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docx

32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431062409
  • 上传时间:2024-02-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1.50K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教学初探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的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感受自然之美”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观潮》《走 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组成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中那么多绮丽的 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能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1) 能引导学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美大潮的壮观,充 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走月亮》,无不充盈着快乐、幸福、温馨、甜美之情通过阅读,感 受《现代诗二首》中晚秋的美和小花牛的可爱充满童真、童趣的《繁星》表现了作者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景物引发的联想和不同感受2) 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学习 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内容 教学要点 课时 教学建议1 观潮 本课描写了钱塘大潮的壮 2 1. 通过初读—研读 —美重点是感受钱塘江大潮 熟读的程序引导学生汹涌而来的壮观气势 体会钱塘江大潮的景观之奇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2 走月亮 本课描写了阿妈牵着“我”的小手在月光下散步的美 好情景,重点是感受月光下 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 阿妈浓浓的亲情。

      3 现代诗二首 本课描述了晚秋的美和小花牛的可爱,重点是通过有 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 在诗歌中表达的感情2 1. 结合图片,引导学生 透过文字想象画面 2.让学生在轻声读、自 由读的同时边读边想 象1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 生的朗读能力,赏析诗 歌的能力和想象能力4*繁星 本课紧紧围绕“繁星”展开1 1. 通过启发、点拨的方描写,写了“我”在不同时 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 景重点是学习并运用联想 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 赏景物时的感受学习并运 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 手法,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口语交际:我们与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以 环境 “我们与环境”这个话题进行讨论重点是指导学生在法引导学生品味课文 中的各种修辞手法 2. 结合图片引导学生 体会作者观赏景物时 的感受1 1.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去 观察发现自己身边的 环境问题情境中讨论交流时的条理 性、应对性和合作性懂得 环境对人类的重要作用,确 立环境保护意识习作:推荐一个好 本次习作的内容写一写自 地方 己喜欢的一个好地方重点是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写 出自己推荐的地方和推荐 理由2.小组合作法去讨论制 订解决环境问题的办 法。

      2 1. 指导学生联系实际选 择身边的美景 2.结合课文提示对习作 进行指导3. 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 表达习作3. 互 评 法 互 相 点 评 习 作语文园地本次语文园地的主要内容 是根据语言描写调动听觉、 视觉等各种感官想象画面; 根据四字词语想象画面;能 用一定的词语描写事物;书 写楷体字;积累古诗《鹿 柴》重点是培养学生联想 和想象能力,引导学生联系21.引导学生在回顾课文 内容的基础上,调动感 官,激发联想和想象 2.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讨论交流3.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结合图片引导学生理 解诗意实际运用词语写句,同时引导学生积累古诗1.《观潮》教学设计教学设想: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 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 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 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课堂教 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研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能力,陶冶情趣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 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 40 分钟时间,让学生多读, 并且积累词句,减轻学生负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都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观潮》这篇课文,还学习了生字新词,现在我们就比比谁的记忆力最 强,好吗?课件出示:复习词语,理清脉络平 静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师:这四组词语都是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那么,大家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呢?(这四组词语分别描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潮水的样子和声音)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吧!师:江潮还没有来,江面是什么样子的?谁能找出描写江面的句子读一读?师:那么,海塘大堤上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谁能找出描写海塘大堤上景象的句子读一读? 人们等啊,盼啊 !那么,如果你就是这人群中的一员,你会等什么,盼什么?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二、品读课文一)讲读第一段:潮来之前1. 课文一开头就把作者观潮后的感受写得清清楚楚,齐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写作者感 受的词,字(出示卡片:天下奇观)2. 大潮的“奇”充分体现在下面的文章中,让我们细细体会。

      3. 第二自然段除了告诉观潮的时间和地点外,还交待了作者占据了观潮极好的位置 轻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作者站在海塘大堤上,观察了哪几处地方?(镇海古塔、中山亭、观察台、小山)哪个地方最能吸引你?(板书:宽阔平静)4. 哪个词写出了宽阔的钱塘江平静的?(出示卡片:横卧)5. 此时的江面因为在雨后,所以有一层薄雾笼罩着、朦朦胧胧,使江面更美丽了,远 处的小山一会儿好像看得清,一会儿又隐隐约约看不清,文中哪个词是讲这个意思的?(朗 读“若隐若现”)6. 此时,观潮的人应怎样?(朗读:“人山人海”)他们的心情如何?从哪些词可看出? 7.齐读第二自然段,小结二)讲读第二段(潮来之时)1. 各自轻读,看看潮是如何来的,“声”“色”如何变化的?分层2. 讲解第一层板书:风平浪静)声音呢?(板书:闷雷滚动)这雷声有什么特点?圈出表示特点的字,听到闷雷一样 的轰鸣从远处接连不断地传来,顿时人们怎样?(板书:人声鼎沸)什么叫人声鼎沸?为 什么会人声鼎沸?3.讲解第二层① 过了一会儿,“声”“色”有什么变化?(板书:越来越大一条白线)② 声音为什么会越来越大?“一条白线”在什么地方?“水天相接”指哪里?(指图)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什么 地方?(地平线)③ 观潮的人们呢?(板书:沸腾)想象动作。

      4.讲解第三层出示小黑板)① 说说“声”“色”的变化板书:拉长变粗 水墙 白色战马 山崩地裂)② 拉长到什么程度?(理解“横贯”)“城墙”有什么特点?有多高?有我们教学楼的两倍那么高呢!景象多么壮观指 名读)比较“战马”与“马”,理解“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钱塘潮开阔、势猛,要不然, 怎么说它壮观呢?此刻,那声音更是不可想象什么叫山崩地裂?文中哪句话是写这个词的?哪个词可 以与“山崩地裂”相提并论?(教师给词)大潮发出的声音如此惊心动魄,真是太雄伟了指名读)5. 教师小结,齐读第四自然段6. 此刻,观潮的人呢?为什么不写?作者已是(给词:目不暇接),看潮都来不及,但观众的表情也一定会有变化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睁大,用哪个词形容?(板书:目瞪口呆)看的人很紧张,大气都不敢 出,用哪个词形容?(屏息凝视)还可以用许多词来说,容你去想象7.齐读第二段,边读边想象,读出大潮的“声”“色”,更要注意它们的变化三)讲读第三段(潮去之后)1. 可惜,潮头霎时就奔腾西去了可是江面上余波未息,找找看,哪些词写“余波未 息”?(理解并朗读“风号浪吼”“漫天卷地”)2. 江面何时才平息?停息后江面是否如潮来前一样?3. 宽阔的大江在短暂的时间里,江水竟然暴涨了两丈来高,你想象一下,这时观潮的 人会是怎样的了?只是作者没写而已。

      三、总结全文1. 根据板书总结全文2. 没读书前你知道钱塘江大潮吗?听到过别的地方或国家有吗?所以说绮丽的钱塘 江,壮美的大潮,真不愧是“天下奇观”3. 齐声朗读全文,想象情景,再次和作者一起饱览天下罕见的钱塘江大潮吧!板书设计:1 观 潮“声” “色”潮来之前 望 等 盼 平静 宽阔人声鼎沸 闷雷滚动 风平浪静沸腾 越来越大 一条白线潮来之时目瞪口呆潮过之后 风号浪吼 漫天卷地拉长变粗 天下奇观 水墙白色战马2.《走月亮》教学设计教学设想:在教学本文时,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 力,创设情境,品读感悟,使学生不仅感悟到温馨、快乐、幸福的亲情美,而且体会到月 色下的意境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抓词抓句去重点体会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 课标精神,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多读、多说, 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通过“品读”来代替文章的讲解,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 体悟感情,突破教学难点,避免把文章“讲”没味儿了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首先,我们先来观看一段 flash 动画多媒体播放 flsh 动画:在月光如水的夜晚,一对儿母女悠闲地漫步。

      此间,配以优 雅的音乐师:同学们,这种情景美吗?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随着作者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走月亮”,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 路上,看着美丽的景色,感受着妈妈浓浓的亲情二、品读课文,深入学习1.找出文中喜欢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师:请同学们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自读课文,并找出你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 遍,试一试怎样才能读得更好2.全班交流,指导朗读根据学生朗读的具体内容,随机点拨设想学生找到的语句:a:“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师:你为什么喜欢这里呀?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回答,教师相机引导作答师:这么美的景色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指导学生读出那种美好的意境,在读中,在倾听别人读中仿佛看到了作者为我们描绘 的秋天月光下的美丽景色多媒体出示静态画面:柔和的月光下,高高的山,村头的树,村间的路,一片幽静、 祥和的景象进一步体会自己那种美好的境界,使学生产生如身临其境的感觉师:秋天月光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 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b: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呦,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师:说说你喜欢的理由教师相机提问:香味在流,月光在流,怎么可能?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月光下小溪、山草、野花构成的一幅甜美画面,体会到正是这种语 言,才将本无情感的自然之物附着上甜美、欢快、幸福情绪,如流水绵绵不绝多媒体出示动态画面:月光下的溪水清澈美丽,淙淙地流着,鹅卵石布满河床,小水 塘映着月光从而让学生体会“我”和阿妈欣赏到的清澈美丽的溪水,闻到了溪水中山草和野花的 香味,看到倒映在溪水里的月亮,看到了鹅卵石间的无数个可爱的小水塘和倒映在小水塘 里的数不清的月亮秋风轻拂,无数个小水塘中的无数个小月亮随着微波轻轻摇荡师:这么美好的画面,谁能用你的朗读来体会体会呢?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