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沂山风景区导游词.doc.docx
24页沂山风景区导游词沂山风景区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来到沂山风景区,首先让我代表沂山风景区管委会的全体员工,对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的旅程将有我陪同大家一起游览,在途中如果您有需要和帮助,请及时提出,我们将给您最满意的答复在此,预祝大家旅途愉快!今天的行程是这样安排的,我们将由东镇庙景区开始向西的其他四个景区游览东镇庙历史悠久,始建于西汉太初三年(公元前 1XX 年),据史料记载:汉武帝东封沂山,于主峰玉皇顶,设“泰山祠” 到隋朝,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 年)诏祭沂山,并把泰山祠迁至半山腰到宋朝,赵匡胤于建隆三年(公元 962 年)在九龙口(现在的位置)上重建东镇庙现在我们看到的东镇庙是 1985 年在其旧址上重建的主要古建有三山门、将军殿、钟楼、鼓楼、大殿、后殿赵匡胤对于东镇庙的重建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打天下时,与后周大将韩通激战于穆陵关,却屡战屡败赵匡胤夜宿沂山山神庙,山神托梦可助其打败韩通果然应验赵匡胤感恩神灵相助,登基后,钦定重修沂山庙宇,重塑了东安王金身东镇庙至清末,光绪三十年有碑 360 余幢,其中御碑16 幢,形成了全国著名的“东镇碑林” 我们经过三山门,看到的第一座大殿是“将军殿” ,里面供奉的是尉迟敬德、秦琼。
这两位大将是唐太宗李世民打天下时的两个护卫将军传说李世民得天下后,由于杀人太多,经常受孤魂野鬼侵扰而长夜难眠,两位将军知道后,自愿到门外守护,使其安睡唐太宗为体恤部下,把两位将军的画像贴在门上,同样起到了守护作用自此之后,尉迟敬德和秦琼两位将军逐渐演变成了民间的门神大家过了将军殿之后,请跟我由左面向后游览古碑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古代帝王所立的碑,也就是御碑带有龙冠;一类是各地方官员所立的碑,大多是竖向碑;一类是文人墨客留下的诗文碑,大多是横向碑大家看到的这棵银杏树,高 18 米,胸围 4 米,原为两棵,西雄东雌,为宋仁宗赵祯三年(1030 年)祭祀东镇所植此树是元朝雷击后补植,距今也已有 700 多年西边的雄树,于 1968 年砍伐,打造成县城剧院整个礼堂的坐椅大家可想一下那棵树有多么的高大因为雄树被伐,剩下的雌树只花不果,然而奇事巧成,这棵雌树于上世纪 80 年代顶端自生雄树,又开始结果,人称“母子连体树” 大家看到树下这块碑,是山东按察司使刘时效于成化八年所立的碑这块碑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书法价值其字体为大草,飘逸大方而舒展二是在于碑文内容的考证其中的第一句是:曾稽舜典肇加封。
其中的意思是说刘时效,考证舜帝时便开始对沂山加封这块诗碑是对沂山历史地位的定义大家看前面这棵柏树是汉柏据传此树每遇自然灾害如风灾、水灾、蝗灾来临时,就会发出一种独特的声音,皇帝在宫殿里能听到它的吼声,这种声音只有真龙天子才能听到,所以此树又叫“吼柏” 这时皇帝就会亲自或派大臣来沂山祭祀大家现在看到的这棵柏树,称为“汉柏” ,最早是尧松汉柏,现仅存柏树,唐代诗人杜甫自有诗称赞此树:“半枯龙骨欲摩天,得地蟠根岁几千高节自来擎日月,赤心终不变桑田 ”现存柏树虽历尽沧桑仍枝繁叶茂,使古老庙宇充满着勃勃生机好,我们再看这一块碑这块碑是弘治元年(1488 年)太子太保、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刘珝所立此碑为大理寺少卿李守贞代祀沂山时刘 所作诗序碑文讲述了李守贞由孔子的家乡曲阜、东岳泰山,又来到东镇沂山祭祀,然后转道东海碑文书法艺术极高,他的变化风格独具匠心,其中包涵真、行草、隶等多种字体,更为奇特的是碑文中有“乱石铺街”法,验证了板桥体并非郑板桥所创在” “学” “东”等简体字在同一碑中出现,说明我们繁体向现行使用文字发展过程是人们经过漫长探索而来的大家看到碑楼里的这块御碑,高近 7 米,宽 2 米,重达 19 吨。
下面驮碑的是龙王大太子,因为能负重所以专为帝王驮碑这块碑从碑文上考证是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 年)诏定岳镇海渎神号碑文字记述了朱元璋创业之初的不朽功绩,其后是太祖将岳镇海渎为首的高山广水以山水本名称神,连同各州、府、县的城隍庙和历代忠臣列士诏定天下祭祀这块碑其中还有一个故事相传此碑为宋太祖赵匡胤御制,朱元障来祭祀沂山时看到这块碑碑石高大是赵匡胤的,西边是元朝皇帝铁穆尔的,东西两侧前人占先,所以令工匠将东为上的宋碑上的字磨掉,刻上了自已的碑文一块石碑两个皇帝使用也是十分少见的大家看到正中这座大殿,就是东安王殿里面供奉的是东镇沂山之神——东安王,在民间人们称东镇爷爷右边是甘罗,他十二岁做了宰相,其实已晚了三春,为什么说晚了三春呢因为它九岁的时候就应该坐宰相了,结果十二岁才做了宰相,所以说他晚了三春左边是岳良好,他八十二岁中状元,它是早三春,为什么说它是早三春呢它应该八十五岁中状元,结果八十二岁就中了状元,所以说它是早三春大家可以想一下有两位名相为东安王侍奉,可知其神位是很高的大家还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大殿是木质结构的,这些木材全部取自东北,然后又用桐油浸过,但是在这种环境下,居然 1994 年建庙,到了 1995 年在殿梁上生出了灵芝,此事中央电视台曾做过专题报道。
每年四月初八,是东镇爷爷的生日,也是东镇庙一年中最大的庙会数以万计的善男信女来东镇庙进香,以保佑全家平安大殿后面的这座古建是寝殿,里面供奉的是东镇娘娘殿前东南侧的这幢“东镇沂山寝庙成记”碑中对后殿的建设有详细的记叙明成化八年前东安王与东镇娘娘同在大殿中供奉,古人认为,男女之神同供奉以为渎礼,于是另建寝殿,将东镇娘娘移至寝殿供奉大家可以看到大殿西侧这块御碑,是元朝皇帝铁穆尔于大德二年(1298 年)所立,该碑有蒙汉两种文字,是国家一级文物从碑上考证,在当时五岳四海都有所加封,铁穆尔下旨加封了五镇,其中加封沂山为元德东安王其中碑文中的巴斯巴文是最古老的蒙古文说起这块御碑,还有一段故事:元朝推翻宋朝后,元成宗铁穆尔到沂山祭祀,但他来到之后,看东边高高耸立的是宋太祖的御碑,心里很不服气,古人以东为上, 他就想了一个办法,要从文字上做文章于是将蒙文刻在上面,汉文刻在下面,体现以蒙压汉但是当时的陪祭官是汉人,他想如果按照铁穆尔说的做,必将留下千古骂名便建议铁穆尔说:“在此看碑的大多是汉人,不认的蒙文,不如在上面再刻上一块小碑,所以在上面刻上了碑上碑“大元增封,东镇元德,东安王诏” 同时,陪祭官又建议说:“你是真龙天子,在碑上再雕刻四条龙吧” 。
铁穆尔也同意了大家可以想蒙古人信奉的是雄鹰,他们的图腾应该是雄鹰而不是龙所以说铁穆尔的愿望没有实现,但是今天从团结的角度来说,蒙文在中间,汉文在两边,蒙汉大团结,蒙汉人民一家亲前面这棵树是唐槐原为三株,现仅存一株相传此槐为唐中宗工部尚书尹思贞所植,此树在 50 年代曾枯萎,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香火鼎盛又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此树 1200 余年,高大摩天,苍劲挺拔从树底根部,又重新长出新杆,犹如群孙簇拥膝下,耐人寻味,妙趣横生请大家跟我继续向前参观,大家看到这座是鼓楼,东面对称的那座是钟楼,始建于元代,于 1994 年重修前面这块御碑,是康熙大帝亲手所题写的“灵气所钟”碑,它高米、宽米,是康熙五十二年(17XX 年)所立碑文的“钟”字是汇聚和专注的意思,说起“灵气所钟”还有一段原由:大家都知道,康熙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长达 62 年每当遇到天时不顺的年景,无论天气干旱,还是洪水泛滥,他派重臣或道人来东镇庙祈求保佑,总有灵验,所以他在位 52 年时,来东镇庙亲书了“灵气所钟”四个大字,以感谢神灵的赐予这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透着不可抗拒的王者气魄左边这块御碑是乾隆所书的“大东陪岳”碑,是乾隆二十年(1755 年)祭告沂山时所立。
置于康熙所题“灵气所钟”碑左下侧,这也充分说明了乾隆皇帝对太皇的敬仰之情,再次重申和定义了东镇沂山在全国名山之中的地位非常遗憾的是原碑已毁于文革期间,我们现在看到的是 XX年夏天复立碑东镇碑林,其撰文、书丹、全部出自名人之手,不但记述了历代封建王朝致祭东镇的香火盛事,也记载了当时军事、政治和自然灾害等状况,同时歌颂了东镇沂山奇山异水、秀丽绝佳的自然风光,碑刻字体,正、草、隶、篆、行书、狂草均有东镇碑林可以说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学、书法和古代雕刻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好了,东镇庙之行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真诚地邀请大家的再次光临,下面我们将要去的是百丈崖景区参观完东镇庙之后,下一个景区是到山东省最高的瀑布——百丈崖瀑布景区由东镇庙到百丈崖景区乘车需要8 分钟左右时间我们看到前面的村子叫上寺院村,这里曾是沂山香火盛极一时的明道寺旧址在此处出土了 1600 余年前的北魏石佛,可谓是佛教文化中的瑰宝,现存于临朐县博物馆该寺始建于东晋(公元 371)年,占地面积 50 多亩,是青州最大寺院它毁于公元 845 年此寺毁掉之后,又于北宋在此建造舍利塔,此塔设计独具匠心,形制多样、砌筑工整、雕刻玲珑,是宋代最大的舍利塔之一。
在明道寺与东镇庙之间还有青竹庵、尼姑庵、凤阳寺等近十处佛道寺院过了南门售票处,大家看到前面有一个蓄水坝,它建于 70 年代中期,设计形式拱圆形每到雨季时大水漫过坝顶,在此形成壮观的瀑布群好了,我们已经到达百丈崖景区停车场从停车场沿台阶路而上 450 米到达百丈崖瀑布,大约需要 20 分钟大家看到的石刻《沂山行》是原临朐县委书记王庆德题写的前边路北侧岩石上的一幅石刻,是沂山上最大的石刻,它高 米,宽米,是由明朝贡生陈几先题写的“海岳”大家看前边岩石上有个大“中”字,它是明朝道人雪蓑题写的,其意为“乐在其中” 各位游客,这就是著名的百丈崖瀑布百丈崖瀑布落差 86 米,一瀑三叠,可与庐山瀑布相媲美我们现在看到下边的一叠,它落差 68 米每到雨水季节,溪水飞流直下,俯冲谷底,汹涌澎湃,正如唐代诗人李白所题的百丈瀑布诗: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开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但见瀑泉落,如从云汉来临朐八景诗中有诗赞曰:百丈瀑布六月寒百丈崖瀑布还有一大奇观每当晴日午间,瀑布水气上升,因太阳折射,形成一个圆形光圈,大如面盆,映于水崖之上,远远望去,恰似十五的明月,人称白日见月由于百丈崖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与当地的小气候,这里比山外温度至少低 5 摄氏度。
每年的十二月份至第二年的二月中旬,夏季涛涛的溪水变为冰瀑,其气势宏大,巍巍壮观,它是北方最为理想的攀冰基地山东电视台与各个户外运动俱乐部曾多次在此举办攀岩、攀冰、速降、溪降等大型比赛由于百丈崖周围气温较低,崖下冰块可持续到 5 月份下旬沿石阶路而上,在百丈崖北侧我们看到的是吕祖洞此洞是为纪念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取名,相传唐僖宗年间,吕洞宾周游名山大川,选修身养性吉地,走遍江南北国,未得中意之处,一日漫游到沂山百丈崖,登高一望,风景如画,转身突见百里东镇周围有两圈银光围绕,不仅惊喜曰:“瑞气回合,吉祥之征,此乃仙乡也”!便由此洞修炼,后人为纪念取名“吕祖洞” 由吕祖洞沿石阶上行 300 米到达迎仙亭,也称观瀑亭站在此亭中可以一览百丈瀑布三叠雄伟壮观的景色继续攀登,登上崖顶就会看到玉带溪玉带溪是为太初三年(公元前 1XX 年)汉武帝东封沂山时,以祭祀官公玉带之名御赐在玉带溪的中部有公喜亭相传公玉带陪汉武帝祭祀沂山时遇见道人李少君,欣喜异常,一再称赞东镇沂山是仙乡 后人于此建亭纪念,故名公喜亭在公喜亭北侧的山石上有一石刻“尘凡净地”四个字公喜亭再向西前进便是法云寺景区首先进入的是古松群景点,古松群占地面积 3 万余亩,海拔近 900 米,百年以上的古松数于千计,千年以上的古松十余棵。
古松群景点是沂山风景区管委会成立后于 XX 年 8 月份新开发的景点,其中新修石阶路公里,增加景观十余处沿台阶路攀援而上,进入的是奇松怪石区映入眼帘的全是形状怪异的花岗岩,千奇百怪、姿态万千古松自生于岩崖缝隙,或斜身外探,或依石而生,或生于两石间,犹如破石而出其间的石阶路依山顺势,曲径通幽,可谓峰回路转,。












