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微生态制剂的饲养试验报告.doc
10页不同微生态制剂在奶牛精补料中的添加效果比较技术部反刍线路 覃智斌、王 莉2009-3-12微生态制剂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在无公害和绿色畜牧业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养牛就是养微生物” ,如何确保瘤胃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国内外通常采用添加微生态制剂的办法为了验证在奶牛精补料结构和南方实际饲养使用中添加微生态制剂的必要性及比较不同微生态制剂的饲喂效果,特做此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设计本试验设 3 个组(六合微生态制剂组、益康 XP 组和空白组) ,每个处理20~30 头奶牛,进行对比饲养试验空白组为牛场自用的日粮组1.2 试验时间和地点本试验于 2008 年 11 月 29 日~2009 年 2 月 6 日在洪雅新希望天然牧场进行试验期共 10 周(70 天) ,3 周过渡、7 周正式试验期1.3 试验牛的选择试验开始将生产性能接近的 1 栋牛舍 80 头牛分成 3 个区组(30/25/25),逐步训练固定槽位,分别饲喂相应的精料试验期结束后,将 80 头牛分别按胎次(原则上不超过一胎,最多不超过二胎,初产奶牛要求完全一致) 、泌乳天数(不超过 30 天) 、日产奶量(不超过 1Kg)相近的原则,进行配对统计。
1.4 饲养管理三组泌乳牛饲养管理和生活环境一致粗饲料以青贮和羊草为主,适当添加全棉籽和葵粕每个处理组定时定量饲喂该组日粮,人工 TMR,日挤奶按照牛场的常规进行,切实记录到每头奶牛,自由饮水其他按照牛场日常管理进行1.5 试验日粮及营养水平实际饲喂量根据前一天的产奶量确定, 日粮的精粗比基本控制在45﹕55,具体操作中根据泌乳阶段的差异,可稍做调整,粗饲料品种保持一致精料配方及营养成分见表 1:表 1 精料配方及营养成分表名称 六合微生态组(%) 益康 XP 组(%) 空白组(%)玉米 49.8 49.8 48棉粕 -42 9.8 9.8 9DDGS 8.2 8.2 3大豆皮 8.5 8.5 —豆粕 6 6 6葵粕 5.5 5.5 —喷浆玉米皮 5 5 —玉米胚芽粕 — — 4小麦麸 — — 13.5小麦 5.4 5.4 —菜粕 -200 5 5 7碳酸钙 1.44 1.44 1小苏打 0.8 0.8 2食盐 0.8 0.8 1磷钙 1.4 1.4 1.5六合微生态 0.3 — —益康 XP — 0.3 —其他 0.52 0.52 1酵母 — — 2益生素 — — 1合计 100 100 100营养指标CP(%) 17.95 17.99 17.46CF(%) 5.21 5.23 5.21钙(%) 0.99 0.99 0.99总磷(%) 0.71 0.71 0.71产奶净能 NE (Kcal/Kg)1.63 1.63 1.63奶牛能量单位(NND/Kg)2.18 2.18 2.18实测指标(%)水分CPCaP食盐ASH12.8717.731.380.750.876.9612.3117.841.340.740.796.9613.2817.291.50.780.798.561.6 测定及记录指标1.6.1 试验牛原始记录 奶牛耳号、年龄、胎次、泌乳天数、奶产量生产记录。
1.6.2 采食量 试验动物每日分三次饲喂,饲喂前准确计量,定期(每天或一周)收集剩余饲料并称重,测定各组总采食量1.6.3 产奶量 分二~三次(早中晚)记录每头牛每天的准确产奶量1.6.4 乳蛋白、乳脂率、乳糖和干物质1.7 统计分析试验结果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用 SPSS 软件中的方差分析工具对各组平均产奶量、干物质、乳脂肪和乳蛋白产量等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2 试验结果与分析2.1 牛群配对情况表 2 牛群配对分组情况表组别编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平均牛号 6009 547 4150 6019 603 5027 6041 y20 4063 3277 5023 3017 1075 643 -胎次 2 2 3 1 1 2 3 3 3 4 2 4 5 1 2.6产奶量20.5 33 19 24.8 24.1 21.3 18.3 26.9 26.6 25.6 21.3 22.9 23.1 21.8 23.5泌乳六合微生态组天数35 139 203 171 49 69 44 109 70 53 60 122 86 44 89.6牛号 4027 3282 6018 4172 4142 5005 5230 564 4074 4200 3038 3353 3154 5014 -胎次 4 3 1 3 3 2 4 2 2 3 4 4 4 2 2.9产奶量20.9 32.6 19.5 24.7 24 21.3 18.3 27.7 26.3 25.9 21 22.7 23.8 22.4 23.7泌乳益康XP组天数57 168 171 185 22 52 31 140 69 26 45 129 75 50 87.1牛号 3112 5029 639 4160 535 4205 615 3313 3032 4108 4028 3115 4071 y23 -胎次 4 2 1 3 2 3 4 4 4 3 3 3 3 3 3产奶量20.5 33.1 19.3 24.9 23.8 21.8 18.2 26.9 26.3 25 21.5 22.1 23.8 21.8 23.5泌乳空白组天数68 147 175 194 37 97 53 126 60 53 31 118 99 31 92.1由表 2 可知,三组牛在胎次、泌乳天数和日产奶量方面都无明显差异,即三组牛的初始试验条件基本一致。
所选牛群均处于泌乳盛期,亦产奶高峰期或即将进入产奶高峰期2.2 奶产量2.2.1 全群奶产量表 3 全群平均产奶量(kg/头 /天)过渡期 (3 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正试期平均值六合微生态组25.74±3.5125.49±3.82b25.56±3.89 ab25.82±4.39 25.64±3.60 AB27.97±3.39 AB27.72±4.52 AB28.76±4.25aAB26.71±3.16 aAB 益康XP 组27.00±4.46 28.3±5.15a28.67±4.38 a29.08±5.43 30.24±5.61 A31.77±4.83 A31.45±4.81 A32.22±6.16aA30.25±4.26 aA 空白组25.64±3.9826.73±4.62ab24.53±9.76b25.40±9.99 24.95±8.74 B24.54±8.72 B23.82±7.59 B23.93±9.59bB24.84±4.70 bB 注:表中的数值采用 mean±SD 方式表示,表中同列肩注大写字母不同的表示差异极显著,肩注小写字母不同的表示差异显著。
从表 3 和图 1 可知,全群过渡期结束即正式试验期开始时,三个组的产奶量还处于同一水平,差异不显著;正式试验开始以后,从第四周到第十周的过程中,益康 XP 组产奶量的增加较为突出,产奶量比空白组极显著提高(P﹤0.01);从全期来看,益康 XP 组比六合组有提高产奶量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六合微生态组比空白组也有提高产奶量的趋势(0.01﹤P﹤ 0.05),从整体上看,益康 XP在产奶高峰期更具有提高产奶量的优势图 1 全群产奶量变化趋势牛 群 平 均 产 奶 量 走 势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过 渡 期(3周)第 四 周 第 五 周 第 六 周 第 七 周 第 八 周 第 九 周 第 十 周试 验 周 数平均产奶量(kg))六 合 微 生 态 组益 康 XP组空 白 组2.2.2 配对试验平均奶产量表 4 配对试验平均产奶量(kg/头/ 天)过渡期 正试期组别(3 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平均值六合微生态组 23.89±3.03 24.81±3.96 24.56±4.17 24.59±4.63 24.71±3.69 27.82±2.70 27.62±4.56AB 28.82±4.08 AB 26.13±4.93ab益康XP 组 26.18±3.44 26.33±4.54 27.59±3.15 28.2±4.90 28.62±5.55 30.61±5.23 30.85±4.86A 31.47±5.18 A 29.09±5.30a空白组 24.97±3.30 26.86±3.64 25.22±6.34 24.86±6.68 24.66±5.69 23.77±6.64 23.21±6.80B 24.39±6.61 B 24.71±3.09b图 2 配对产奶量变化趋势全 期 配 对 产 奶 量 比 较 图05101520253035过 渡期第 五周第 七周第 九周试 验 周 数产奶量 六 合 微 生 态益 康 XP空 白由表 4 和图 2 可知,益康 XP 组产奶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六合微生态组产奶量上升表现较为延后;空白组产奶量处于稳产状态。
从过渡期到第十周期间,益康 XP 组和六合微生态组分别提高产奶量 5.29kg 和 4.93kg2.3 乳指标2.3.1 乳干物质表 5 乳干物质变化情况(%)过渡期 正试期组别(3 周 ) 第五周 第八周 第十周 平均值六合微生态组 12.26±1.51 12.09±1.11 11.45±0.57 11.65±0.80b 11.86±0.81益康XP 组 12.51±1.87 12.16±0.96 11.29±0.68 12.69±1.42a 12.16±1.40空白组 12.31±1.23 11.89±0.94 11.44±0.89 11.98±1.64ab 11.91±0.87图 3 乳干物质变化趋势乳 干 物 质 含 量 变 化 图10.51111.51212.513过 渡 期 第 五 周 第 八 周 第 十 周试 验 期乳干物质(%) 六 合 微 生 态 组益 康 XP组空 白 组2.3.2 乳脂肪表 6 乳脂肪含量变化表(%)过渡期 正试期组别(3 周 ) 第五周 第八周 第十周 平均值六合微生态组 3.78±1.28 3.48±0.81 3.03±0.33 3.22±0.52b 3.38±0.75益康XP 组 3.99±1.73 3.60±0.69 2.90±0.40 4.12±1.19a 3.65±1.22空白组 3.82±1.10 3.38±0.66 3.08±0.61 3.57±1.37ab 3.46±0.74图 4 乳脂肪变化趋势乳 脂 肪 含 量 变 化 图00.511.522.533.544.5过 渡 期 第 五 周 第 八 周 第 十 周试 验 期 (周 )乳脂含量(%) 六 合 微 生 态 组益 康 XP组空 白 组2.3.3 乳蛋白表 7 乳蛋白含量变化表(%)过渡期 正试期组别(3 周) 第五周 第八周 第十周 平均值六合微生态组 3.22±0.21 3.26±0.25 3.22±0.21 3.18±0.27 3.22±0.08益康XP 组 3.17±0.37 3.14±0.30 3.16±0.30 3.14±0.27 3.15±0.03空白组 3.22±0.29 3.13±0.26 3.12±0.23 3.06±0.20 3.06±0.16图 5 乳蛋白变化趋势乳 蛋 白 含 量 变 化 图2.9533.053.13.153.23.253.3过 渡 期 第 五 周 第 八 周 第 十 周试 验 期乳蛋白(%) 六 合 微 生 态 组益 康 XP组空 白 组2.3.4 乳糖表 8 乳糖含量变化(%)过渡期 正试期组别(3 周) 第五周 第八周 第十周 平均值六合微生态组 4.87±0.22 5.01±0.23 4.97±0.28 4.97±0.23 4.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