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从“角地度量”看测量教学.doc
13页实用标准文案第 12 讲 从“角的度量” 看测量教学主讲:杨利亚 江苏无锡市名师 江苏省江阴市讲师进修学校张叶清 中学高级教师 上海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小学杨: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从“角的度量”看测量教学,为什么选这个题目呢?测量是空间和图形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而这个内容里面有很多的东西非常难, 比如说角的度量 今天我们就来解剖这节课,讨论一些关于测量教学的问题一、现状和原因的分析(字幕)张:我们先来了解一些基本情况:一般是怎样教学“角的度量”的?教学时遇到什么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又是什么?(字幕)杨:我也多次教过角的度量,我一般是这样教的,首先认识量角器和角的的计量单位“度”,接着教学量角的方法“对点、对边、读刻度”,最后就进行大量的练习张:但是象这样的教学经常遇到的问题有三个, 第一是学生不会摆量角器,顶点和中心、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很难同时达到要求, 最极端的错误是明明角在这里, 量角器竟然会放到角的另一侧, 也就是说角不在量角器的范围里边 第二种错误是摆好了量角器也不会读刻度, 内圈和外圈分不清, 70 度读成 110 度,遇到 65 度这样的角更难理解,学生会读成 75 度、125 度、115 度。
而第三个问题,整个课堂中灌输的味道实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在太浓,学生真的成了接收灌输的容器杨:你遇到的问题啊其实我也经常遇到, 我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不能归结于我们自己讲解不清,指导不细, 训练不够,恐怕这些原因只是表面的原因,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对于量角器的本质不太明了学生不明白“量角器就是单位小角的集合” (字幕)因为量角的基本单位是1度,而这个“1度的角”实在太小,在量角器上根本不能反映出来,所以量角器的制作者往往把1度分割线去掉大部分, 就留下沿着圆周的一小部分,因此学生很难理解“量角器就是小角的集合”而且学生不明白量角器上两圈刻度的作用和由来(字幕) 学生最熟悉的度量工具是“尺” “尺”上只有单向刻度,这是因为“尺”的摆放与读数比较容易;而用量角器量角时呢, 如果只有单向刻度, 那么量不同朝向的角的大小时是非常麻烦的, 因此不得不加上两圈刻度, 学生对此也不太理解因此我认为:量角器的高度简约化、高度智慧化、高度截面化和学生已有经验之间的矛盾使得学生对于量角器的本质的认识产生了障碍张:杨老师,我还认为还有一个原因,是学生对量角方法的本质不明学生不明白量角的本质就是看测量对象中含有多少个单位小角。
无论是长度、面积、体积、重量、角度的度量的本质都是用基本单位与当前所测量对象进行比较, 例如:测量面积就是把被测量对象与单位面积进行比较, 被测量对象中含有多少个面积单位它的面积就是多少; 而量角的本质是看被测量的角中包含多少个单位角 正由于学生对于量角器的本质不明,学生才不会摆量角器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二、怎样从揭示本质的角度来改进“角的度量”的教学(字幕)杨:原因找到了,是由于学生对量角器和量角方法的本质不明那么该怎样从揭示本质入手改进我们当前的教学呢?全国第八届课堂教学大比武的一等奖获得者强震球老师在这方面作了很好的探索, 我们分两个段落来剖析他的教学方法和设计意图 首先来研究(一) 怎样揭示“量角的本质是看对象中含有多少个单位小角”“量角器的本质是单位小角的集合”(字幕)请看录像案例 12-1 角的度量(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 强震球)(字幕)1、录像观摩:2、讨论:杨:刚才这段录像其实可以分成两个段落1. 由角的大小的意义引出可以用单位角来度量角的大小2. 由单位角的使用不便引出要可以把单位角合并为半圆工具,并进行方法教学(字幕)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个段落的设计意图:张:由角的大小的意义引出可以用单位角来度量角的大小。
这个段落其实是为了说明量角的本质是看大角里有多少个单位角复习角的大小的含义, 唤醒学生对角的大小的理解, 为用单位角量角的大小打下铺垫; 复习用活动角比较角的大小, 用活动角来比较角的大小时的注意点“点对点,边对边”实际上是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的雏形,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因此需要激活 本环节还通过学生的讨论与操作, 引导得出用小角来比较的方法,比较了用活动角比大小和用小角比大小各自的优劣, 突出了小角度量比较精确的特点 量角器的本质是单位角的集合, 让学生悟出用小角测量的可行性与操作要点, 可以为学生理解量角的原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杨:第二个段落由单位角的使用的不便引出要把单位角集合为半圆工具,并进行方法教学 这个段落的目的在于揭示量角器的本质是单位角的集合强老师呢,针对“用单位角比较”的优势和劣势非常准确地设问:能否保留“用小角比” 的优势而改变操作不便的不足呢?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把单位小角合并起来, 这样就非常巧妙揭示了量角器的本质是单位角的集合本环节还强化了用“简易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的方法简易量角器上没有刻度,但是正因为没有刻度,学生就只能数出得数了,对学生掌握量角的方法反而减少了很多干扰,更利于学生掌握量角的方法。
二)怎样让学生明白量角器上两圈刻度的作用和由来(字幕)1、 导入:杨:到现在为止,学生明白了量角器是小角的集合,量角的本质也明白了,但是学生还不明白两圈刻度的作用和由来, 那么强老师接下来会怎样呢呢?让我们接着看下去2、 录像观摩案例 12-2 角的度量(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 强震球)(字幕)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3、 讨论: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还是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由这种半圆工具度量不准确引出要把单位小角分得更细些第二个阶段由细分后的半圆工具读数不便引出要加刻度, 进而引出两圈刻度(字幕)拿这两个段落设计意图又是什么呢?张:我认为,前一段落中老师用的单位角比较大,具有便于操作、 便于学生掌握原理和方法的作用,但是真正使用的量角器中的单位角是 1 度的角, 1 度的角非常小,具有度量准确的优点因此强老师就从单位角太大度量不准确入手启发引导学生得出:要把单位角分得更细些学生实际使用的量角器的靠近中心部分是没有分割线的, 使得学生不易理解量角器是单位小角的集合, 强老师演示量角器的动态演变过程用意就在于弥补这个不足杨:第二个段落是由细分后的半圆工具读数不便引出要加刻度, 进而引出两圈刻度。
与直尺相比,量角器有两圈刻度,这是理解量角器的构成的一大难点这个环节中强老师精心设计了读数不便的现实情景, 让学生产生要加两圈刻度的想法,这样一来刻度成了学生自己的作品,当然它的由来、作用、使用方法就不言自明了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之下, 量角的方法是要由教师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示范讲解的,但是在本课的教学前提之下, 量角的方法当然不再需要教师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拼命死灌了, 量角的方法只是学生的思维的自然延伸, 因此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得出了三、整个课堂设计的核心思想(字幕)杨:为了捕捉整堂课设计的主要思想, 我们来完整地来看一下整节课的五个段落:1. 由角的大小的意义引出可以用单位角来度量角的大小;2. 由单位角的使用的不便引出要把单位角合并为半圆工具;3. 由这种半圆工具度量不准确引出要把单位角分得更细些;4. 由细分后的半圆工具读数不便引出要加刻度,进而引出两圈刻度;5. 完整总结量角方法,进行相应练习(字幕)这个段落呢刚才大家没有看到.从这五个段落和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强老师在设计这节课时有哪些重要设计理念呢?张:我认为在本课当中,强老师非常重视揭示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揭示本质是本课的第一个设计理念。
量角器的本质是“单位角”的集合,角的度量的本质是看被测对象中含有多少个“单位角” ,促使学生对这两个本质充分而又深刻地理解是上好这节课的逻辑基础, 强老师的教学策略的设计就是围绕这样的主题展开的杨:但是强老师揭示本质不是通过灌输来实现的, 而是通过动态建构来实现的,因此动态建构是本课设计的第二个理念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 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的过程是从“不平衡”到“平衡”的不断反复的过程(字幕)这节课里,强老师能够追踪量角器设计者的思考轨迹, 凸现种种矛盾冲突,不断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展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理解“量角器的本质”,理解“量角方法的本质”也就是说,强老师试图把学生的角色从“量角器的使用者”提升成为“量角器的制作者”,引导学生进行对量角器的再创造, 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原理, 在建构工具的同时建构方法四、延伸讨论(字幕)1、导入:杨:老师们,空间和图形中的测量内容非常丰富,具体而言包含下列内容:意义:长度、角度、周长、面积、表面积、体积、容积算法:一些图形的周长、 面积、表面积、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 (字幕)强老师的角的度量的教学中最突出的就是把握本质和动态建构, 那么这样的理念对于如此丰富的测量教学的内容有没有什么指导意义呢?2、教师对于测量本身的数学理解非常重要。
张:强老师的课使我们教师对于量角的本质、量角器的本质(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我觉得教师对于测量本身的数学理解非常重要杨:对呀,你要让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 那么教师不理解本质怎么行呢?而且理解要深刻.要深刻要达到哪些要求呢?我看主要有下面这些要求: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1. 理解测量的本质是看测量对象中含有多少个基本单位2. 理解为什么有的测量工具是专门化固定化?有的测量工具却是临时性质?3. 理解测量单位统一的必要性4. 理解测量单位和测量对象的一致性这一条我解释几句:长度是一维的,长度单位也是一维的;面积是两维的,面积单位也是两维的;体积是三维的,体积单位也是三维的 这其中就有一致性呀.5. 理解专门的测量工具是测量单位的集合6. 理解为什么一些专门的测量工具上要加刻度?7. 深刻理解测量概念本身的内在含义(以上字幕逐条出)深刻认识测量概念本身的含义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很多测量概念是非常抽象难懂的, 比如。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