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kV变电站一体化电源系统-通用部分.doc
23页国家电网公司物资采购标准(35kV变电站电源系统卷 一体化电源系统册) 35kV一体化电源系统通用技术规范(编号: )国家电网公司二〇一〇年十月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范本)目录序号名 称编号135kV一体化电源系统专用技术规范35kV一体化电源系统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1. 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技术规范、专用技术规范2. 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通用技术规范条款及专用技术规范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3. 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技术规范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①改动通用技术规范条款及专用技术规范固化的参数;②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③需要修正污秽、温度、海拔等条件经标书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技术规范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技术规范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4. 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技术规范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5. 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6. 投标人逐项响应专用技术规范中“1 标准技术参数表”、“2 项目需求部分”和“3 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专用技术规范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招标文件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目 次35KV一体化电源系统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31 总则 51.1 引言 51.2 供方职责 52 技术规范要求 52.1 使用环境条件 52.2额定输出参数 52.3 引用标准 62.4 系统构成 72.5 系统功能 72.6 性能指标 102.7 其它要求 163 试验 164 包装和运输 175 铭牌和标志 176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工厂(现场)验收 176.1 技术服务 176.2 设计联络会 176.3 工厂检验和监造 186.4 工厂(现场)验收 18附录A(规范性附录)一体化电源主接线图 19附录B(规范性附录)一体化电源系统监控配置图 21附录C(规范性附录)逆变电源参考配置容量及数量 22附录D(规范性附录)逆变电源参考原理接线图 231 总则1.1 引言 1.1.1 本通用技术规范提出了对35kV变电站一体化电源系统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1.2本通用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1.1.3 投标人应具有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宜具有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宜具有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并具有AAA级资信等级证书,宜具有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证书并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商业信誉1.1.4 投标人提供的产品应具有国家或电力行业级检验检测机构试验合格的证明文件,应在国家或电力工业检验检测机构通过DL/T860一致性测试1.1.5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的形式对本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的要求;如有与本通用技术规范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必须逐项在“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列出如果没有不一致的地方,必须在“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写明为“无差异”1.1.6本技术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按较高的标准执行1.1.7本技术规范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本通用技术规范未尽事宜,由合同签约双方在合同谈判时协商确定1.2 供方职责供方的工作范围将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1.2.1 提供标书内所有设备及设计说明书及制造方面的说明。
1.2.2 提供设备安装、使用的说明书1.2.3 提供试验和检验的标准,包括试验报告和试验数据1.2.4 提供图纸,制造和质量保证过程的一览表以及标书规定的其它资料1.2.5 提供设备管理和运行所需有关资料1.2.6 所提供设备应发运到规定的目的地1.2.7 如标准、规范与本技术规范的条文有明显的冲突,则供方应在制造设备前,用书面形式将冲突和解决办法告知需方,并经需方确认后,才能进行设备制造1.2.8 在更换所用的准则、标准、规程或修改设备技术数据时,供方有责任接受需方的选择1.2.9 现场服务2 技术规范要求2.1 使用环境条件2.1.1 设备储存环境温度:-25---+70℃2.1.2 设备工作环境温度:-5---+45℃2.1.3 大气压力: 86kPa---106kPa2.1.4 相对湿度:5%---95%2.1.5 抗振能力地面水平加速度0.3g,垂直加速度0.15g,同时作用2.2额定输出参数2.2.1 交流额定电压:AC380V ,AC220V2.2.2 直流额定电压:DC220V 或DC110V 2.2.3 通信电源额定电压:DC48V2.2.4 逆变电源额定电压:AC220V2.2.5 蓄电池单体额定电压:12V2.3 引用标准表1中所列标准和规范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通用技术规范(范本)中引用而构成本通用技术规范(范本)的基本条文。
在本通用技术规范(范本)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通用技术规范(范本)的各方应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表1 通用技术规范(范本)引用标准标准(文件)号标准(文件)名称GB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998低压电器基本试验方法GB 1497低压电器基本标准GB/T 242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GB/T 2900.11蓄电池名词术语GB/T 3859.1半导体整流器基本要求的规定GB 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 4942.2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GB 725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T 7260不间断电源设备GB/T 7261继电器及继电器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T 8349金属封闭母线GB/T 14048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及控制设备GB/T 14715 信息技术设备用不间断电源通用技术条件GB/T 17478低压直流电源设备的性能特性GB/T 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振荡波抗扰度试验GB/T 19638.2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T 50063 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设计规范GB 50065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 5017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DL/T 459 电力系统直流电源柜订货技术条件DL/T 548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DL/T 62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37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DL/T 724 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规程DL/T 781 电力用高频开关整流模块DL/T 857发电厂、变电所蓄电池用整流逆变设备技术条件DL/T 944通信电源设备的防雷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DL/T 1074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DL/T1146DL/T860实施技术DL/T 5044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120小型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规程DL/T 5136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 5137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153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Q/GDW383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YD/T 1376通信用直流-直流模块电源YD/T 5078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定YD/T 5089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JB/T 8456 低压直流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IYSA2C-439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及控制设备ZBK36001低压抽出式成套开关设备JB/T 9661低压抽出式成套开关设备JB794电机、电器和变压器用绝缘测量耐热分级IYSA2C-470交流接触器生产输电[2003]29号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电力生产技术监督工作意见生产输电[2003]95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设备评估管理办法国家电网生[2004]641号国家电网公司预防直流电源系统事故措施国调【2005】 222号《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2.4 系统构成一体化电源系统应能够为全站交、直流设备提供安全、可靠的工作电源,包括:380V/220V交流电源、DC220V或DC110V直流电源和DC48V通信用直流电源。
一体化电源系统主要由ATS、充电单元、逆变电源、通信电源、蓄电池组及各类监控管理模块组成通信电源不单独设置蓄电池及充电装置,使用DC/DC电源模块直接挂于直流母线逆变电源直流输入侧直接接入直流母线对重要负荷(如:计算机监控、事故照明设备等)供电一体化电源系统采用分层分布架构,各功能测控模块采用一体化设计、一体化配置,各功能测控模块运行工况和信息数据应采用DL/T860标准建模并接入信息一体化平台实行一体化电源各子单元分散测控和集中管理,实现对一体化电源系统运行状态信息的实时监测一体化电源系统监控软件应集成到信息一体化平台中,不独立设置一体化电源监控工作站一体化电源系统主接线可参考附录A,附图1和附图2一体化电源系统监控配置可参考附录B,附图12.5 系统功能2.5.1 ATS应配置交流进线监控模块,能监测进线回路和交流母线的电压、电流、断路器运行状态等信息,实现备用电源自动投切功能备用电源自动投切功能应满足下列要求:1)保证主电源进线断路器断开后,交流母线无电压,且备用电源正常的情况下,才投入备用电源;2)自动投入模块应延时动作,并只动作一次;3)当交流母线故障时,自动投入模块不应动作;4)手动断开主电源时,不启功自动投入模块;5)主电源恢复供电后,切换回路应由人工复归;6)自动投入模块动作后,应发告警信号。
应提供断路器就地控制按钮、信号灯等二次元件,并应设置就地/远方控制转换开关交流监控模块能接收电流互感器的信号,且具有测量母线电压的功能,相关信息量的转换应在交流监控模块内部完成交流监控模块应能综合分析和处理各种信息数据,对整个ATS实施控制和管理,并具有液晶汉显人机对话界面和与信息一体化平台进行信息交互功能交流监控模块故障不能影响本系统其它监控管理模块运行应配置交流馈线监测模块,能监测馈线回路单相电流及馈线断路器位置和报警接点信息并具有与信息一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