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灌肠操作流程.pdf
3页灌肠操作流程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灌肠操作流程 用物准备:治疗盘:一次性灌肠袋一个、石蜡油、棉签、卫生纸、一次性治疗巾、水温计、一次性手套一双、灌肠溶液(%—%肥皂液或生理盐水),输液架、屏风、必要时备便盆、便盆巾、病例牌、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手消毒液 操作流程 操作步骤 要点说明 评估解释 评估环境(安静、整洁、舒适、安全)→携病历至病床→核对病人床号、姓名等→评估病人合作程度→告知灌肠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评估患者肛周皮肤粘膜情况 用物准备 准备用物→洗手→戴口罩 检查一次性灌肠袋的名称、有效期、质量 配制灌肠液 在治疗室根据医嘱配制合适灌肠液→用水温计测量合适灌肠液的温度 溶液一般温度为39—41℃ 降温时温度为 28—32℃ 中暑病人用 4℃等渗盐水 安置卧位 再次核对病人床号、姓名等→将灌肠液挂于输液架上→将便盆放于床尾凳上,便盆巾搭于靠背上→关窗,屏风遮挡患者→松开床位被→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退裤子至膝部,臀部移至床沿→垫治疗巾于患者臀下 灌肠液面高于肛门40—60cm 润管排气 戴好一次性手套→用棉签蘸取石蜡油润滑肛管前端→打开灌肠袋开关排出空气 插管灌液 分开臀部,暴露肛门,嘱病人深呼吸,右手持肛管轻轻插入直肠 7—10cm→固定肛管,打开开关,使溶液缓缓流入,待溶液即将灌完时关闭开关 灌肠过程中,病人如有便意,指导病人做深呼吸,同时适当调低灌肠袋的高度,减慢流速 拔出肛管 用纸巾包住肛管轻轻拔出置弯盘内,擦净肛门→协助病人平卧,嘱患者尽量忍耐 10—20分钟后再排便 能下床的病人协助入厕排便,不能下床的病人,将便器、手纸、呼叫器放在易取处,排便后及时取出便器,撤去一次性治疗巾 整理记录 协助病人穿上裤子,使病人取舒适体位,打开屏风,开窗→收拾用物→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消毒液喷手,推治疗车回治疗室→收拾用物(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分类放置,由院感科统一回收处理,消毒液擦试治疗车、治疗盘、治疗盘反扣晾干备用)→洗手→取口罩→在体温单“大便”栏上记录灌肠结果 注意观察病人粪便的颜色、形状、量,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 记录方法是(灌肠为“E”),如果灌肠后排便一次,用 1/E 表示,如灌肠后未排便,则用 0/E表示,如自行排便一次,灌肠后又排便一次,则用11/E 表示,以此类推 指导病人如有心慌、气促等不适症状,立即平卧,避免意外的发生 注意事项; 1. 对急腹症、妊娠早期、消化道出血的病人禁止灌肠;肝性脑病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肠;伤寒病人灌肠量不能超过 500 毫升,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 30厘米;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水钠潴留的病人禁用等渗盐水溶液灌肠; 2. 对病人进行降温灌肠,灌肠后保留 30分钟后再排便,排便后 30分钟测体温 3. 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后及排便失禁的病人均不宜保留灌肠 4. 肠道感染的病人,最好选在临睡前灌肠,因此时活动量小,药液易于保留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