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媒体时代下视频弹幕研究.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74678739
  • 上传时间:2024-08-1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79.6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新媒体时代下视频弹幕研究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弹幕作为一种新的评论媒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一些以弹幕为特色的弹幕视频网站如 bilibli 等也蓬勃发展起来,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本文就弹幕的价值意义及其存在的不足进行详细分析,并据此对弹幕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弹幕;弹幕视频;新媒体 1 弹幕由来及发展概况 弹幕一词最早出自军事领域, 用于形容炮火子弹密集得同一张幕布 后来进入 ACG领域,主要用于弹幕射击游戏,即一种在横版画面中以操纵角色躲避铺天盖地的子弹为基本模式的游戏,如“东方 project”系列等 如今为人熟知的弹幕是指一种呈现于视频上方的即时性评论,也就是本文所讨论的视频弹幕它最早源于日本的 NICONICO 视频播放网站,它在视频播放器中加入了浮于视频上方的字幕形式的实时留言评论功能,由于这些评论密集得如同无数飞过的子弹一般,从而得名曰“弹幕”在国内,AcFun 将弹幕功能搬运到自己的网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弹幕视频网站其后,AcFun 的一名会员所建立的 bilibli 逐渐取代 AcFun,成为是目前国内最知名的弹幕视频网站 2 弹幕的意义 2.1 满足受众社交需求 弹幕作为一种新兴的交互性传播方式,相较于传统的视频媒体传播,以及传统的只能在固定的评论区进行“建楼式”评论不同,弹幕视频内的交流是一种即时性、互动性更强的交流方式。

      在弹幕视频里,观众的所思所想可以第一时间进行发布展示并得到其他观众的反馈且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形成了良好的交流氛围,显著提升了受众参与生产和消费的主动性同时,人们在发送弹幕过程中,展示了自己对一件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并且得到回应在虚拟的视频平台中,受众可以找到和自己持一致观点的用户,形成小范围“群体”在这一零散用户聚集成团体的过程中,用户得以开展社交并获得了群体认同感和归属感,很好地满足了用户地社交需求 2 2.2 满足受众的二次创作需求 弹幕满足了受众的二次创作需求与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在观看弹幕视频的过程中,用户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更是作品的再造者弹幕虚拟的语言环境使年轻的观众更加活跃,他们对视频内容进行理解、转换、再加工和输出时,已经带有鲜明的个性化色彩,对视频内容本身进行了“二次创作”,注入了新的内容,比如对问题进行争辩,就雷点进行吐槽,用搞笑幽默的方式与人沟通交流,都是对视频内容的二次创作,在对视频内容再创作的过程中,也就完成了受众自我价值的实现 2.3 拓展视频的内容与主题 在弹幕二次创作的基础上, 弹幕还拓展了视频的内容与主题, 成为了视频的一部分。

      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表明,文本的意义不是由传者所传递的,而是由用户生产的用户在欣赏视频的过程,就是在凭借自己的感受解读视频意义的过程,而弹幕给了用户表达和反馈的机会虽然这种反馈并不具有真正的即时性,一条弹幕可能是在视频发布很久之后发送的但在后来的用户看来,他们在观看视频的某一帧时能够同时看到针对这幕发送的解读,这两者对他们就是同时出现的此外,弹幕脱离了视频文本就显得无意义,而对于用户而言,这种被弹幕依附而产生的视频文本就是被二度加工过的新文本,弹幕已然成为了视频的一部分这可能会改变和解构传者原先意欲传达给用户的信息例如,《东京食尸鬼》这部番剧中,男主人公痛苦地抑制自己吃人的欲望时,弹幕中出现“绝对不能吃夜宵,已经太胖了”的吐槽这在营造出了搞笑氛围的同时,顿时将剧中极力表现的男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戏剧矛盾消解得一干二净在这样的情况下,本作为传播过程中“客体”地位的用户,获取了二次传播的主动权,作为传播内容的视频文本反而被作为恶搞、改写的对象 同时,弹幕在提示注意点和引导关注点上表现出极强的能力受众通常会就视频中某一句话甚至某一细节提出自己的看法,而这一看法会即时呈现在视频内容上方,给下一位受众提示,使后来的受众源源不断地注意到这一点并引发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对视频细节的讨论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视频的内容,成为了视频文本与用户的桥梁因此弹幕也是视频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本意义传达的重要环节 2.4 促使情绪传递与感染 弹幕会帮助用户宣泄情绪, 并促使情绪在讨论中传递与感染, 最终汇聚成情感能量先行的弹幕会对主题进行筛选,确定讨论的方向并奠定情感基调,作为“情绪领袖”影 3 响后面的观影者;随之而来的弹幕则是在先行弹幕和视频内容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表现出更为强烈的情绪评价中包含着一定情绪,而弹幕作为评论的即时记录者,则能准确地将情绪印刻在恰当的位置,通过播放对情绪进行再现,影响他人的观影情绪此外,弹幕往往滚动迅速,受众只好更直接地表达情绪和态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情绪的感知因此,弹幕为情感的延续提供了载体,使群体情绪得以存在较长时间,为群体情绪的感知提供了条件,促使情绪在讨论中传递与感染,最终汇聚成情感能量 3 弹幕存在的问题 3.1 影响观赏效果 首先,对影视作品叙事节奏造成了破坏首先,影视作品的叙事结构、拍摄的构图、剪辑都遵循一定的规律, 由此构成了一影视作品的完整性和美学价值影视作品在总体形象构思的基础上,选择不同景别,不同拍摄角度、不同的拍摄方法都是具有目的性的,是直接表达信息的需要,还是表达寓意、点燃气氛或者其他目的。

      镜头之间的剪接也要考虑到人们观察世界的规律和习惯而弹幕插入会扰乱影视作品原本的节奏和美感,破坏原本的构图效果,对剧情的完整性带来威胁 其次,专业团队制作的影视作品在字幕的使用上遵循了视听规律,既考虑到内容表达的需要,也保证了舒适的观看效果而弹幕的字号、字体、色彩、位置、字数是由弹幕用户自由设置的,这赋予了用户很大的自由度,但是由于用户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在字幕的使用上往往呈现出随意性的特点,字体过大、颜色不协调、字数过多、内容重复等违背视频传播规律的使用行为在弹幕中随处可见,造成观看体验的不适,影评人韩松落就表示:“ 刚开始看还觉得很新鲜,后来觉得很烦躁,因为它非常影响观看 3.2 威胁观众审美独立性 弹幕作为一种评论, 一方面为观众争取了主动性, 让观众通过视频平台参与和互动但是弹幕的即时性又决定了弹幕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内容在视频的高潮到来时,大量的带有情绪的弹幕在屏幕上迅速地滚动而过,速度很快由于人们注意力的有限,在同一时间人们只能注意到有限的几条弹幕先发布的弹幕往往会对其后的观众形成引导作用,形成群体传播的效果,使观众在观看中不自觉地被评论和解说裹挟,被弹幕的情绪所带动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因此弹幕中经常会出现大篇幅的重复内容,有的是观众情绪被带动下的无心之举;有的则是刻意模仿,类似于“保持队形一致”的情形审美作为一种需要主观独立性的活动,在大量重复模仿之下,很容易造成受众审美能力的 4 退化 3.3 消解严肃,过度娱乐 娱乐特性是弹幕的一个重要特点提到弹幕,人们总是联想到“吐槽”雷剧、神剧,恶搞段子,“空耳”“都是用户们发布弹幕进行吐槽的重点对象威廉.斯蒂芬森将传播分为工作性传播和游戏性传播,他认为,几乎所有的传播内容都含有游戏和娱乐的成分, 即使是最严肃的政治演讲和辩论, 人们也本能性地希望它们含有趣味性的内容而作为吐槽的弹幕就是一个例子,它用一种讽刺、幽默、游戏的视角来点评视频内容这并不适合所有视频,对于严肃高雅的视频题材例如《肖申克的救赎》、,《情书》、《阿甘正传》 等富有人文气息和教育意义的电影,一些网站也放在弹幕之列, 打开弹幕,一些吐槽和调侃出现在一些严肃、清新、励志的画面上,跟电影的风格十分不相称,一些言语甚至粗俗不堪这消解了经典电影寓教于乐、传递人文关怀的作用,否定了影片的人文价值,是对高雅文化的亵读 诚然,弹幕吐槽可以释放压力,缓解疲劳,弹幕的集体狂欢也并非无理的需求。

      但是,弹幕不应该成为挖空心思哗众取宠的噱头,置艺术价值和伦理道德于不顾当弹幕的娱乐性质跨越了边界,形成一种消极的话语权力时,它的负面作用也要引起警惕 4 弹幕发展建议 4.1 加强技术研发,提升观众体验效果 弹幕对视频构图和剧情完整性构成了一定的破坏,首先,从弹幕的呈现形式来说,弹幕容易出现文字显示区域过大、数量过多的问题,也就挡住了视频的画面因此,弹幕视频需要去寻找赋予观众更多选项的可能性,不断提升观看效果,如仅播放百分之五十弹幕、仅播放精辟弹幕、一键过滤无意义评论等同时对于弹幕出现的位置、时间、色彩字体和移动方向进行设计,使得弹幕呈现出较为舒适的观感此外,弹幕视频平台方也应当进一步完善内容审核机制,除了采用智能电子技术,也需要进一步加大人工审核的力度,坚决抵制和打击低俗的网络文化 ,携手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4.2 提升用户素养,加强弹幕视频管理 首先,弹幕视频网站应严格遵守国家对于短视频行业监管的政策法规,在对弹幕进行严格审核后再进行播放,对其进行实时管理同时网站自身也应当建立起一套严格的用户监管体制对于频频发布不正当言论的用户,平台需要表明态度,对其进行一定的惩 5 处,予以警告、一段之间内限制其发射弹幕、封号等都是有梯度的可执行的举措。

      当然,提高门槛、落实准入制度也是从源头拒绝恶意用户、引导用户遵守“弹幕礼仪”的重要举措,如 B 站设置的“弹幕礼仪测试”就是为了给用户发射弹幕的权限进行一定限制,唯有通过测试者才能发弹幕 4.3 警惕娱乐至死,提高用户辨别能力 尼尔•波兹曼曾提出致使文化精神枯萎的有两种方法,其中一种是:“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随着弹幕文化在我国的崛起,其影响力不断扩大,如果我们使用弹幕只是为了搞笑、娱乐,花大量时间沉浸在弹幕的碎片化评论中而没有去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最终将难逃娱乐至死的噩梦针对这样的情况,除了加强管理,坚决抵制和打击庸俗、低俗、媚俗弹幕视频,警惕不良思想的侵蚀外,也应做好思想引领工作,在视频和平台中着意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用户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严守道德红线,进而保证主流价值观的深入人心 4.4 分析弹幕内容,深挖弹幕数据价值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可以通过弹幕系统保存用户发布的弹幕从而将其变成一笔隐形财富因此,应通过技术设计过滤和删除无意义的内容,对有效的弹幕内容进行分析 一方面, 通过弹幕可以对受众的观看行为和观看心理进行分析对于制作方公来说,可以测量视频的受欢迎程度,并通过多项指标衡量视频的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对于视频服务提供商来说,可以通过弹幕内容研究观众的喜好向其提供精准的视频推送服务另一方面,精彩的弹幕是观众智慧的结晶,可以为接下来视频的内容生产提供思路弹幕作为一种视觉化的数据,比其他如、微博等社交平台的数据更加直观和准确影视作品可以通过对用户发布的弹幕数据的分析,获知自身作品现存的问题,从而对作品剧情、叙述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整,同时为之后的创作积累经验在将来,影视产业可以根据弹幕产生的大数据对剧本的创作、情节的发展和剪辑的效果进行调整,形成一种新的影视生产路径 5 结语 在新媒体的发展下,弹幕的出现为网络视频注入新的活力它作为一种新的评论媒介,具有其独特的表现力与优势对于受众来说,它可以满足受众的社交需求与二次创作需求,并促成情绪的传递与感染同时,能够扩充视频的内容与主题,是视频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本意义传达的重要环节 6 然而,在认识到弹幕所具有的价值与意义之外,也应看到它面临的诸多问题对于弹幕影响观赏效果等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和加强受众的媒介素养来改变现状,从而引导其健康发展 7 参考文献 [1]江含雪.传播学视域中的弹幕视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张蕊.新媒体时代下弹幕文化现象分析——以 Bilibili 弹幕视频网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03):229-230. [3]陆楚瑜,文霜,吴滨洋.新媒体时代弹幕视频的兴起原因与发展研究[J].科技传播,2020,12(06):132-133. [4] 陈一, 曹圣琪, 王彤. 透视弹幕网站与弹幕族:一个青年亚文化的视角[J]. 青年探索, 2013(6):19-24. [5]周舟. 传播学视野下的网络青年亚文化——“弹幕文化”解读[D].2015.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