一个有下位类的类目〔通常称之为“概括性上位类〞〕如果已经采用了某个分类标准进展划分,而该类又允许仿某类分,或依某复分表分,那么就会形成另一个与原分类体系已列举的子目不同的新的分类体系,这个新的类目体系与已列举的类目体系是并列的,是用另一种分类标准划分而成的,这种情况称为“转换分类标准〞加“0〞的作用v 加“ 0〞可以防止重号例:《南非谚语选》的类号为I470.77,如果不加“ 0〞,即 I477.7,会与《纳米比亚民间文学》的类号一样,出现重号现象加“0〞的作用v 加“ 0〞可以保证新产生的子目系列排列的逻辑性v 例:《中国少数民族古语言教学研究》的类号为 H211.09,如果不加“ 0〞为 H211.9,虽然并未造成重号,但却会因此使其错排于“ H211.8 土火罗语〞之后,使之与其他复分类目别离,混乱了类目的逻辑关系。
加“0〞的规如此v 凡属临近类目之间的仿分,因使用的分类标准是一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