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中小学教师队伍基本情况的.doc
14页1关于中小学教师队伍基本情况的调 研 报 告安云云(2009 年 4 月 21 日)根据市委学习实践活动的安排,为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队伍合理优化配置,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近期采取资料调查法、个别访谈调查法、表格调查法等方法,通过各县(市、区)填报中小学教师队伍基本情况调查表、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走访教育行政干部、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方式,对聊城市中小学教师队伍进行了调研一、我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基本情况根据各县填报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基本情况调查表统计,目前全市中小学教职工人员编制的基本情况(见表 1)表 1 全市中小学教职工人员编制基本情况专任教师数 教职工数 编制数 空编超编数小 学 22798 24156 23145 -1011初 中 14089 15340 20434 5094高 中 5426 6878 5411 -2327合 计 40746 47217 48990 17562全市中小学教师年龄结构、职务结构、学科结构、学历结构基本情况(见表 2、3、4、5)表 2 全市中小学教师年龄结构基本情况30 岁以下 31~35 岁 36~40 岁 41~45 岁 46~50 岁 51~55 岁 56~60 岁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小学 3739 16.4 3602 15.8 2690 11.8 3602 15.8 3580 15.7 3898 17.1 1687 7.4初中 2395 17 4086 29 2564 18.2 1818 12.9 1296 9.2 1085 7.7 845 6高中 2120 30 1364 19.3 1095 15.5 989 14 643 9.1 481 6.8 375 5.3表 3 全市中小学教师学历结构情况硕士及以上 本 科 专 科 中专及其他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小学 3116 13.7 12139 53.2 7543 33.1初中 19 0.1 4958 35.2 7764 55.1 1348 9.6高中 75 1.1 5518 78.1 1093 15.4 383 5.4表 4-1 全市小学教师学科结构情况思想品德语文 数学 外语 科学 社会 信息技术 体育 音乐 美术 劳动 合计现有教师数1135 6686 6079 2232 1067 880 974 1094 989 1001 661 22798实际需求数1170 6924 6260 2499 1188 925 1173 1303 1253 1218 713 246263尚需补充数 35 238 181 267 121 45 199 209 264 217 52 1828表 4-2 全市中学专任教师学科结构情况政治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外语信息技术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合计现有教师数 914 2165 21021016 898 753 753 8662010531 534 536 581 424 14089实际需求数 965 2284 22141045 909 791 794 9442109605 583 717 733 477 15170初中尚需补充数 51 119 112 29 11 38 35 78 99 72 49 181 152 53 1075高中尚需补充数 38 65 85 34 45 51 52 41 71 51 24 65 50 8 680二、教师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1、教师队伍区域结构不均衡。
由于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教师资源向城区集中,农村学校教师缺编,造成了教师在区域分布上严重失衡,存在突出的供需矛盾2、教师队伍各学段均缺编由表 1 可见,小学段超编 1011 人但据调查分析,实际小学缺编严重,一是存在大量的非教学人员,约占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 6%;二是存在大量系统外借教师,约占小学专任教师的 2.4 %;三是有长期病休教师(重大病号)约占小学专任教师的 9.1 %;四是联校机构占用小学教师编制,占小学专任教师的 5.7 %仅外借、重病4、联校人员占用小学教师编制占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 17%教师实际缺编 2914 个;初中段缺编 5094 个;高中段超编 1788 个,但与办学规模相比,仍存在惊人的缺口因为现在的编制是根据 2001 年底在校生数核编,目前我市高中在校生,是七年前的 2 倍,若按现在在校生为基数核,实际应增加编制4615 人,高中段缺编 2288 个因此小学和高中实际缺编 5202 人3、教 师 队 伍 学 科 结 构 不 配 套 小 学 段 语 文 、数 学 教 师 基 本够 用 ,体 育 、美 术 、音 乐 、信 息 技 术 和 外 语 专 业 教 师 缺 编 严 重 ;初 中 段 化 学 、地 理 、历 史 教 师 富 余 ,音 乐 、美 术 和 信 息 技 术 专 业教 师 缺 编 严 重 ;高中段整体学科教师缺 编。
据调查,有的学校教师总体上不缺编,但某一科或几科教师偏多,有些学科却无专业对口教师被 调 研 的 村 小 学 及 教 学 点 的一、二年级均 长期 实 行 包 班 教 学 ,包 班 教 师 一 般 要 教 小 学 语 文 、数 学 、思 品 、科学 、运 河 两 岸 、音 乐 、体 育 、美 术 8 门 课 农 村 小 学 由 于 缺 乏 相应 的 学 科 教 师 ,英 语 、信 息 技 术 、体 育 及 艺 术 规 定 的 课 程 均未能正常开设80%的乡镇中小学没有音乐、美术、体育专业教师,某乡镇四处完小三个教学点中没有一名音、体、美教师,上音乐课只能靠听录音带,搞歌咏比赛,开运动会都十分困难小学外语缺口最大,全市缺 267 名英语教师,某乡 7 处完小和教学点没有 1 名英语专业教师;某镇 5 处完小,4 个教学点没有 1 名英语专业教师;某乡小学只有 1 名英语教师,只能跨年级教学和“ 走教” ,严重影响了教学 质量54、农村小学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出现中青年教师断层现象据统计,全市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 46 岁以上的占 40.1%某乡共有小学教师 84 人,平均年龄 47.2 岁。
目前,全市农村小学教师年龄状况呈倒金字塔结构,学段越低年龄越大二)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主要表现为“两少一多” 一是专业教师少有的农村小学虽已开全规定课程,但任课教师大都是非专业教师大部分乡镇的农村小学没有音、体、美专业教师;80%的农村小学没有专业英语教师;在农村小学任教的信息技术教师没有一人是专业教师聊城大学曾对来自 4 个县参加培训的小学英语教师进行测试,结果是多数达不到初中英语水平二是正规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少某县两个乡镇的小学教师中,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不足 10%;乡镇中学教师中,第一学历为师范院校专科毕业的教师仅为3%其他教 师第一学历均为电大、教育学院、中师或是接班人员三是民办教师转正的多(见表 6)据调查,某乡镇民师转正 97 人,占全乡小学教师的 61%由于民办教师普遍学历偏低,未接受过系统教育,自我更新和接受继续教育能力差,年龄偏大,总体素质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表 5 全市农村小学民办转公办教师数及所占比例教 师 数 民办转公办教师 比例(%)6数全 市 22798 9426 41(三)我市中小学代课教师依然大量存在1、分布广泛。
从地域看,多数县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代课教师,愈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情况愈严重;从学段看,小学和高中代课教师较多,初中相对较少;从城乡看,代课教师在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较为集中,城区中小学总体偏少,主要存在于高中学校2、素质不一高中段代课教师素质普遍较高,年富力强,很多已成为学校的骨干;初中、小学尤其是农村小学的代课教师素质偏差,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所占比例较大,有的虽具有相应学历但没有接受正规的师范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三、原因分析(一)师资配置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我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验从 2001 年开始启动,2005 年起在中小学全面推行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对教师的学科专业结构提出更高要求一是根据国家课程改革方案要求,调整各学科专业师资配置,必然会出现部分学科的专业教师不足,而部分学科的专业教师剩余的现象二是教师学科间调整措施及力度未能及时跟上一方面部分教师素质偏低,年龄偏大,7专业结构不合理,不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对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普通重视不足,没有按时开足课时三是对农村教师继续教育重视不够,师资整体素质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农村教师参加培训机会少,部分农村教师观念和教法陈旧四是教师人力资源的继续教育新机制未能有效构建,知识更新与基础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不相适应,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少,缺少持久有效的专业支持致使多数教师不愿意到农村地区任教,很多青年教师纷纷外流,导致高素质教师严重缺乏二)教师编制标准不适应我市教育发展的需要我市农村小学缺人问题主要是编制标准低和班额小两方面因素造成的农村小学编制标准未能体现“保证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需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力求精简和高效、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的原则编制核定未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多等特点,出现了“一刀切 ”现象, 农村小学教师编 制标准与城市倒挂据专家测算,现行的农村教师编制标准须在校生达到 300 人以上时才适用农村人口分散,交通不便,很难达到这样的学生规模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已到了极限,受走读半径限制小学(教学点)仍然比较多,分布较分散,班额较小据统计,目前农村小学班额在 35 人以下的班级占 60%(其中班额在 25 人以下班级占 25%),这使得农村小学按编配人无法满足需要根据目前农村小学的实际8情况,如果按山东省执行的城镇师生比 1:19 核准编制配置师资,并折合成班级数计算,或者按教育部每班配备 2.1—2.4 名教职工的折算标准,基本符合我市的状况。
高中教师缺人问题主要是核编工作滞后造成的省里规定,教师编制三年一核,上次核编是 2003 年,依据 2001 年高中在校生人数 十五” 期间,我市高中 规模逐年扩大,至今,学生数已经翻了一番但教师编制没有随高中规模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致使教师补充出现受编制所限的困难三)教师队伍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1、“以 县为 主” 的农 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尚未真正落 实,有关政策规定未能完全贯彻执行县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中小学教师的职能(招聘录用,调配)仍没有到位,难以统筹调配教师资源,导致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有的县(市、区)还没有将教师的管理权上收到县;已经上收到县的,尚有部分没有按照规定将教师人事权归口教育部门管理,教师管理某种程度仍处于多头并管状态一是教师流动困难某县县域内教师流动需县长签字、编办审批,乡镇政府同意,县财局认可,方能进行调配,县教育行政部门由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调剂教师很困难二是教师补充不及时补充的教师多是到高中学校任教,能派到农村小学、初中的教师数量非常少某乡中学八年没有补充过教师,建校三十年没补充过音乐专业教师三是教职工分流9工作做得不到位国家和省有关文件要求,要参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分流政策,积极稳妥地做好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分流工作。
但大部分县对非教学人员及年龄偏大、教育教学能力和身体健康情况较差的教师没有完全按规定进行调整和分流表 6 2003 年以来全市中小学教师自然减员和补充新教师情况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合计补充人数 683 749 1403 758 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