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标准-知识培训.pptx
27页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标准,JGJ/T429-2018 知识培训,目录,标准概要,01,事故类型概述,02,预防措施,03,应急处理,04,案例分析,05,培训与教育,06,01,标准概要,标准编号与发布日期,01,02,03,标准编号,JGJ/T429-2018是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标准的行业标准编号该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并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发布日期,该标准于2018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公开,供公众查阅和参考标准内容概览,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施工中易发事故的预防措施、安全管理要求以及应急处理方案,旨在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和操作规范性,减少事故发生率标准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标准主要内容,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标准JGJ/T429-2018涵盖了深基坑、高空作业、临边防护等常见施工风险点的安全管理要求,提供了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为施工安全提供全面保障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包括但不限于住宅、商业建筑和工业建筑它规定了从地基基础到装饰装修全过程的安全控制要点,确保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工程项目均能遵循统一的安全规范。
实施日期与官方平台,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标准JGJ/T429-2018于2018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并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公开发布公众可在该网站获取标准的详细内容和相关下载信息实施日期与废止日期,标准实施日期,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标准JGJ/T429-2018自2018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旨在规范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标准废止日期,过渡期安排,该标准的有效期限为五年,至2023年9月30日止在标准实施期间,相关单位需严格遵守各项规定,确保施工安全,逾期则不再具备法律约束力为了确保标准的顺利实施,相关部门设置了一年的过渡期,从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在此期间,旧标准与新标准并行使用,逐步完成过渡01,02,03,02,事故类型概述,常见事故类型分类,坍塌事故,坍塌事故通常发生在深基坑开挖、模板支撑不稳固等情况下,可能由地质条件不良、施工方法不当或监管不足等因素引起这类事故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火灾事故,火灾事故在建筑施工现场时有发生,常见原因包括电气线路短路、焊接作业不当及易燃材料堆放等火灾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会导致项目停滞和经济损失。
高处坠落事故,高处坠落是建筑施工中最常见的事故类型,主要包括人员从屋顶、脚手架或地面洞口等处坠落常见原因包括安全网和安全防护设施的缺失、操作不当及天气影响等触电事故,触电事故在建筑施工中也较为常见,通常由于电线裸露、用电设备操作不规范或工人未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等原因引发这类事故可能导致严重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机械伤害事故,机械伤害事故多发生在混凝土浇筑、钢筋加工等环节,主要因机械设备操作不当、防护装置不全或工人未按规程操作导致此类事故常造成人员受伤甚至死亡事故类型详解,高处坠落事故,高处坠落是建筑施工中最常见的事故类型之一,通常由于安全防护措施不足或作业人员未佩戴安全装备导致预防措施包括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完善安全防护设施和严格检查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坍塌事故,坍塌事故多发生在深基坑开挖、土方卸载等作业中,主要由支护结构失稳或边坡过陡引起预防坍塌事故的措施包括严格控制施工流程、加强现场监控与管理,并确保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质量达标触电事故,触电事故在建筑施工现场屡见不鲜,常见于电工、焊工等岗位预防触电的关键在于规范操作、使用漏电保护器和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同时,提升工人的安全用电意识和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也至关重要。
机械伤害事故,机械伤害主要涉及机械设备运动部件与人体直接接触引发的伤害,如切割、夹击等预防机械伤害的措施包括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确保操作人员培训合格以及实施严格的操作规程,防止违规操作物体打击事故,物体打击事故多由高空坠物或不当放置的重物造成,对下方工作人员具有极大威胁预防物体打击的措施包括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管、限制非必要物品的堆放高度和范围,以及为作业人员提供足够的安全距离和防护措施事故类型识别方法,01,事故类型分类,根据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标准,事故类型主要包括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和高处坠落五大类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危险源和风险因素,识别这些风险是预防事故的关键02,坍塌事故识别,坍塌事故通常由于支撑结构失稳、土体松动或荷载过大等原因引发识别此类事故的方法包括检查支撑系统是否牢固、基础是否坚实以及荷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安全标准03,物体打击事故识别,物体打击事故多发生在高空作业或吊装过程中,常见原因包括物体坠落、飞溅物打击等通过加强现场监管、使用安全网和防护栏杆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04,触电事故识别,触电事故主要与电线路泄漏、设备绝缘不良等因素有关。
识别触电隐患的方法包括定期检查电路系统、确保电气设备接地良好以及为施工人员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绝缘手套和安全鞋05,机械伤害事故识别,机械伤害事故常发生于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时识别机械安全隐患需重点关注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维护情况和使用环境,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03,预防措施,个人防护装备使用,防护装备配备原则,根据JGJ/T429-2018标准,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应遵循个体化和全面性的原则确保每个施工人员在特定作业环境中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带、防尘口罩等,以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防护装备种类和使用规范,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带、防护服、防尘口罩、手套等使用前应确保装备完好无损,且适合施工现场的环境例如,高空作业须佩戴安全带及安全网,电工需穿戴绝缘手套和护目镜,避免电击伤害防护装备维护和管理,定期对个人防护装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性能良好例如,每半年对所有防护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损坏或老化的装备应及时更换同时,建立完善的管理台账,记录每件装备的使用和维护情况防护装备正确使用方法,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时,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执行以安全帽为例,佩戴时需将帽带牢固系在颈部,防止因松动导致意外坠落。
此外,定期对安全帽进行撞击试验,确保其在受到冲击时能够提供足够的保护机械设备安全防护,防护装置与安全设施,所有机械设备必须配备齐全、牢固且有效的防护装置和安全设施,包括防护栏杆、警示标识等这些防护措施能够有效防止人员直接接触到运行中的机械,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操作规程与责任制度,制定并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按照标准流程操作设备同时建立定人、定机、定岗位的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的安全责任,加强责任感操作人员培训与考核,对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安全教育和专业培训,确保其具备必要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定期进行考核,未达标者不得上岗,以提升整体操作水平,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维护保养与检查,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避免因机械故障导致的事故记录维护检查情况,以便追溯和持续改进施工现场环境管理,环境保护要求,施工现场应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包含环境影响评估、污染防治措施和危险品管理明确责任人及其职责,确保计划的完善执行,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水资源管理要求,施工现场需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水资源损耗与浪费,如回收利用废水、合理安排设备冲洗等。
对排放的废水进行监测与处理,确保不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废弃物管理要求,施工现场应建立严格的废弃物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制度,避免废弃物污染环境通过有效的管理和监控,确保废弃物及时清理并妥善处理,保护环境安全环境卫生管理措施,施工现场需保持整洁卫生,场地平整,物品堆放整齐,道路平坦畅通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应分别堆放并及时清运,严禁随地大小便,确保环境卫生达标04,应急处理,应急预案制定,01,02,03,04,确定应急组织机构,应急组织机构应包括总指挥、现场救援小组、后勤保障组等,明确各组成员职责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响应,高效协调各方资源进行救援制定应急响应流程,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包括事故发生、报警、现场处置、伤员救护、善后处理等环节每个环节都要详细规定操作步骤和责任人,确保应对措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编制应急预案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应急预案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应急意识与能力培训内容包括预案内容、应急器材使用、逃生技巧等,确保每位员工熟悉并能够有效执行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演练机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和完善应急预案的实际效果演练类型应包括火灾、坍塌、化学泄漏等常见建筑施工事故,通过演练总结经验,改进不足,提升整体应急能力。
应急设备与工具配置,应急设备种类,建筑施工现场常见的应急设备包括医疗急救箱、抢险类装备如汽车式起重机和履带式起重机,以及基础救援设备如防护类、监测类、侦检类、救生类等这些设备在突发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确保人员安全应急工具配置要求,应急工具的配置应符合相关标准,例如抢险类设备的技术性能需符合XF 3010的规定配置时需根据实际工地需求进行调整,以确保工具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满足现场应急救援的要求应急设备管理与维护,应急设备需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良好状态和使用效果高危行业企业应制定专门的管理规范,对应急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定期更新和演练,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应急设备使用培训,操作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熟悉应急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培训内容包括设备的基本操作、维护保养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提升整体应急处理能力,确保设备在关键时刻能发挥最大效用应急演练与培训,制定演练计划,制定详细的应急演练计划,包括演练时间、地点、目标和内容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演练方案,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操作指导和执行标准根据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事故类型,设定逼真的模拟演练情境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使施工人员能够熟悉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流程,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设定演练情境,采用现场培训方式,邀请专业讲师到施工现场进行实战教学通过实地操作和模拟演练,让施工人员亲身体验应急措施,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反应速度实施现场培训,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培训,通过PPT课件、视频教程等形式进行教学设置答题和讨论互动环节,检验培训效果并增强施工人员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网络培训与互动,制作并发放系统的培训教材,包括施工应急预案、应急设备使用说明和急救手册等通过全面的培训资料,使施工人员随时可以自学,提升整体应急处理水平编制培训材料,05,案例分析,典型事故案例,拆除外架坍塌事故案例,南宁市江南区某厂房项目在进行拆除外架作业时发生坍塌,导致17人坠落此事故造成3人死亡、3人重伤、7人轻伤,暴露了拆除作业中支架稳定性和人员防护措施的不足盾构机开仓换刀事故案例,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某项目在盾构机开仓换刀作业中,发生土方坍塌,2名工人被埋事故揭示了在城市地下施工中对周围环境监测与风险评估的重要性,以及紧急逃生通道设置的不足欣佳酒店坍塌事故案例,福建泉州欣佳酒店“37”坍塌事故是死亡最多的建筑施工事故,造成29人死亡、42人受伤,经济损失5794万元该事故主要由于违法分包、违规施工及监管不到位,凸显了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的重要问题。
事故原因分析,人为因素,建筑施工中人为操作失误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包括工人未按规范施工、违章作业和缺乏安全意识等此外,管理人员对安全监督不到位,也会导致事故发生机械与设备因素,机械设备故障和维护不当是引发事故的另一重要原因设备老化、操作不规范或缺乏定期检修都可能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因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定期维护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