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农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doc

19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20618869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8.50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央播送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对策措施学 生:张延鑫专 业:行政管理年 级:2021级秋班 级:2021行政管理专科班学 号:0937004465580 指导教师:程震 工作单位:西董派出所目 录内容摘要························································2一、 新农村建设背景···········································4二、 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4(一) 投入严重缺乏············································4(二) 人才流失严重············································5(三) 农民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5(四) 人口增加,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6三、我国农村开展中存在一系列问题的原因·························6〔一〕体制上的原因·············································7〔二〕改革的负面影响···········································7〔三〕基层党组织领导不力,作用发挥不够···························7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8〔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8〔二〕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保护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9〔三〕改革农村人才机制,充分发挥农村现有人才资源的作用············9参考文献·······················································10内容摘要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强调了这项任务。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呢?笔者认为,一是找问题——找出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二是查“病因〞——为何存在这些问题;最后才是“开药方〞——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建设新农村的具体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对策措施[内容提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地涌现出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开展模式,梳理,研究和思考这些模式的开展,必须对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有益的借鉴生产开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根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根底如果根底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开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 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根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表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气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开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开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表达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 新农村建设背景当前,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以及农业经营体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农业结构调整的内涵和农业的增长方式也在相应改变,“三农〞问题的解决面临新的形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涌现出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开展模式,梳理,研究和思考这些模式的开展,必须对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有益的借鉴二、 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近七成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建设已取得了历史性的开展,农村经济社会开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呈现出一系列明显而积极的趋势。

      但是,在总体上看,农业农村开展仍然面临很多挑战,仍处在艰难的爬坡过坎阶段,存在许多问题 (一) 投入严重缺乏,资金远远跟不上当前农业农村开展的形式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88607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5096亿元,增长27.2%;农村增长18%,与城镇投资相比,差距明显〔1〕投资的缺乏,一是严重影响农村水利设施的维修和建设二是影响农业投资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应用程度较低,农业装备技术水平不高,生产方式落后,大多地方仍旧是以“锄头加扁担〞和家庭单干为主的传统方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农业投资太少,特别是农业研究和推广缺乏足够的投入保障〔2〕影响农村社会事业的开展我国农村社会事业的开展一直落后于城市,尽管近年来,这个问题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资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社会事业的开展仍显滞后〔3〕城市与农村在教育资源配制上也存在巨大差异如河南省2003年全省生均教育事业费城市初中平均值为601元、小学为768元,而农村那么分别为539元和728元河南农村小学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缺乏城镇的三分之一〔4〕我国农村很多家庭因为无力承当子女受教育的费用,导致大量农村学生失学辍学。

      据统计,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已有5%到10%的适龄儿童没时机入小学,更有15%到30%的小孩未能上初中〔5〕高辍学率在农村的初中阶段已经很明显,有的地方甚至高达20%—30%.    〔二〕人才流失严重目前,我国农村面临着这样一种困境:一方面是农村充裕劳动力不断增加,需要国家采取各种方式转移这些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是能够带着农村开展的有学历、有专长、高素质的人才极度缺乏,人才流失相当严重这种人才的流失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优势劳动力外流,使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下降二是农村原有教师的调离和农技人员的改行三是通过高考,使农村特别优秀的人才跳出了农门,而国家又没有相应的政策,使这局部人返回农村〔三〕农民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农民的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首先,由于财政投资的缺乏,农村的社会开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开展,农民不能与城市居民同等地享有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生活等公共资源,农村广泛存在“看病难、读书难〞的现象其次,农民工的权益也屡屡受到侵犯这几年来,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农民工的处境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侵犯农民工利益的事件仍然不断发生,特别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利得不到保证。

      三是改革过程中农民被侵权事件也不断发生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大,农村土地被征用的现象越来越多,在征地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侵犯农民权益的问题,如征地中对农民的补偿标准过低、失地农民缺乏生活保障、地方部门和企业征地过程违规操作等现象 〔四〕人口增加,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目前,在我国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经济开展与人口、环境、资源不协调的严重问题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1号)文件公布的数字,我国人口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共增加了13215万人,增长11.66%,平均每年增加127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7%具体到农村的话,每年增长近750多万人同时,在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片面强调经济开展的重要性,无视农村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导致我国农村生态急剧恶化、环境污染严重,农村能源短缺三、 我国农村开展中存在一系列问题的原因(一) 体制上的原因我国在开展过程中,从体制上形成了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改革的重心转移到城市,党在政策上对城市实行倾斜,主要表现在:第一,财政政策的倾斜第二,设置严格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的设置将数以千万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禁锢在农村的土地上,农民不得随意迁往城市。

      这种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资金、市场、技术、劳动力等壁垒,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交流,农民收入的增加受到严重影响,使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还带来了农村居民受教育、就业、投保等时机的不平等,从而引起收入不平等,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第三,用人机制的不健全农村干部中大量存在不重视、不尊重知识和人才的现象,敢于坚持真理、说真话、办实事、讲实效的人才得不到提拔和重用,甚至受到打压排挤二) 改革的负面影响 第一,造成了农技人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实行企事业单位改制分流后,农村地区的农技站几乎成为一个空壳,主要原因是工资得不到保障第二,造成了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资金、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城市比农村开展要快,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开展要快,城乡之间、东部和西部地区之间在工资待遇上存在很大差异,农村教师待遇普遍低于城镇或城市教师,局部农村教师生活比拟困难,许多青年教师都想方设法离开农村,或“攀高枝〞调离农村,或以升学的方式脱离农村教育事业,造成骨干教师的严重流失〔三〕基层党组织领导不力,作用发挥不够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不力是农村建设滞后的一个关键因素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众多问题,影响了党组织作用的发挥。

      第一,农村党员年龄偏大,青年党员新增人数不多,因此,一些支部班子缺乏独立工作的能力,解决新的矛盾的能力不强第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内生活不健全,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不力,凝聚力不强第三,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带着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弱,威信不高第四,一些基层党组织的干部队伍存在严重的知识贫困,不能摆正经济建设与党的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把主要精力用于自己致富和迎来送往上,对村党建工作不是一抓到底,而是时紧时松,工作也只是停留在开会和一般号召、发文件上,缺乏具体措施和催促检查 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一)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 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针对目前基层党组织所存在的众多问题,我们必须把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作为重点首先,必须充实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力量,一是加大吸收优秀青年农民入党的力度,优化年龄结构二是加大对一把手的培养力度,挑选好带头人,可以采取党员选举与上级组织举荐相结合的方式其次,必须健全基层党组织的民主生活,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增强党员的群众观点和政策观念第三,基层党组织成员必须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掌握市场经济规律和农业科技知识,才能有针对性地带着群众致富,更好更快地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二) 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保护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必须把农民的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