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新课标《师说》教案.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43201572
  • 上传时间:2024-02-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师说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韩愈在文学史上地位及其文学品格、风格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好问好学的风气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教学方法 自主预习法、诵读法、问题探究法、分析讨论法、点拨启发法、、拓展延伸法 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课堂导入 大家都非常熟悉我们的文圣孔子,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他门下有众多的弟子,其中有个叫子贡的,聪颖好学一次,鲁国大夫叔孙武叔在人前贬低孔子抬高子贡,子贡非常气愤他当即以房子为喻,说老师的围墙高十数丈,屋内富丽堂皇,不是一般人看得到的;而自己不过只有肩高的围墙,一眼就可望尽。

      他还把老师孔子比作太阳和月亮,说他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结庐而居,一直守墓六年 这是一直被后世传颂的尊师重教的典故,尊师重道本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蔚然成风,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然而,在唐代仍沿袭部分魏晋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勇敢地宣扬尊师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韩愈这一篇千古名篇《师说》二 作者简介 多媒体展示 1 唐宋八大家 古文运动 文以载道,不平则鸣点拨: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明人将韩愈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冠三军之帅”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

      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2“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比“论”要自由一些初中学过《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这类文体三 文本内容研习探究1、熟悉课文内容,检查预习(卷子形式,预习题目见附录一)2、诵读课文,体会原文情感教师点拨朗读时注意要点,强调断句和字音,分辨语气重音变化,读出气势学生齐读课文3多媒体展示问题 (1)这篇文章为谁而作?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明确:“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从课文的最后一段可以得出答案,韩愈的这篇《师说》是写给一个叫李蟠的十七岁小伙子的 (2)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文章?明确: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 ① 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② 他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 能行古道 教师点拨: 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原因,当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人也许不多,但一定还有其它的,为何只选择了李蟠?“学于余”,我们说向韩愈这样一个文坛领袖学习应该是求之不得的事,韩愈有必要为他写文章吗?所以说根本的原因是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

      (3)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所谓“古道”指的是古人从师之道,古人从师之道是什么?课文体现在哪里?(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三两段,相互讨论完成答案,教师总结明确) 明确:古人从师之道——古之学者必有师且无常师 点拨分析: 课文的一、三两段中韩愈谈到了古人的从师之道,可以总结它的核心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古代的知识渊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正如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同时古代的圣人不仅向老师学习,还“无常师”,向各种人甚至一些远不如他的人请教和学习 ,自然让我们想到了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且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古人如此的注重从师学习,那么择师的原则是什么?(原文语言回答) 明确:择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点拨分析: 韩愈阐述古人从师之道,其真正的意图是引出对择师原则和标准的阐述,作者认为择师的原则是不分高低贵贱,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存在老师,同时,作者打破传统观念,认为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强,学生也不一定比老师差,只要他有我比不上的地方,他就是做我的老师,详细地展现了择师的原则。

      延伸小结:以上是古人的从师之道,也是韩愈对于从师的观点,许许多多的成功者正是得益于这种古道,才成就了他们的辉煌,相信这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所启发的 (5)前面说过,韩愈为李蟠写文章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不拘于时,即不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所拘束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并批判这种风气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二段,讨论明确) 明确: ①社会风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耻学于师 ②作者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从三个方面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风气,论证从师重要性第一方面“古之圣人” “从师而问” “圣益圣”“今之众人” “耻学于师” “愚益愚”第二方面 于其子 择师而教之 小学 于其身 耻师 大遗 第三方面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群聚而笑之(结果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点拨分析:作者在课文的第二段给我们展示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并通过三组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批判了“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此段中韩愈用了大量强烈语气的句子,来表明了自己的对“耻学于师”这一社会风气的不满和痛心,如:“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等,朗读时注意语气 引导学生体味收获,教师小结课文内容 全文通过对师的讨论,表达了作者对古人从师之道的赞扬,对“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的无情批判我们深切体会到作者那因“师道不传”而痛心疾首的情感的同时,也为这位伟大文豪非凡的斗争勇气和正直的品行所倾倒 五、思绪拓展 虽然作者说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个叫李蟠的学生的,可是学习之后,我们想想他还是写给谁看的呢? 明确: 韩愈写给当时那些不愿学习的士大夫阶层看的提醒他们改掉这种坏习惯,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千百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社会上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比比皆是:家长袒护孩子,辱骂老师;学生课堂和老师顶嘴甚至围攻老师;学生在路上碰见老师却形同陌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写给今天的我们的呢? 这是古人的智慧给我们的反思的机会六、作业布置 1、 背诵全文 ,完成习题2、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人还有一个巧对:鼻孔子,眼珠子,珠子(朱子)安在孔子上?眉先生,须后生,后生反比先生长说的是同一个道理,那么,要达到弟子超过师傅、后生超过先生的程度,应该怎么做呢?附 板书师说作用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重要性 标准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 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今 众人(耻师) 圣人(从师) 于身(耻师,大遗) 于子(择师教之,小学) 士大夫(群聚笑之) 百工(不耻相师) 宜行古道愚益愚,智反不能及 从师附录一一、基础知识1、注音郯子( ) 苌弘( ) 老聃( ) 蟠( ) 贻(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的意思 古之学者必有师(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今之众人( ) 师道之不传也矣( ) 圣益圣,愚益愚( )( ) 则耻师焉( ) 或师焉,或不焉( ) 小学而大遗( ) 士大夫之族( ) 吾从而师之( )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二、 文言知识复习与运用1.、划线词词类活用外连衡而斗诸侯( )( )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 ) 天下云集响应( )序八州而朝同列(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 2、辨析句式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  )3、总结词类活用与句式,试找出本课中出现的文言用法。

      名词作动词: 判断句:形容词作名词: 宾语前置:使动用法: 介词结构后置:意动用法: 省略句:名词作状语: 定语后置:附录二 (课后作业1)解释下列多义词的义项 (1)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 ③或师焉,或不焉( ) ②吾师道也( ) ④吾从而师之 ( ) ⑤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⑥十年春,齐师伐我( ) (2)之:①择师而教之( ) ③古之学者( )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 ⑤句读之不知( ) ⑥蚓无爪牙之利( ) 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3)其: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③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 ④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 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 (4)于: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 )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广西示范性高中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调研测试数学试卷.docx 河北省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检测化学试卷.docx 河北省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检测数学试卷.docx 2025-2026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01(北京专用).docx 江西省创智协作体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物理试卷.docx 湖南天壹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历史试卷.docx 湖南天壹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卷.docx 安徽1号卷A10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地理试卷.docx 2025-2026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湘教版).docx 江西省创智协作体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历史试卷.docx 河北省保定市五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docx 安徽1号卷A10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英语试卷.docx 广西示范性高中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调研测试思想政治试卷.docx 2026届湖南省九校联盟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docx 2025-2026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沪教版2020).docx 2026届湖南省高三上学期九校联盟9月联考历史试卷.docx 2026届湖南省高三上学期九校联盟9月联考物理试卷.docx 2026届湖南省高三上学期九校联盟9月联考英语试卷.docx 湖南天壹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化学试卷.docx 安徽1号卷A10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卷.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