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田企业文化-详解.docx
9页本田企业文化-详解 目录 1 什么是本田企业文化? 2 本田管理模式 3 本田哲学什么是本田企业文化? 本田汽车公司(Honda Motor)是汽车行业的彼得潘(Peter Pan)──一家拒绝长大的公司作为世界上最年轻的以及少数几家保持独立的主要汽车制造商,本田一向喜欢我行我素本田坚决维护其创始人所倡导的独立行事、快速行动的企业文化,大胆地在全球战略、产品概念以及可持续使用的资源等方面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当习惯性思维促使汽车制造商们纷纷朝一个方向奔去时,本田注意到了这一点,于是便转而向另一个方向进发 自 1948 年作为一家摩托车制造商诞生至今,本田的这一策略一直很奏效本田现在是世界第七大汽车制造商和赢利最高的汽车制造商之一本田在日本占有 15% 的市场份额,超过日产(Nissan),仅次于丰田(Toyota)在几乎占据了本田营业利润三分之二的北美市场,本田已经建立了第五家汽车装配厂,并且正在对"叁大"汽车制造商最后的堡垒──轻型卡车市场发起进攻它在新型燃料方面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其它汽车制造商正在就行驶里程和排放──主宰 21 世纪汽车工业的两大问题──大伤脑筋时,本田在这两个领域已处于领先地位。
本田管理模式 本田宗一郎于1906年出生在静冈县,1922从乡下来到东京进入汽车修理厂当学徒他对机械技术非常热心,很快成为优秀的修理工,而且在1928年曾独立开办过汽车修理厂,经营得非常成功1934年他关闭了修理厂成立了东海精密机械公司,并生产活塞环,产品的主要买主为丰田公司由于宗一郎不愿永远为别人做嫁衣裳,在1945年他把公司出售给丰田公司1946年他创建本田技术研究所,并开始生产摩托车;1971年辞去董事长职务,把公司的经营权交给了河岛喜好宗一郎只有小学文化,他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苦心经营,花费一生精力,创建出世界一流的企业,随后又毫不吝惜地把它交给与自己没有丝毫血缘关系的年轻人,自己过起恬淡的生活,这是没有胆识的人绝对做不到的 宗一郎在经营中一直遵循着以下一些原则和规定,这些原则和规定已经渗透到企业的每个角落,成为人们所说的本田管理模式 一、充分尊重个人,公平合理授权 早在经营东海精机时,宗一郎就能很好地与性格完全不同的人一道工作,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工作信念他认为同类型的人固然好相处,易交往,但要把一个公司办下去必须有各种类型的人才行在经营本田技研的过程中,他与藤泽武夫的配合也体现了这一原则。
本田和藤泽性格完全不同,他们之间分工明确,本田负责技术和产品,而销售和经营完全由藤泽负责1971年他们两人同时退休 为了保证权力确实能够交给有能力的人,在企业中担任领导人的亲属一律不得进入公司工作本田变成大企业后这个原则依然保留着,中途录用者占职工人数的一半,实施混血主义,以保持公司的创造力 进入公司,无论是高级干部还是一般职工均以“先生”相称,而不是以职务相称公司董事没有个人单独的办公室,而是采取同用一个大房间的“董事同室办公制度” 宗一郎的语录“为自己工作”是这种尊重个人精神的高度概括他告诫职工不要考虑向公司宣誓忠诚,而是要为自己工作;在本田这种尊重人的精神到处可见,人员安排、调动贯彻“自我申请制”是这种精神的体现之一 本田既无官僚色彩,也不存在派系和宗派主义,职工可以轻松愉快地工作高级干部到5O岁就为后来的年轻人让位,最大限度地尊重年轻职员力戒害怕失败的谨小慎微作风,按照本田的说法是不工作才不失误在对本田职工进行的一项关于“本田精神的核心是什么”的问卷调查中,回答顺序分别是独创性、要为自己工作、人尽其才、不要怕失败 二、一人一事,自由竟争 宗一郎的搭档藤泽认为,在企业内使每个人的能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能够专心从事研究,在传统的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中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废除这种结构采取一人一事并进行自由竞争是非常重要的。
一人一事就是废除公司强迫一个人于一项他不能胜任的工作做法保证每一个人部自由选择一个自己的主攻方向的权利自由竞争就是主张进行不同性质的自由竞争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每一个人,每一个小集体都要有自己的设想,并通过它来找到开发领域,把竞争机制引进公司内部 在本田研究所,由研究员个人提出课题开始,课题一被采纳,就以提出者为中心组成项目攻关组,课题研究工作的领导、筹划、管理全部交给提出课题者个人负责在两人以上的研究人员分别提出类似课题而被同时采纳时,令他们各自组成独立项目攻关组,通过自由竞争夺取成果因此本田在组织结构上实现了“镇纸型组织” 的横向组织顶端就象镇纸上的提钮,有几位高级领导(他们是评审会的重要成员),在它之下的研究人员全部处于对等关系,形式上虽分为设计室、试制室等部门,但是室长级人员也都是具体工作人员而非专职管理干部 三、造就独创型人才 要造出风格独特的产品,企业职工就必须具备独创性的头脑横向型组织、项目攻关制度只是一种保证,归根到底,关键还取决于人企业中能拥有多少独创性人才是本田创业以来一直给自己设置的课题为此,本田采取了下列一些措施 1、引进合理化建议制度在1953年,本田率先引进了合理化建议制度。
到70年代,一年所提建议总数突破10万件,4件中有3件被采纳对于优秀的建议,本田给予免费出国旅游的奖励 2、建立“新设想工作室”本田在其国内各工厂设有名为“新设想工作室”的实验工作室,室内备有机械设备职工一旦产生好主意就可以到实验室中把设想具体化,当然原则上是利用业余时间 3、举办违反常规作品的展览会展览会的宗旨是提出自由奔放的设想并给予实施的“头脑运动会”,是彻底的群众文娱活动这与本田“不论工作、娱乐,只要心情舒畅就干到底”的素质相吻合,在大会上能看到许多异想天开的作品 4、技术面前人人平等在本田,技术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上下级的区分,经常发生被称为下克上的事情在汽车发动机由空冷改为水冷时,由于本田宗一郎是空冷的绝对拥护者,久米等人采取“罢工”方式进行抗议在看到水冷式的优点后,本田发出了“今后是年轻人的时代了”,从而决心退役在开发集成电路过程时,同样发生过对本田宗一郎造反的事件当时已经是顾问的宗一郎不喜欢电子技术,认为电气用眼睛看不到,技术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但是机器人开发小组不顾本田宗一郎的反对,完全独立开发出第一流的焊接机器人和生产线系统,在事实面前本田不得不低头 四、顾客满意第一的原则 在本田,人们强调娱乐,认为娱乐可以扩大人的视野,积累经验,密切关系。
宗一郎甚至认为只要有一种尽情地去玩乐的期望,就会白天比别人干得起劲,同时又十分注意效率如果通宵达旦工作而不休息,那么宗一郎也许不会有什么创新了,可能还会失去全面培养人的机会 宗一郎指出独特的发明创造,如果不能及时地提供给社会,它将毫无价值在本田,研究人员认为他们不是在研究技术,而是在研究人们的心理,在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技术满足人们的心理 本田历代的领导者们从来没有提出诸如“称霸世界市场”、“赶上丰田”、“超过日产”之类的日号,而是强调顾客满意第一,在使用户满意方面力争第一 本田没有专门的市场调查研究机构,它依靠的是开发小组开发部门的全体人员都是市场调研员,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耳朵探索市场动向,这比依靠市场调查部门得到的信息更有感性认识 本田的管理模式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是一系列原则和规定在一定的哲学思想下的和谐统一我们只有理解了它的完整性,才能为我所用,只着眼于一点是不能发挥其功效的被喻为“本田神话”的本田,以其过人的胆识和埋头科研的精神,把本田公司从一个小小的修理汽车和摩托车的作坊发展成为世界头号摩托车跨国公司和大型汽车生产企业他不仅在追求技术的梦想中取得成绩,尤其在他的经营决策理念上,有着过人之处。
创造顾客就是创造需要法国女人的服装最善变化,因为她们对流行很敏感具体地说,每年春秋两季的时装表演会,便能影响该年度的女装流行款式同样地,想创造顾客便要创造需要,时装表演能够影响当年的流行,就在创造需要时装流行起来,便创造了顾客 兔子的耳朵长,无武器靠信息为什么兔子的耳朵会那么长牽因为没有任何武器,只有靠它一对长耳朵来搜集情报牗资讯牘遇有敌人来袭击时,便靠着耳朵先得资讯,用最快的速度离开现场因为兔子的脚跑得快企业亦然,要有兔子般敏锐的资讯搜集能力攻则派出商业间谍,退则鸣金收兵以策安全 要懂得登山,也要懂得下山上山容易下山难因为登山的时候有一个山顶为目标,只要拼命爬上去终归会爬到山顶可是,下山就难了:什么时候下山牽下山以后能不能再爬上来牽时机与方法的决定非常困难本田技研”在1916 年作了生产调整,工厂停工一星期那时候情况尚佳,只是国际收支有点问题,以百分之六十二的市场占有率来看,照说不必停工,但总要考虑到同业的存亡,便决定下山了 信赖是一个人的履历一般人写日记都要用“橡皮擦”,也就是把写在日记上的白纸黑字,觉得不合适便用“橡皮擦”把这一段话擦掉可是,信赖是不能用“橡皮擦”擦掉的,因为信赖是一天一天造成生活的日记,无法用“橡皮擦”擦掉。
换句话说,信赖是一个人的履历,用听、用看来判断这个人能不能信赖,所以,经营者只能用身教,不能用言教更不能把过去的所作所为,用“橡皮擦”擦掉 研究所不是博士制造所研究所是搞商品的研究,不是用来制造博士有一家著名的电机研究所,由于拼命写论文,这家研究所便有九十人获得博士头衔,可是一个像样的商品也没有研究出来,这家电机研究所是失败的,因为忘记了研究所设立的目的研究所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失败,百分之一的成功”,但只要有百分之一的成功,就是成功了何必在论文上写那么多理论而获得博士学位,却和实际的制造商品毫不相关呢牽女人要打扮,但过分打扮会成娼妇创意工夫的条件之一是实用性,而实用性以上的创意便是艺术品了例如,一个女人非打扮不可,这和实用性是一样,可是过分打扮,涂红搽粉过于艳丽,便会被误会是一个娼妇了所以,商品的装饰是必要的,但超过实用性的装饰,便非好商品 千人的技能不如一人的创意千手观音有一千只手,可千手观音不会一千只手同时动作技能者就像千手观音一样,但真正搞技能的只要一个人就够了创意就不一样,创意是无限的,是可以动员很多人同时工作凡是经营工厂失败,其原因大多出于太重视技能,而忽视创意忽视创意的工厂非失败不可。
信用和金钱是人生的杠杆,一般人把金钱看得比信用重要可是金钱会用完,信用用不完,即使没有钱但有信用,人家还是会供钱给你因此,要使人生取得平衡,只有信用和金钱取得平衡,像杠杆一样有了信用自然也会有金钱信用与时间就是金钱,这是颠扑不灭的道理信用像滚雪球般地会越滚越大信用不会是只有一次,会像滚雪球般地信用上面又堆积信用信用最要紧的是与人约定要守信用用商品来比喻,就是商品的价格要与价值一致,这样才能建立商品的信用在商业场上与人约好时间商谈,严守时间最要紧,这样才能建立做生意的信用 要为自己的幸福工作员工不要为企业而牺牲自己,要为自己的幸福工作,这样工作起来才会提高工作效率员工和经营者不同,经营者非把企业当作自己的生死存亡来搞不可,可是员工也抱着这样的想法来为企业服务就错了因为企业的存亡不在员工的牺牲精神上面,只要员工能在工作中享受自己的人生,企业就不会失败 转败为胜在于追究失败原因人的一生都在失败中滚出来,不要怕失败,失败了追究一下失败的原因,“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个说法是千真万确的自己处在逆境的时候,便要寻求失败的理由,是外部的原因造成呢,还是内部的原因造成牽是营业部门有问题,还是技术部门有问题牽这样分析的结果,便能找到成功的一线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