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恋爱问题分析与对策引导.docx
5页大学生恋爱问题分析与对策引导 姜尧王利民【Reference】高校大学生恋爱已成为普遍现象通过认真研究大学生恋爱观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和把握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宗旨Keys】大学生恋爱问题对策引导一、大学生恋爱的现状和特点大学生的恋爱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90后”大学生已成为主角对于新时期大学生恋爱观的关注与研究,将必然地成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挑战、新课题[1]一)恋爱现象普遍化和复杂化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心理、生理、社会三方面因素都为恋爱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恋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且存在客观必然性恋爱问题已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恋爱行为同时得到恋爱主体和朋辈的支持,恋爱日趋公开化很多人对恋爱问题缺少端正态度,结交恋人的途径五花八门,恋爱呈现快餐化趋势学生对同性恋、多角恋等亚文化抱比较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二)性行为开放化受西方性观念影响,“90后”大学生传统的爱情道德观念淡化,对“性”有着开放却偏激的态度少数人在公开场所做出过于亲密的行为,无视他人的存在大学生在恋爱中发生性行为的现象普遍,部分学生对没有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后果考虑不足。
三)恋爱年龄低龄化当代大学生生理成熟较早,很多人在入学前已有过恋爱经历且受高校思想的解放与管理方式的变化,加之身边恋爱行为耳濡目染的影响,使得低年级大学生的恋爱比例上升四)网络恋爱日益增长随着信息化高速发展,网络交友平台众多网恋凭借隐蔽、便捷等优势,让大学生乐于接受虚拟的恋爱形式他们期望通过新的恋爱载体,寻求柏拉图式的爱情但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加上当代大学生自控能力差,是非分辨能力弱,易受网络负面影响,无法分辨理想与现实,埋下爱情失败后的安全隐患五)恋爱目的不明确片面追求浪漫,不能严肃地考虑如何选择一个人生伴侣有的学生同时与多人交往,盲目不负责任的恋爱容易引起感情纠纷,对双方造成不必要的身心伤害六)无法处理好学业和爱情的关系大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但是有的人没有能力处理好学业和爱情的关系他们主次不分,把爱情看得高于一切有的学生因此逃课、打工、最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给自己和家庭都造成伤害二、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存在的各种不良心态(一)从众心理[来自WwW.lw5U.com] 有的大学生谈恋爱不是为了寻找终生的伴侣,也不是因为自身的恋爱条件已成熟,而是缺少自主性[2],属于从众心理和从众行为。
这样建立的恋爱关系缺少必要的感情基础,对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二)功利心态受西方文化中的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潮,及不良影视剧的影响,拜金主义思想在大学生中盛行有些大学生把谈恋爱当作追求物质享受的谋利手段部分女大学生简单地把爱情建立在对方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上三)虚荣心作怪大学生在虚荣心的驱使下互相攀比,他们看到周围同学成双成对,就产生了羡慕的情绪,把没有异性朋友视为没有人缘的表现,于是便急于想谈恋爱[2]还有部分学生为追求虚荣与向人炫耀的资本,并不是出于是否相互爱慕选择恋爱对象,只是注重外表、气质、身材等外在条件,来体现自我价值四)打发寂寞的心态有些大学生谈恋爱只是为了填补课余生活的空虚无聊,以打发寂寞为目的寻求爱情就成为他们填补心理空虚的需要三、对加强大学生恋爱[来自wwW.lw5u.Com]观教育的建议(一)加强大学生恋爱观教育,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面对当代大学生恋爱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学校肩负着重要的教育和引导职责教育体系要涵盖大学生恋爱观、恋爱道德教育将现代婚恋观和传统道德教育学习相结合,重视大学生恋爱观的教育引导和研究,对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回答和解决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实施教育,结合学生的实际,多信息渠道地呈现正确的爱情价值观知识。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爱情中的矛盾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恋爱心理及咨询充分发挥心理咨询机构及心理咨询老师的作用注重在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实践,联系心理学相关理论,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模式,提高对恋爱挫折的承受能力开辟恋爱教育的网络阵地,设置恋爱心理学、爱情价值观、心理测试、爱情热线、咨询等内容,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三)营造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环境把握好校园文化活动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爱情价值导向,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转移学生注意力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和网络的作用,形成教育的合力,拓宽教育的途径,增强教育的时代感、实效性和针对性Reference:[1]罗学莉.当代大学生恋爱观道德教育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1:51~52.[2]张义泉.当代大学生恋爱的不良心理状态[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227~229.(作者单位:大连交通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