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花的学校教学设计.doc
6页花的学校【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认读“罚”“裳”等生字,会写“荒、舞、够、臂”等字,理解“润湿”“碰触”“狂欢”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3.会用拟人的手法描写身边的事物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过“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这句诗吗?你知道这句诗的作者是谁吗?他就是泰戈尔,印度著名的诗人课文后面有资料袋,生可自主积累)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他的另一首优美的诗歌——《花的学校》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师出示生字卡片1.读准下列字音荒、笛、罚、假、裳2.交流、识记生字师出示田字格,引生认真观察并牢记生字的结构和笔画A.加偏旁记忆的字:由——笛 青——猜B.换偏旁记忆的字:汤——扬 汪——狂 劈——臂C.注意这些字的结构:“落”是上下结构,草字头要写宽点;“舞、猜、臂”字横画较多,要注意书写均匀3.读读写写下列词语润湿、荒野、口笛、狂欢、簌簌地、衣裳、双臂、急急忙忙4.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润湿:潮湿润泽荒野:宽广平坦的地方簌簌:文中是指风吹物体等的声音狂欢:纵情的欢乐急急忙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三、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的序号2.请四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思考本诗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想象了哪些事物,它们是什么样的表现?教师相机指导3.说说每一部分诗的内容第一部分(1—2段):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舞、狂欢第二部分(3-5段):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放假了第三部分(6段):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第四部分(7-9段):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着妈妈扬起了双臂四、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四、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1.听教师朗读2.教师领读,生齐读课文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4.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5.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6.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赏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开火车读课文2.指名学生用简洁的话复述本诗的主要内容二、读中感悟,探究解疑1.学习第一节A.老师范读B.交流汇报这一节中优美的词句,并说明喜欢它的原因。
C.反复吟诵,细细揣摩,品位语言的精妙a)句:润湿的东风走过原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理解体会:哪一个词语概括了东风的特点?(润湿)从“走过”、“吹着口笛”这两个词语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这句话该怎样理解?读了这句话,你会想到怎样一幅画面?(b)句: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理解体会:为什么是“一群一群的花”,而不是“一朵一朵的花”呢?你认为花会从什么地方跑出来呢?教师引导,启发想象你从“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这句话中感悟到了什么?“狂欢”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出花儿在绿草地上跳舞的情景吗?D.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2.学习第三至第五段A.学生齐声朗读B.读中感悟,合作探究A.为什么“我”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它们关了门在做功课”?B.你是怎么理解“雨一来,它们便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请你照样子写一写,如“清风一吹,他们……”“蝴蝶一来,他们……”清风一吹,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蝴蝶一来,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指导学习第六段。
A.教师范读B.小组内交流下列问题A.“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一句说明了什么?B.你是怎么理解“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一句的?C.“雷云拍着大手”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这句话的?你认为花孩子们冲了出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C.教师指导朗读D.学生自由朗读4.学习第七至九段A.学生齐声朗读B.指导学生理解、感悟、朗读小作者认为花孩子们的家在哪里?“那儿”是指哪儿?你能想象出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的情景吗?在作者看来,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是为了什么?C.学生自由朗读、感悟、想象5.小结三、拓展延伸说说你想象中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先在组内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花的学校 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蹈花孩子 在地下学校关了门做功课 真可爱 急忙回家对妈妈扬起双臂 6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