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3年广州中考化学年报.doc

24页
  • 卖家[上传人]:文库****9
  • 文档编号:152462331
  • 上传时间:2020-11-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3M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化学科2013 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化学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终结性考试,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属选拔性和水平性相结合的考试一、试卷与命题1 .命题依据根据教育部颁布的《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以下简称 《 化学课程标准 》 ),广州市编制了《广州市 2013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 化学考试大纲 》(以下简称《化学考试大纲 》),《 化学考试大纲 》包括了考试目标、考试方式、试卷结构以及考试内容范围为帮助我市初中化学教师更好的执行《化学课程标准》,明确初中化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评价要求,不断探索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科教学领域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具体内容, 2008 学年我市研制出版了《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化学)) )(以下简称 《 评价标准(化学) 》 ),并于 2009 学年秋季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始试行 2013 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就是依据《化学课程标准 》、《化学考试大纲》和《评价标准(化学)》而编制的。

      2 .命题原则(l )贯彻教育部《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 》、《课改实验区 2004 年中考和中招改革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坚持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指导思想 ( 2 )体现新课程理念,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将包括讲授式、启发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运用于课堂教学 ( 3 )体现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选拔性和水平性相结合的考试)的性质、特点 (4 )强调学科知识的基础性和广泛的实用性,突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教育价值突出对化学学科思想、基本观念、学科研究方法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 5 )注重引导师生用好教科书,发挥教科书的教学功能 3 .试卷结构 2013 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全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80 分钟试卷中,考试性质和学科说明、试卷页码、总分说明、考试时间、答题要求说明等内容齐全、准确,试卷语言表述简明,试卷中每道大题后注明该题的小题数以及每小题的应得分数,答题卡留有足够空间便于学生答题,试卷及答题卡的设计规范。

      4 .试卷题型、题量及分值注: 1 .本表试题内容是参照 《 化学考试大纲 》进行分类的, 《 化学课程标准)中有关“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内容已分散到本表的“常见的物质”之中 2 . “分值栏”中的分值,从左到右依次表示 2013 年( 2012 年、 20n 年和 2010 年)的分值从表 3 可看出,常见的物质、化学学科基本思想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实验和物质的化学变化都是近年来考查的重点,而且各部分内容所占比例基本保持稳定 6 .试题特点 ( l )立足基础,兼顾选拔,深挖教材内容背后的化学原理和学科思想试题的知识点覆盖面广,题型常规,没有偏题、怪题,难度合理(难度统计如下表)试题呈现的学科知识属于最核心的基础知识,不要求教学中在事实性知识上作过多拓展,有利于将学生从题海和大量记忆中解脱出来试题引导教师挖掘教材重点内容、素材的教学价值,有相当数量的试题命题素材都直接来源于教材例如第 5 题关于材料的考查素材全部来自教材,且不拘泥于个别章节,而是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关注化学学科在创造材料方面的巨大价值第 20 题关于对比实验的考查也是取自教材多个章节出现的实验探究内容,引导学生在在通过实验探究获取事实性知识的同时,也要关注实验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

      第 24 题是由人教版教材下册 21 页习题改编而成第 25 题是由人教版教材下册78页习题改编而成这样的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学重视教材,落实基础,帮助师生跳出题海,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反思知识,习题中蕴含的化学原理和学科思想根据广州市高中办学规模,广州市约 12 万考生中,约 50 %将进人普通高中,约 49 %将进人职业高中,因此试题区分度为 0 . 5 左右较好地体现选拔功能 ( 2 )关注化学核心观念和学科研究方法,体现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化学的核心观念和基本研究丰富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应该贯穿于整个化学学习阶段,而且化学核心观念一旦形成终身难忘,不但有利于化学知识的后续学习,而且直接影响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根据山东师范大学毕华林教授的研究成果,中学化学核心观念可分为三类,每一类又包括一些具体的观念,概述如下:第一,元素观、变化观、微粒观;第二,方法类的基本观念包括分类、实验和计量;第三,情意类的基本观念,即化学价值观本试卷中多道试题以对上述核心观念的考查为目的例如,第 21 题考查的就是物质分类观和微粒观,要求考生能够从酸的组成特点出发知道酸的性质体现在 H+上;第 22 题综合考查了原子、分子、元素等概念,并以示意图的方式考查学生在化学符号、宏观事实与微观表征之间的转换能力,是微粒观考查的直接体现;第 23 题以学生未见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为载体来考查物质的组成、简单物质的命名规则、将化学反应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化学方程式的能力,体现了对分类观、元素观、变化观的考查;第 24 题以计算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元素守恒观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25 题试剂 KOH 中出现 K2CO3 的原因以及变质试剂的用途等设间,均需要学生从元素组成的角度加以分析;第 28 题最后一问让学生开放性回答如何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充分考查了学生对化学变化从本质到表象的全部认识;第 29 题需要学生在面对众多物质时,要有清晰的分类意识和分类方法。

      ( 3 )重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体现化学学科特点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研究方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历年来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化学学业考试都非常重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而且实验考查的目标是尽可能区分做过实验和没有做实验的考生,动脑思考做实验还是“照方抓药”式做实验的考生《化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2011 年修订版明确提出必须安排和组织学生亲身参与八项实验活动本次命题针对上述情况作出了积极的回应例如,第 23 题用陌生物质的复分解反应实验为素材,以现象描述为设问方式,考查学生关于常规试管实验的实验经验以及观察能力的达成情况;第 25 题基本呈现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反思评价等环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如果充分经历过系统的实验探究,理解和回答本题将有明显优势;第 27 、 28 题直接取自《化学课程标准》指定的八项实验活动,目的是进一步检阅和推动学校积极开展学生分组实验,并分别设计了独特的问题检查学生是否真正具备相关的实验操作经验和切身体会,一些设问则是考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是否认真思考和理解了操作背后的原理。

      第 29 题考查学生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区分动脑思考做实验还是“照方抓药”式做实验的学生,从答题情况看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仅仅将能反应的试剂配对写出反应现象,对于要解决的问题和需要得出怎样的结论完全不清楚,属于典型的“照方抓药”水平,说明平时的教学不曾落实独立思考并完成实验的任务 ( 4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体现了化学的应用价值和教育价值试卷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有些试题与产生、环境、人体健康、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强调通过实际问题来考查学生应用化学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化学的应用价值和教育价值如第 3 、 4 、 6 、 9 、 14 、 15 、 16 、 17 、 25 、 27 、 28 、 29 题的情景都来源于实际例如:第 3 题的命题背景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和反省的镉污染事件第 4 题的命题背景是 2013 年上半年中国北方大部分城市出现持续的雾霆天气,可吸人颗粒物污染被广大民众普遍关注第 9 题不仅考查了学生从化学视角审视铁制品的使用,试题的取材还充分体现了岭南地区生活风俗和文化特色第 14 题跳出了题海中常见的命题取材,选择了与学生的生活经历更紧密的角度考查了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第15题从存在、生产、使用、保护等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关注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第16题从健康、环境、资源等多个角度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化学常识,而且重在引导学生形成正面的化学价值观,使我们生活的地球变得美丽依然离不开化学知识第 25 题从一瓶可能变质的试剂展开探究过程,情景真实贴近实际,尤其最后让学生提出变质试剂的用途这一问充分考查学生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书本知识的应用价值 ( 5 )关注学生后续学习的需要,有利于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广州作为国家级中心城市,教育的格局有别于省内其他地区,绝大部分初中毕业生将升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意味着他们中的大多数将进一步学习化学,因此初中化学教学关注学生后续学习的需要是我市教研的重点之一,也是研制《评价标准(化学)》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作为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必须与有关的指导建议保持一致并在试题中有所体现例如:第 2 题考查物质分类的有关知识,教材中对于酸、碱、盐的组成特点只有某些局部的描述,并未要求学生准确掌握酸碱盐的组成特点,但为了对酸碱盐之间的反应有略高于课程标准的认识,学生能从组成上分辨酸碱盐是很有必要的。

      第 8 题考查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示意图是原子、离子微观结构的符号表达,是进一步认识结构与性质关系的重要基础,高中阶段学生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物、元素周期律时将直接使用因此初中阶段学生应能熟练解读其中的信息,虽然并无规定初中学生要熟记前18号元素,但能按照有关规律结合原子序数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是学生应该达到的程度第 12 题以 Na2SO4为例考查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认识化学式的化学意义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物质的量常常困难很大,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对物质的构成层次认识模糊,而且对表示物质构成的化学符号理解肤浅,仅仅视为代号,没有意识在头脑中呈现其化学意义2 .数据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 ( l )近三年来试卷信度、区分度的控制都较好,试题总体保持平稳, 2013 年难度系数略有提高,更为接近命题领导小组制定的 0 . 65 的预期目标,有利于全市教学质量监控,有利于高中选拔人才 2 )选择题难度系数介于 0 . 61 ~ 0 . 89 之间,没有难题,发挥选择题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学科素养的功能也没有特别容易的试题,充分非选择题的难度系数基本介于 0 . 4 ~ 0 . 65 之间,具有非常理想的区分度。

      总的来说,本次测试兼顾了水平性和选拔性考试的双重特点 ( 3 )各分数段人数分布呈现“马鞍”形(近三年分布差异不大),说明初三学生学习化学长期存在两级分化情况 4 )新五区和四县区整体上与老三区有差距,尤其是后半样平均分与前两年相比差距在进一步拉大,说明新五区和四县区差生面明显较大一些城乡结合部区域和以农村为主的区域,学生难以适应新颖的试题情境,这些区域不少老师还没有充分转变观念,不重视对学生学科思维的培养因此,更多地关注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是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整体提高的关键 ( 5 )四区县与老三区相比,得分率差距最大的试题是 23 题,其次是 25 题这两题并非全卷难度最大的试题( 22 、 29 题难度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