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审定标准及新品种简介.doc
10页水稻审定标准及新品种简介2009年01刀13日 星期二 下午03:36注:本文仅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望广大朋友充分结合本地区气候、栽培 等条件,适当引种 一、水稻审定标准 抗病(稻瘟病)、耐冷标准稻瘟病叶、穗瘟:自然感病<5级 接种鉴定<7级可b耐冷:空壳率<35%省审品种品质分和『标准国家1级优质米:e出糙率$81%,整精米率$66%,垩白粒率W10%,垩白度W1%, 直链淀粉(干基)15—18%,胶稠度^80mrn食味品质$90分可国家2级优质米:出糙率279%,胳精米率264%,垩白粒率W20%,垩白度W3%, 直链淀粉(干基)15—19%,胶稠度^70mm食味品质280分b国家3级优质米:出糙率$77%,整精米率262%,垩白粒率<30%,垩口度W5%, 直链淀粉(干基)15—20%,胶稠度$60mm食味殆质$70分 二、新詁种(系)简介H前生产上种植的水稻品种综合各育种院所材料总体上看:从抗稻瘟角度和 商品外观米质、出米率及丰产性能分析,各品种各有优劣需配套相应的良种良 法进行栽培种植现结合各品种特征特性逐-说明其优缺点1. 空育131生育日数127天左右,主茎11叶,需活动积温2320°Co株高80cm,穗长 14cm,每穗粒数80粒,千粒重26.5g,出苗较早,分葉力强,抗倒性强,成穗 率高,抗稻瘟病性中等,在生育中、后期要及时、合理喷施农药,预防稻瘟病。
对延迟性和不育性冷害耐性强,出米率高,米粒透明,垩白小,外观米质优,食 味好产量一般为7500-8500kg/hm2,适于我省第二、三积温带旱育稀植栽培, 综合性状优良,该品种喜肥2006年全黑龙江省种植1050.4万亩,预计近几 年该品种种植而积将仍居主导地位一)龙粳系列1、龙粳12号可特征特性:粳稻,生育日数128天,从出苗到成熟需活动积温2350°C左右 幼苗生长势强,比较喜肥主茎11片叶,株高90厘米,株型收敛,剑叶开张角 度小,剑叶短,叶色略深,颖及颖尖秆黄色,无芒,分葉力中上等穗长18厘 米左右,粒较大,着粒密度小,偏长粒,粒长5. 6毫米,粒宽3.1毫米,长宽比 1.8,每穗粒数82粒,千粒重29.1克殆质分析结果:糙米率83. 1%,精米率 74. 1%,整精米率65. 9%,垩白大小6. 5%,垩白米率6. 3%,直链淀粉含量17. 78%, 胶稠度76. 8毫米,碱消值6. 9级,粗蛋白质含量7.72%经人工接种苗瘟5 —7 级、叶瘟3-5级、穗颈瘟5级,自然感病苗瘟3-5级、叶瘟3-5级、穗颈瘟3 —5 级2、 龙粳14b特征特性:需活动积温2366度,株高86.5厘米,穗有芒,分葉力强,穗长 18. 8厘米,每穗粒数83粒,千粒重26. 4g,整精米率67-73%,粒长宽比1. 7-1. 9, 食味评分82分,稻瘟病人工接种苗瘟3-7级,叶瘟3-6级,穗颈瘟3-5级,自 然感病:苗瘟1-6级,叶瘟3-5级,穗颈瘟1-5级,耐冷性鉴定,处理空芫率 14.1%,自然空壳率4. 3%o出穗比较早,但后期灌浆速度慢,因其植株剑叶上举, 叶片宽而肥大,活秆成熟,如遇到初霜来的早的年份,穗基部粒和藥穗粒成熟度 不好,又属偏长粒型品种,而影响加工品质。
注意防细菌性褐斑病,鞘腐病和褐变穗3、 龙粳15可特征特性:生育期125天需活动积温2300度,株高90厘米,穗长18. 8厘米, 每穗粒数100粒,分藥力较低大穗型品种,千粒重27g,整精米率67-73%,粒 长宽比1・7,稻瘟病人工接种苗瘟3-7级,叶瘟3-6级,穗颈瘟3-5级,自然感 病:苗瘟1-6级,叶瘟3-5级,穗颈瘟1-5级,耐冷性鉴定,处理空壳率14. 1%, 自然空壳率4. 3%灌浆速度慢防病重点应侧重于鞘腐病上4、 龙粳21可品种特征特:主茎12片叶,插秧栽培126-132天,需活动积温2300-2350°C, 较对照东农416稍早株高90. 5厘米左右,穗长14. 2厘米,每穗粒数90粒左右, 不实率低,千粒重27. 0克,无芒,颖尖浅褐色株型收敛,剑叶较短且开张角度小, 整齐-致,分篥力强,幼苗生长势强,抗稻瘟病性强,耐寒,秆强抗倒可品质分析:糙米率82. 9%,整精米率68. 5%,垩白度0. 2%,直链淀粉含量18. 2%胶 稠度80. 0mm,长宽比1.8,清亮透明,口感好,主要品质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食 用稻米二级标准可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和第三积温带插秧种植。
5、 龙粳22千粒重25. 5g,谷粒椭圆秆黄色,分篥力中等,剑叶上举,穗大粒多丰产 龙粳22二农育9801二农户散穗131,缺点:不抗病稻瘟大发生年份稻瘟有绝产地 块、耐寒性差,不实率高,整精米率差我个人观点不建议大而积推广种植2008 年全局生产上有一定的种植面积6、 龙粳23 可品种来源:省农科院水稻研究生物技术育种室1999年以空育131/龙交 92020-7配组,2000年接种其F1代花药,经离体培养选育而成b特征特性:主茎11片•叶,插秧栽培125〜130天,需活动积温2280〜2330°C 株高80. 5cm左右,穗长14. 2cm,每穗粒数70粒左右,不实率低,千粒重27. 0g, 无芒,颖尖秆黄株型收敛,剑叶较短且开张角度小,整齐-致,分篥力强,幼苗 生长势强,抗稻瘟病性强,耐寒可产量表现:省区试验产量较对照平均增产8.0%, —般产量水平7500〜8500公 斤/公顷糙米率84. 6%.整精米率66. 1%、垩白米率4.5%、垩白度0.6%、直链 淀粉19.4%、胶稠度63.5,食味83.0分,长宽比1.8,清亮透明,口感好,主要 品质指标达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食用稻米二级标准。
可缺点:2. 5叶前注意控制苗床温度,以防早穗发牛,株高较矮穗短粒少熟期早 丰产性较差2008年全局有农户种植,种植而积不祥7、 龙粳24可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通过常规杂交育种选育而成,原代号 龙交 03-1333e特征特性:搓10〜11片叶,需活动积温2250〜2300°C,生育日数为125天 株高85.0厘米左右,穗长18.0厘米,平均穗粒数98粒左右,不实率低,千粒 重26.5克,粒形椭圆,颖尖秆黄色,无芒株型收敛,剑叶开张角度小,穗位 整齐,分菓力强,幼苗生长势强,活秆成熟,抗倒伏性强,抗稻瘟病性强,耐寒 e产量表现: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178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12%大 面积栽培条件下,一般公顷产量7500〜8500公斤可品质性状:糙米率82. 2%,整精米率68. 8%,垩白米率2. 0%,直链淀粉含量 16. 03%,胶稠度83. 0mm,食味80. 0分,主要品质指标达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食 用稻米二级标准8、 龙育 03-1804千粒重28. 5克,粒形椭圆,颖尖秆黄色稀有芒且长短不一,优点是抗稻瘟性较 强,不实率低,分藥性较强,有丰产潜力整精米率67-70.1%、外观米质不及 龙粳20。
缺丿兄 殆种整齐度、抗倒伏能力较龙粳20好一些9、 龙育 05-158千粒重27. 5克,粒形椭圆,优点是抗稻瘟性较强,不实率低,米无垩白透明度 好外观米质好缺点:穗位整齐差距大,品种整齐度太差,出穗较对照空育131 晚,灌浆速度也慢,活熟秋收降水慢,2008年生试全区倒伏较严重如遇初霜 早年份成熟度不好,建试在三积温带上限地区种植10、 龙花 01-806千粒重25. 5克,粒形小椭圆,不实率低田间长势形似空育131,但绝不是空 育131,其谷粒要比空育131小很多抗倒伏性小等,抗稻瘟病性强,耐寒整 精米率66. 8-70. 1%,熟期同对照空育131,较稳产11、龙品 9811-1千粒重29.5克,粒形椭圆,抗倒伏性中等,抗稻瘟病性强,熟期晚于对照龙粳16,不实率较高感温性强有早穗现象,外观米质--般,丰产性不及空育13112、龙交 04-2182千粒重26. 0g,粒形椭圆,颖尖秆黄株型收敛熟期早于对照龙粳16,丰产性 一般垦稻系列1 •垦稻8号生育日数130-132天,主茎12片叶,需活动积温2380-2400°Co株高85cm, 穗长16. 5cm左右,每穗粒数90粒左右,千粒重26. 5go出苗早,长势强,分葉 力较强,后期株形收敛,剑叶上举,外观米质优,米质较好,优于合江19号。
抗稻瘟病较强,叶瘟中抗,穗颈瘟抗,耐冷性中性,秆强抗倒,活杆成熟,产量 一般在8000-9000kg/hm2左右,适于黑龙江省内第二积温带旱育稀植栽培2、 垦稻9号e特征特性:该品种插秧生育日数122-124天左右,需活动积温2240°C,需活 动积温2240-2280°C,灌浆成熟快,较合江19号早2-4天,主茎叶片10叶,株 高89厘米,穗长18.1厘米,每穗粒数120粒,千粒重28. 4克,苗期耐冷性强,出 苗早,生长快,长势强,后期株型收敛,叶片上举,分篥力中等偏下,秆高穗大,粒 多,千粒重高,秆较强,抗稻瘟病,中期耐冷性好,外观米质优良且适口性好©适应区域及栽培要点:适于垦区第三积温带下限井灌区和第四积温带上限旱 育稀植插秧栽培,分蕖中等,应适当增加密度,一•般盘育机插行穴距30X10-12 厘米,每穴3-4苗,人工插秧宜采用8X3寸,耐肥能力较强,在中等肥力土壤 条件下,每公顷施尿索200-250公斤、二鞍100公斤、钾肥70-100公斤产量 在 7500 kg/hm2 左右3. 垦稻10号生育日数134-136天,主茎叶片13叶,需活动积温2450-2480°C,90cm, 穗长18cm,每穗粒数80粒,千粒重27g。
苗期出苗早,叶片弯披,能充分利用 光能分菓力较强,株型较收敛,秆较强抗倒,抗稻瘟病性强,对障碍性冷害耐 性较强,粒型细长,长宽比2: 1,基本无垩白,米粒透明,外观米质优,食味 佳,是省内优质米开发的主要选择甜种之一,省内年种植面积连续3年均在百万 亩左右一般产量7500-8500 kg/hm2,在低温年份,应半催齐芽后播种4、垦稻11e特征特性:牛育期128天,需活动积温2300度,株高88. 5厘米,穗长18厘 米,每穗粒数91粒,分篥力极强散穗型品种,粒型较小,千粒重24g,稻瘟 病人工接种苗瘟3-7级,叶瘟3-6级,穗颈瘟3-5级,自然感病:苗瘟1-3级, 叶瘟1-3级,穗颈瘟1-3级耐冷性较强杆较软易倒伏5、垦稻12 (垦鉴稻7号)可农垦水稻所育成2006年认定推广主茎叶数12片苗期绿色,分葉力强 株高90cm左右,穗长18cm左右,每穗粒数85粒左右,千粒重27g左右,长粒 型,垩白米率低,外观殆质和食味好,殆质优耐冷性中等,抗稻瘟病性较强, 抗倒伏性较中弱从插秧到成熟128-131天,需活动积温2400°C,与“东农416 号”熟期相仿适于第二积温带及第三积温带上限高水平区插秧栽培。
注意预防 障碍性冷害和稻瘟病的发生4、垦鉴稻6号生育日数1 30-1 32天,主茎12叶,活动积温2380—2400°C左右株高75cm, 穗长15. 6cm,每稳粒数86粒,千粒重26. 7克出苗早,叶色较绿,分篥力 较强,后期株型较收敛,剑叶上举秆强抗倒,活秆成熟抗稻瘟病性中抗,耐 冷中等,外观米质优良,食味好,公顷产量8000公斤左右适于第三积温带上 限第二积温带种植7. 垦稻13号生育日数127-129天,主茎11叶,需活动积温2320-2350°Co 90厘米,穗长18厘米,每穗粒数98粒,千粒重26克2005-2006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 8582. 5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12%; 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029. 9公斤/公 顷,较对照。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