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运快速路与货运干道交叉节点的方案设计.doc
10页客运快速路与货运干道交叉节点的方案 设计李明睿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摘要:无锡市江海西路是规划中心城区与西部新城衔接的重要客运快速通道在城郊惠 山区段,江海西路沿线与S342省道、锡宜高速公路无锡西互通、钱威路三条间 距较近的横向干道相交在江海西路快速化改造工程设计中,该区段客货交通组 织较为复杂,江海丙路作为客运快速路与货运占较大比例的横向干道形成三处 互通立交转换节点基于不冋的货运交通组织方式,设计了两个总体方案与对应 的立交节点方案进行优缺点比较方案一考虑主线服务于客运,货车在各节点处 通过地而道路或路网绕行;方案二考虑在该区段增设集散车道兼顾客、货运进行 节点交通转换通过对这种典型案例的分析,总结了客运快速路与货运干道交叉 节点的方案设计要点关键词:客运快速路;货运丁•道;交通组织;节点方案设计;作者简介:李明睿(1985-),男,上海人,硕士,工程师,从事道路设计工作收稿日期:2017-07-12Scheme Design of Intersection Node for Passenger Expressway and Freight Trunk RoadLi MingruiAbstract:Wuxi West Jianghai Road is an important passenger expressway linking up the planned central urban area with the western new town. In HuishanDistrict of the suburb, West Jianghai Road intersects three transverse trunk roads closely located of S342 Provincial Highway, Wuxi West Interchange of Wuxi~Yixing Expressway and Qianwei Roach Tn the design of the West Jianghai Road Expressway Re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passenger and freight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is complex in this area. West Jianghai Road as a passenger expressway forms three interchange nodes with the larger freight proportion of transverse trunk roads. Based on the different freight traffic organization methods, two overall schemes are designed,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corresponding interchange node schemes are compared. Scheme I assumes that the main line serves the passenger traffic and the trucks pass through the ground roads at the nodes or detour the road network. Scheme II considers adding the collecting-distributing lanes in this section for the node traffic conversion of passenger and freigh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is typical case,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scheme design gist of intersection node for passenger expressway and freight trunk road.Keyword:passenger expressway; freight trunk road; traffic organization; node scheme design;Received: 2017-07-121项目概况1.1工程概述现状江海西路是无锡市西北片区东西走向的公路通道,主要服务于过境货运交 通与沿线的客、货运交通出行。
随着无锡市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江海西路规划调 整为城市快速路(城区向四辐射的唯一快速路)其快速化改造将会加强中心城 区与西部锡西新城、洛社片区的沟通,还可以将过境高速(锡宜高速)和市区内 环连接起来,从而实现锡宜一体化的规划0标江海西路快速化改造工程,西起洛社新开河,东至凤翔立交(内环),全长约 8.8 km其工程地理位置如图1所示图1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 下载原图1.2主要功能定位、规模江海西路快速化改造主线为高架快速路标准,设计时速80 km/h,以中长距离客 运交通为主,兼顾区域内部交通;辅路为城市主干路标准,设计时速50 km/h, 以区域内部客运、货运交通为主,兼顾慢行交通[1]根据对惠III区段快速化改造后的交通流量预测,并结合现状道路及周边用地实 际,江海西路标准段的规模定为主线高架双向6车道、地而辅道双向6车道其 标准断面如图2所示图2江海西路标准断面(单位:m) 下载原图2惠山段主要横向干道现状情况江海西路惠山区段的主体工程西起洛城大道,东至钱威路立交,总长约1950 m该区段内江海两路与一系列重要横向干道交叉,平均间距620 m惠山区段 沿线横向道路如图3所示该区段由西向东的主要横向干道现状基本情况如下:图3惠山区段主要横向道路及立交情况 下载原图(1) 洛城大道:城市主干路,双向6车道,与江海西路平面交叉。
2) 锡宜高速: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跨线桥上跨现状江海西路3) S342省道:一级公路,主线为双向4车道高架上跨现状江海西路,形成立体 交叉(不互通)4) 无锡丙互通:收费广场位于江海丙路北侧,设直行匝道桥(C匝道桥)上跨 现状江海西路,另设4条路基匝道使现状江海西路各个方向与收费站衔接5) 钱威路:城市主干路,主线双向4车道高架桥上跨现状江海西路,设3条转 向匝道与江海西路地而衔接,主线高架允许货车通行地而辅路为双向4车道, 与江海西路平交上述各横向道路中,钱威路、丙互通、S342省道现状的货车比例高达14%~18%, 占整体交通流量的比重较大由于江海西路快速化改造后,主线高架为客运专用 通道,与这些横向货运干道交叉时,如何考虑货车的转向交通组织,同时保证 客运交通在这些节点能与江海四路主线快速转换,成为该区段工程总体方案设 计的主要难点3快速路与横向干道的衔接节点方案江海丙路主线高架快速化后,与横向道路的衔接方案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首先,从交通功能的角度出发,根据城市与区域规划满足主要交通方向的快速 转换;其次,在利用既有的匝道或桥梁构筑物的基础上,结合既有用地条件,考 虑节点立交方案。
3.1快速路与无锡西互通、S342省道的衔接无锡丙互通是无锡中心城区与外省市衔接的重要出入U,江海丙路快速化改造 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中心城区(内环)与高速入口的快速衔接因此,无锡 西互通节点考虑全互通立交的方案满足江海西路主线与西互通收费广场各个方 向交通的快速转换S342省道上跨现状江海西路立体交叉,向西南方向为锡西新城江海西路主线 高架快速化后,考虑强化无锡中心城IX与丙南方向锡丙新城之间的快速化衔接 在该处节点,江海西路与S342南向为主要交通方向,形成互通衔接考虑到无锡西互通与S342省道间距较近(约500 m),在该处设计为组合立交 的型式,如阁4所示主线高架上跨S342省道与四互通的现状跨线匝道桥,设 一对定向匝道(NW、EN匝道)和一对迂回匝道(NE、WN匝道),与西互通衔接, 同时将丙互通现状收费广场北移,以便于匝道布置主线与S342之间也通过一 对定向匝道衔接,满足主线与西南方向的快速转换该区段江海西路主线北侧匝 道出入门间距过近,通过设置剪刀差的匝道布置型式在主线先出后入,并在两 根匝道之间设置联络匝道,使四互通广场出来的车辆可以直接上S342省道(仅 南向),从而使江海丙路在S342—丙互通段形成一个整体的组合立交。
图4主线快速路与钱威路立交衔接方案 下载原图3.2快速路与钱烕路立交的衔接钱威路现状在江海西路以南为高架+地面辅道的型式,上跨现状江海西路后落 地因此,考虑江海丙路快速化改造以后,主线上跨现状钱威路高架,改造抬升 钱威路立交现有的匝道,使江海西路主线高架与钱威路高架形成互通立交,并 补充西向南匝道,使原钱威路高架上由南向北的车辆可与江海西路主线快速转 换,如图5所示图5主线快速路与钱威路立交衔接方案 下载原图3.3快速路与地面道路的衔接江海丙路快速化改造后,不仅涉及主线与3个主要节点之间快速转换,也需要 考虑主线高架快速路与地面辅路的衔接,合理设置上下匝道上下匝道位置的设置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明确主要服务对象在惠山区段内,西侧的洛城大道是重要的南北向干道, 沿线居民与商业区较多,因此上下匝道的布置应尽可能考虑服务于洛城大道其次,在该区段内,钱威路立交与丙互通S342的组合立交出入主线匝道间距较 近,因此上下匝道的设置要与转向匝道的出入U协调,满足主线出入、匝道分合 流的间距要求同时,在剪刀差等匝道交叉复杂的位置满足纵断面高程及净空的 设计要求第三,上下匝道设罝位罝要与整个区域客货运的交通组织方案和匹配。
不同的客 货运交通组织方式对上下匝道要求的位置也各不相同综上,该区段内上下匝道的布置与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具体布置方案与 交通组织方式相关4总体设计方案一4. 1设计思路江海两路快速化改造的服务对象定位为长距离客运交通,地面辅道服务于沿线 客运及所有货运方案一考虑快速化改造后,主路为客运交通,在各横向干道节 点处可以通过互通立交快速转换货运交通在节点处通过地面辅路平交门或周边 路网进行转换各节点处进入江海西路主线的立交匝道需要禁货该设计思路确保了客运交通在该区域内各个方向之间的快速转换由于出入口较 近,主线高架设辅助车道以满足交织需要货运交通组织则完全通过地面完成, 与现状货车在该区段的运行线路一致4.2工程方案方案一在S342—西互通的组合立交型式如图5所示1) 主线高架客运交通组织主线由东向丙设置右转EN匝道进入丙互通,由丙向东将原WN苜蓿叶匝道抬升与 主线衔接;西互通往城区方向设左转迂冋专用NE匝道,往洛社方向设右转NW匝 道同时,主线设一对匝道与S342省道衔接北侧在西互通以西设下匝道,南 侧在西互通以东设上匝道,均主要服务于西侧主干路 洛南大道2) 地面辅路客、货运交通组织市IX:方向来的地面车辆通过地面右转辅道进丙互通;洛社方向来的地面车辆通过 跨线桥下的地面平交U左转进入西互通。
西互通出来的车辆通过地面辅路右转向 洛社方向,通过现状上跨江海西路匝道桥及西侧苜蓿叶匝道左转通往城区方向该节点立交组合方案使S342 (锡四新城方向)、锡宜高速、江海四路高架之间 的客运转换均可以通过立交匝道完成,实现了江海西路快速路、锡宜高速公路及 S342三条干道之间的快速转换功能该区段组合立交效果如图6所示图6 S342—无锡西互通组合立交效果图 下载原图5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