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言语实践活动设计要有三味.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28240928
  • 上传时间:2021-12-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4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言语实践活动设计要有“三味” 陆艳[摘 要]温儒敏教授多次强调:语文学习的核心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的过程中,构建积极的言语实践活动是重要的一环基于儿童立场,合理定位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体现“儿童味”;抓住文本特征,科学设计学习线路,指导有效运用,突出“语文味”;互联教材与生活,创设完整真实的生活情境,激活表达欲望,呈现“生活味”,可助力教师言语实践活动设计,实现学生语用能力的真正提升[关键词]言语实践;语用能力;儿童味;语文味;生活味[] G623.2[] A[] 1007-9068(2021)19-0078-02语文教学应当聚焦“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已成为共识为学生设计有效的言语实践活动,则尤为关键先来看看统编语文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的第一课时教学的两种不同的语用设计:设计一:1.(范读课文)文中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问题?2.你觉得什么很大?什么很小?3.文中的小朋友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4.今天老师穿的是裙子,你穿的是什么?5.你有没有像“我”一样觉得自己很大的时候?出示句式:“我自己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设计二:1.(认读“大”“小”)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眼里,你是大还是小?2.理解朗读: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3.上课时,我们有时候——有时候——原来,“有时候”表示不是一直、不经常的意思我觉得你们说得真好4.“觉得”就是心里的想法有时候你觉得自己怎么样呢?点拨:我觉得你的脸蛋圆圆的,很可爱你可以说——以上两则设计,语言材料相同,课时一致,教者同样强调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建构,但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操作策略却明显不同我们不妨从这两则设计出发,围绕语文教学的核心“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尝试分析并探寻言语实践活动设计的要义一、从教师到儿童,言语实践活动内容要有“儿童味”从表面上看,上面的两则设计区别仅在于教学内容不同,实质上反映了教师“教学立场”的不同设计一花了不少力气引导儿童表达“我觉得 很大(很小)今天,我穿的是 课堂气氛热烈,却有游离之感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用简短的句子判断大小、表达当天穿了什么衣服,既不是知识盲点,也不是语言表达提升点此处教学目标定位过低,浅化了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缺乏挑战性,有为了表达而表达之嫌而后积累句式“我 的时候,觉得自己很大”,抓住了文本特点,也贴近学生学习需求,有教学价值,但在第一课时就着急深入文本核心,言语实践没有建立在儿童充分朗读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目标定位又过高了。

      显然,设计一是站在“教师立场”上,为了贴上“实践”的标签而进行的无效设计,无益于儿童语用能力的真正提升再看设计二,教师准确把握学情,敏锐地抓住了“有时候”“觉得”两个关键词教师以儿童已有经验为建构点,引导学生由词到句,从读到用,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正因为教师从“儿童立场”定位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才能情绪始终饱满,课堂高效而童趣语言实践训练活动中的“儿童味”不是对“童趣”的盲目追求,不是表面的热闹繁荣只有从儿童出发,变“教师立场”为“儿童立场”,才能有效打开思维,发展语言,使言语实践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二、从训练到运用,言语实践活动过程要有“语文味”“训练”重文字重技能,指向语文知识的传递;“运用”重体悟重内化,指向语文素养形成训练”还是“运用”?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线路的设计设计一为典型的训练型言语实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能表现自己“很大”的时刻,反复练说句式“我自己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这一句的确是文本最独特处,学生确实能在反复训练中积累句式但弊端也很明显,所谓的句式训练不过是替換了句子中的一个短语,训练再充分也只是机械理性的模仿,思维价值不高,核心目标“感知成长、表达心声”未能达成,更遑论语感的形成,教学过程“技术味”大于“语文味”。

      设计二侧重运用,教师并没有给学生提供固定的句式,而是不断链接现场情境,带着学生在运用中发现——“有时候”表示“不是经常”,“觉得”表达的是内心的感受,进而引导尝试在具体语境中反复运用“有时候”“觉得”同样是言语实践,却因预设的学习线路不同,儿童思维在不断的挑战中被激活、走向深入,呈现出了“在实践中理解、在理解中运用、在运用中体验”的递进态势如此,语言得到训练,心声得以表达,理解和运用和谐共生,“语文味”浓,学生有真成长充满“语文味”的言语实践活动设计,一定不是简单的句式模仿、机械的反复训练,一定隐含创意科学的学习线路;充满“语文味”的言语实践活动,一定不止步于“训练”,一定会向“运用”更进一步,助推思维向纵深处发展,着力建构高水平的语言世界三、从教材到生活,言语实践活动形式要有“生活味”语文是实践性课程,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真实的生活一方面,我们要紧扣文本特点,用好教材语境,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注入鲜活的生活元素,增加情感性和趣味性也只有将言语实践置于完整的生活情境中,才能最大限度丰富语言的实践价值,激活学生的表达欲望,变“要我运用”为“我要运用”案例中,两位教师都注意到了把语文知识与儿童生活互联,但又有所区别。

      设计一要求学生调动生活经验,交流生活中很大的事物,观察课堂上自己的穿着,回顾生活中觉得自己很能干的时刻三个实践点之间没有关联,还原的三个生活场景呈碎片化展现,学生所有的表达都停留在用词语说话的层面这样的实践,完全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学生不知道为什么练,也不知道练的内容之间是否有关联,更不知道在生活中哪种情况下可以这样表达,学习止步于教材而设计二,一开始就确定了“结合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的目标,从回忆家长眼中的自己,理解“大”“小”的含义,到观察课堂,理解“有时候”,再到评价自己,理解运用“觉得” 语文知识与生活巧妙融合,三个生活场景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活学习情境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迁移运用,积极主动地发展语言、建构语言,形成了学习闭环,同时还收获了情感的满足可以看出,富有“生活味”的言语实践活动设计并不是表面的对接生活,而要求教者对教材与生活进行深度整合,构建真实语境,为学生提供“真实践”的机会,提高言语实践活动的效度,切实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责编 韦淑红)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