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版【金版教程】地理一轮规范特训:114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Word版含解析.doc
11页新 版 地 理 精 品 资 料 2019.4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1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2016·福建厦门模拟]某学生设计了一款计时笔筒(如下图),拟在某地(30°N,105°E)推广使用,使用时让铅笔笔尖朝向正北,铅笔的日影能在盒盖上均匀移动读图完成1~2题1.盒盖与地平面的倾角应为( )A.30° B.36°34′ C.53°26′ D.60°答案 B解析 该设计通过一天中不同时刻铅笔的影子朝向随太阳方位变化而变化实现计时的目的,因笔尖朝向正北方向,因此需保证一年中正午时太阳光线至少和盒盖平行或从盒盖上方照射,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若该日满足上面的条件,则其他时间也能满足上面的条件根据该地纬度可知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36°34′,此时太阳光线和盒盖平行,则盒盖与地面的倾角即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36°34′2.若铅笔影子如图所示时,北京时间为( )A.5:00 B.7:00 C.17:00 D.19:00答案 B解析 铅笔笔尖朝向正北,则图中此时铅笔影子朝向正西方向,说明太阳位于该地正东方向,此时该地地方时为6点,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比该地早1小时,为7点。
[2015·福建漳州质检]右图为软件Yahoo Weather的截屏利用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完成3~4题德州位于山东省)3.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度为( )A.0°B.120°EC.165°ED.180°答案 C解析 图中显示,此时德州的时间为9:00,德州采用的是北京时间,即东八区区时,由此可知此时120°E地方时为9:00,则165°E地方时为12:00,太阳直射该经线4.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B.北京的白昼时间比开普敦长C.太阳直射点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D.该时期西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盛答案 A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日德州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7:09和17:36,则该地昼长为10小时27分,北半球昼短夜长,为冬季,地球公转速度较快,A正确,B错误;太阳直射南半球,从上题分析可知,此时太阳直射165°E,位于西半球,因此C错误;该季节海洋散热速度较陆地慢,海洋上气压较低,西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故D错误[2016·太原模拟]古人造字,蕴含着某些地理知识,如“间”——“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午,如图我国某地景观图据此回答5~6题5.秋分日北京时间14:10时,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午间到”,且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则该地可能位于( )A.松嫩平原 B.塔里木盆地C.准噶尔盆地 D.内蒙古高原答案 C解析 从题干中“秋分日北京时间,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午间到’”可知,当地正午12时,北京时间14:10时,则当地所在经线的度数为120°-(14:10-12:00)×15°=87.5°E;从题干中“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说明物体与物影长度相同,则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因为此日为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所以该地位于45°N;则该地地理坐标为(87.5°E,45°N)。
松嫩平原介于(45°01′N~48°27′56″N,130°13′E~135°05′26″E),塔里木盆地位于(36°N~42°N,75°E~90°E),准噶尔盆地(45°N~48°N,80°E~90°E),内蒙古高原位于(40°N,100°E~120°E);则该地可能位于准噶尔盆地6.若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0°,则有关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至日当地昼长约14小时B.夏至日当地正午日影朝南C.当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46°52′D.冬季农业生产低温冻害多答案 B解析 若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0°,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为50°=90°-(x+23°26′),则该地纬度为16°34′N;当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该地位于太阳直射点的南侧,则当地正午日影朝南根据已经掌握到知识可知,在20°纬线上的白昼最长为13时13分,而该地纬度小于20°,则该地最长昼长少于14小时;当地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角50°,则当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40°,从区域定位可知,该地位于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区,因为印度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冬季风,所以该地冬季农业生产不受低温冻害影响。
[2015·河北保定调研]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也是杰出的天文学家,曾利用正午影长率(正午时影长与物体高度的比值)精确地推算出冬至的日期和时刻下图为我国某地正午影长率的年内变化,读图完成7~8题7.该地纬度可能为( )A.4°N B.22.5°NC.30°N D.45°N答案 B解析 根据“正午影长率(正午时影长与物体高度的比值)”,正午影长率为0,说明该地有太阳直射现象,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该地有两次正午影长率为0,说明该地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应该位于热带地区当正午影长率大于1,说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45°,而4°N在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都大于45°,因此结合选择项可知,只有22.5°N符合条件,B正确8.当该地正午影长率为a值时,当地正值一年中( )A.夜长最短的一天B.日出最晚的一天C.气温最高的月份D.寒潮活动最频繁的季节答案 A解析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当该地正午影长率为a值时,即此时为夏至日,该地正值一年中夜长最短的一天,A正确[2015·豫西名校高三模拟]6月7日,科学家在回归线上使用位置、角度固定的普通相机,以相同的时间间隔持续拍摄太阳,再通过叠加获得自日出至日落的太阳视运动图(下图),太阳在R位置时树影最短。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9~10题9.太阳位于R所指位置时,科学家看到的太阳方位和他所在纬度分别是( )A.正北 23.5°N B.正北 23.5°SC.正南 23.5°N D.正南 23.5°S答案 B解析 6月7日太阳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如果在23.5°N拍摄,镜头必须朝南才能拍摄到正午太阳的视位置,但题干材料指出相机位置是固定的,则无法拍摄到东北日出、西北日落,与图像信息相违背从图中也可直接观察到正午太阳高度较小,不可能是6月7日在23.5°N拍摄10.若科学家要在同一地点,使用同样方法再次获得完全相同的太阳视运动图,在不考虑天气状况的条件下,拍摄日期应选择在( )A.6月17日前后 B.6月27日前后C.7月7日前后 D.7月27日前后答案 C解析 只有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与6月7日的太阳直射纬度相同时,才能再次获得完全相同的太阳视运动图,即下次拍摄日期与6月7日关于夏至日(6月22日)对称 [2015·浙江杭州模拟]读某地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图,回答下题11.若t1,t2,t3这三天均为晴天,下列关于这三天的描述,最合理的是( )A.t1这一天该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B.t2这一天该地日出最早C.t3这一天该地日落为一年中最迟D.该地的纬度数为y-66.5°答案 B解析 由图可知,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由于t1这一天可以是北半球冬至日也可以是夏至日,故A错;t2这一天为该地太阳直射该半球的最高纬度,故B对;t3这一天该地白昼最短,日落为一年中最早,该地纬度为0~23.5°。
二、非选择题(共2题,56分)12.(28分)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甲图)及“A位置北极上空俯视放大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地球处于A位置时为12月22日,指出乙图中表示晨线与昏线的线段,并补画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6分)(2)该日,M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Q地日出地方时为________时6分)(3)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该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什么?(8分)(4)画出P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8分)答案 (1)PM为昏线,MN为晨线画图逆时针方向自转)(2)0 9(3)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发生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赤道上昼夜平分4)解析 第(1)题,如果地球处于A位置时为12月22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由此可判断出晨线、昏线;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第(2)题,M地在极圈上,出现极夜现象;Q地日落时刻为15时,可以推断出该地日出时刻为9时第(3)题,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是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据此即可描述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第(4)题,P点位于赤道,抓住四个特殊日期(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的特点,连线即可。
13.(28分)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某时刻等日照时间图(单位:小时),OA、OB为日期界线,P点纬度为70°材料二 下图示意某日正午时刻广州市和海口市同等规格楼房影子(阴影部分)分布状况此后的几天中,海口市楼房正午时刻影子逐渐增长1)根据材料一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当P点影子朝向正北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时6分)(2)根据材料一在下图中画出此时的太阳光照图(侧视图)6分)条件:A点全年昼夜平分,B点为侧视图中心,C点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要求:画出太阳光线、地轴、地球自转方向、昼夜范围、0时经线、晨昏线3)根据材料二分析,此后的三个月中,广州市楼房的影子会出现什么变化?(8分)(4)根据材料二分析,此后的三个月中,海口市的昼夜状况会出现什么变化?(8分)答案 (1)(20°N,135°W) 17(2)见下图3)广州市楼房的影子先逐渐缩短,后逐渐增长4)此后三个月内,海口市都是昼长夜短,但昼长先逐渐变长,后逐渐缩短;夜长先逐渐缩短,后逐渐变长解析 (1)由经度变化可知,该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俯视图此时P点及其以北地区日照时间为24小时,说明70°N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20°N。
OA、OB为日期界线,OB为180°经线,则45°E地方时为0时,进一步可计算出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为135°W,则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0°N,135°W)P点影子朝向正北,说明该地地方时为12时,计算可知此时北京时间为17时2)注意此时昼夜的范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太阳光线要与晨昏线垂直,A点要在赤道上,C点位于南回归线上3)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两城市之间,此后的几天中,海口市楼房正午时刻影子逐渐增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向北移,广州市楼房的影子先逐渐缩短,再逐渐增长4)此后的三个月内,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海口昼长先变长,后变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